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第一财经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蒲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简阳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新津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邛崃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武侯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青羊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跳蚤市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都江堰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一样的阳光

2650

羑河纪实之一0六

一样的阳光

文生

在一个小谷院外的路口上,老人们坐在一起闲聊,有穿老棉袄的,有穿旧军大衣的,有穿旧羽绒衣的,也有穿的象蚕样的新羽绒衣的,在石头、水泥墩、木头上坐着,一聊就是半天,土话说是聊了一晌。

老人们随着太阳光的移动轮流依次更换坐位,说了一通谁谁家的孩子在外面混的啥样后,说大家日子过的有好有差,但是人年纪大了后,都是晒一样的阳光。

是啊——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人们继续说:

人和人晒的阳光不一样啊,有的还在城里辛苦打工,有的是在城里逛公园。

俺也想出去打工,只是钱太难要回来,不如在家坐着。

要是以前……。

要是以前,咱们这年纪是不能晒太阳的,地里忙的很:积肥、修水利、平整土地,现在呢,没有人积农家肥了,都用化肥了;没有人平整土地了,好好的地还分的鸡零狗碎;水利都坏的差不多了,要靠天吃饭了。

瞧你说的,当年你年轻时,平地、深翻地和修水利时,你还不是私下里瞎话多多,深仇大恨似的。有人揭老底。

所以现在你说不如在家坐着。被揭底的人回敬。

那时候真不懂事。

不是不懂事,是太懂事了。那时候干和不干一个样。

还是不一样,好好干的,也的有机会被推荐出去,有事时人们也待见你。

身份不好也白搭。推荐出去的都是干部子弟。现在好,想出去就能出去。

那是你的孩子都大了,不用你操心,能在这里说闲话。要是象老林那样,十几块钱的活也做。

要是俺的孩子也象他的孩子那样,考上了大学,再苦俺也愿意。

要是你的孩子还没办事,你还能这样晒太阳?

现在娘们也不在家纺线织布纳鞋底了。

有那功夫去打工,能买好多双鞋了。

不不,功夫都用在打麻将上了,要不就是在一块传闲话。

城里的娘们都在跳广场舞。

咱石林黑塔村的老娘们跳的舞在公社里也有名呢。

就是象过去跳忠字舞那样一窝蜂的跳。

现在是全民跳,比打麻将还厉害。

打麻将是十亿人民九亿筒,还有三亿等红中。

跳广场舞是十亿人民九亿跳,还有三亿等着逃。

逃啥呢?

广场舞扰民。

同样是跳舞,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有人一月大几千,有人等着拿几十。

再过几天你就六十了吧?

盼着呢。日子过的有好有坏这正常,手指头一样有差别,俺也不眼热。一样的阳光下,现在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差别实在太大。

还是早年好,那时大家过的日子差不多,可以说是在一样的阳光下。

俺可不想回到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时代。老文你咋说?

老文静听人们乱七八糟、思维跳跃的说,被点了将,说,现在那样的逻辑还在,很多人还是向往资本主义。

其实那年月好多人私下里也这样说。

不过说来说去,梁园虽好,不是自己的家。

就是。

俺还记着过去讲苗草时,还说八级工资制是资产阶级法权,现在啥说?

现在还有八级工资制?都三级工制了:包工头、大工和小工了。俺也在厂里打过工,过去厂长拿着没有一个八级工人高,现在十个八级工还没有一个厂长拿的多。

俺想起来了,那时还说要批唯生产力论呢,还有批经验主义。按说那时挨批的是正确的,现在是不是也正确?

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还有说不清。大家让老文说说。

老文说,这个话说起来就远了,怕大家不爱听。

你放心说就是,俺们也是听着打发时光。

老文说,那年头大家学马列著作,学毛选,学社论,文章都是不长的,谁还记着?

那时是有点文化的在上面有口无心的念,下面的人不是打瞌睡就是说小话,又过了四十多年了,谁还记着?

老文面向一个人说,你那会儿年龄不大,兴许现在还记着,给我们说一点。

俺记着那会儿说,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可实际上讲的是越穷越革命。让人糊涂。

就是。现在说大家要实现共同富裕,俺们啥就没有看到?

老文说,不富的原因在于生产力还不够发达。

不够发达?

老文问,就你那一亩三分地能种出啥来?

过去能种出好多东西,就说老岗家吧,解放前,他们家里就凭南岗上有块小玉米地,不也盖了房娶了媳妇?

现在老岗到城里住了!现在种一亩三分地,不用算也知道亏本,可不种地又能干啥?就是看大门的工作也不好干,得会用电脑哩。

你可以扫马路、洗碗呀。朝阳沟上唱了,就是当个服务员,也比农民强的多……

现在也是呀。扫马路,小地方没人说话还不中;大地方想干就行,可养不活人。

那也比种地强。

就是,现在不出去打工根本不中。

老文问:要是种三十亩地呢?

多少能挣点,也就打个工的样子。

要是种三百亩呢?

应该能过上富裕日子吧。

那不就是地主了?

俺看一百亩就够了,多了忙不过来,种的粗放。

过去有两百亩地就了不得了,解放时地没收了,以后又批斗的没完没了,一直着斗到三中全会前,三代都打光棍。

老文说,现在不是了,地是公家的。

会不会被重新打倒?

老文说,不会。

为啥?

老文说,地不是他的呀,地是大家的,大家流转给他种,他还的向大家交地租,大家才是地主。

俺想开了,把地流传出去,也当当地主,过过收租的瘾。

问题是那里能有那么多地种?

东边平原那儿有不少村搞。

要是咱们村也这样搞,那村里十来户人家种地就够了,大家都去喝西北风?

不中!凭啥有人能种三百亩地?没地的人吃啥?

大家去打工呀。

俺想种那么多地的人也不安心。

有人眼红?

当然有人眼红,主要还是种那么多地的人是心里不踏实。

政策不变都快四十多年了,中央也宣布到时延长。

政策俺放心。是说有人会随时把地抽回来,人家也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可是地一抽,机械化作业就不中了,种那多地只能靠机械作业。

俺必须有能随时抽回地的权利,不能上班了,还要凭这点地生活呢。

你要交了失业保险就没事了。

本来就挣的不多,还要扣钱?不中。

这个,俺听说有的村是集体发包的,个别人想抽回来,可以,就给他边角地块,不影响大块地。

还有地的流转费也越来越高,种地多的还想退地呢。

都是种别的闹的,风险太大,也不保险。种粮食,价上不去,挣不了多少。

那还不如规定只能种粮,起码还能拿到流转的钱,实在不行,还能拿粮抵。弄别的,干不好,老板跑路了,钱也打了水漂,地也坏了。

对,规定只能种粮,不能做别的。

老文说,过去是几家人种一个地主的地,现在是一家种好几家人的地。大家想法多,人家也为难。

现在国家也不征税了,集体呢也没有多少,可是为啥分地后,只光景了几年就不中了?

真没记性,分地后,税费越来越多,把人都快抽干了。

不收税费是新世纪后的事了。不收税费后也不中了。

老文说,现在人们只知道分地好,不知道如果没有那时生产队打下的底子,是不中的。还有化肥、品种。

对的,现在打的粮,如果去了化肥,良种,不见得比过去打的多。

地越来越贪化肥,不上化肥不中。

你上农家肥呀。

太累人了,再说,谁知道地明天是不是自己的?

都这么多年了,还不知道政策不变?

知道。是人变懒了,再变勤快就难啦。过去把麦地收的干干净净才种玉米,现在留着麦茬子就种上玉米了。

这是科学。

现在已经没过去打的粮多了,好多地不种粮了。

如果集体还在就好了。

老文并不吃惊,知道一些老年人认为过去好,继续听人们闲谈。

要是好,人们也就不会象搞     运动   那样把地分了。

老文你说,过去为啥只能守在地里干活?

这还用说?路线错误吧。有人抢着说。

老文说,这只是一个原因。

还能有啥?

老文说,现在看来,当时就是城里安排不了城里人,城里人还要下乡呢。农村更是只能把人们捆在地里。

原来是这回事,革命的名义下面有现实的困难。

能出去打工,也是城里有了空岗,要是城里没有岗位,农民还是只能种地。

现在谁还种地?人们都不想种地了,自己种,还真不如包给人家收的多。不过菜地还得有。

大家不想种地了,地又不能不种,只好让大户搞粮。

为啥咱村没有大户?

地太零碎,集中难。

人太精,只好都小打小闹。

村里有了新铁路,人们的想法就多了。

现在牛也不养了,太熬人,不合算,也没人会用牛了,早就有人用铁锨翻地了。

没办法,四周种上庄稼的话,拖拉机开不进去。

拖拉机的价钱太高,犁小块地比大块地贵多了。

你说,要是有人能包上一二百亩地,以前的水利设施能不能用上?

老文说,大户合作起来,应该能吧。要不就各家打机井。

那你说,要是象以前那样,一部分人上班,一部分人搞副业,一部分人种地……

老文说,现在就是这样,等于走了一圈又返回来了。其实少数村就是这样搞的。

南街村、辛庄村就是这样,比咱们强多了。

当年他们是包到组的。

咱们当初非得包到户?

老文说,不是,是可以包到队,可以包到组,也可以包到户……,就看人们的想法,不强求一律。

咱村分地分的晚,比别的村晚了一年吧?

俺看两年也有,俺去公社上高中时,南岗那边的人家牛都分了。

咱村水利条件好。

是跟不上形势。其实人们闹的要分。

分了地后,也有人家过的还不如不分地时。

那是他们没劳力,又不会种地。

种地啥都得懂,太难了。

有啥难的,王小二过年看隔壁,种地无非也是这样。

说的轻巧。在城里你只要通一样就行,拉砖的不管砌墙,砌墙的不管抹墙,抹墙的不管铺砖……,铁路上的警察,只管一段。

就是,种地需要懂的太多……

老文觉着人们认为种地不赚钱、太累才不想种地的,保留地是为了后路,这回又从人们口中得知,种地需要的技能高,高技能只能用在种一亩三分地上,当然不行。

从前,人们做了大事。现在,咱们老了,是修了水库还是修了啥?

不说了,说了一晌午了,晒了一样的阳光半天了,该回家了。

羑河纪实系列为原创

2018年11月11日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有一段距离叫人难以企及
    1、让风吹走你的忧愁,让雨洗掉你的烦恼。让阳光带给你,让月亮带给你温馨。让带给你快乐,让带给你!让我的信息为你今天带来好运!呵呵,该起床了!2、一年很慢,又
  • 清明和家人踏青
    今天是礼拜天,早上还下了几滴雨,而到了九点多天空开始放晴,春风拂面,和煦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让人感到暖融融的,顿觉神清气爽。今天真是一个去户外游玩的好日子。
  • [新传说]千金不做回头客
    PART.1奇怪的规矩万大爷的修鞋铺,不足两平米,缩在三弯里弄里。可这十多年来,万大爷凭着手上活儿细、价钱公道,生意倒也红火。这天,万大爷正坐在铺子门口,对
  • 因爱存在
    天空碧蓝,阳光明媚。这是令人心情振奋的一天,严立山刚刚走出家门,就接到一个电话,是他哥们江一平的电话:“立山,我受不了,她一直缠着我,我真的受不了了。原来她
  • 恐怖鬼故事之招魂
    贾国兴算了算,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准备把东面靠墙的那间厨屋扒了重盖。这一年里,他将这间厨屋门口的朝向换了两次,一开始这间屋子是朝西的,和他家大门相对。一个游方的
  • 戴墨镜的美女
    阳光明媚,同学们在海边快乐嬉戏,而王鹏仿佛被无形的玻璃隔在一旁。孤僻的性格使他逃避一切活动。他独自沿海边漫步,像往常一样,幻想着从天而降的艳遇。他看到一处冷
  • 清晨曙光初现享福在你身边
    ★凡是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真挚的;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我像一只的大雁,扇动着疲惫的翅膀,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但我衷心地祝福你--
  • 有一种爱叫残酷
    男人对一直很好,呵护有加,只要他在家就不让她做一点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洗碗等等,他都会做得又快又好,女人什么东西,不用撒娇耍赖,他总会当成礼物买回
  • 不甘于平庸,那就做一只跳出温水的青蛙
    池塘里的一只青蛙被人捉住后放置在温水缸里,舒适的环境让它欣喜不已,不用躲避风雨的侵袭,不必担心阳光的炙烤,它心安理得的沉溺于温暖的水中,梦想早已抛诸脑后,它
  • [海外故事]星期五的魔鬼
    恐怖星期五夏天是一个让人愉快的季节,阳光充足,但在东京警视厅搜查一课的办公室里,十津川警长正面色凝重地听着警员青木的汇报。从7月初开始,整个东京被一片阴云笼
  • 猜猜我是谁
    无论何时,黑暗都会伴随着她,世界对于她来说,没有丝毫色彩。她曾经说过,我宁愿哑巴了,聋了,也不要让我瞎。她有时候会发抖,闭着眼睛,满头的汗,她不敢再往下想,时间还长,难道要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她总坐在我的身边,把心里所想的一一告诉我,我知道她很孤独,很恐慌
  • 洞房花烛夜
    那次听了那个猫脸的故事之后,我就去问我的舅舅,因为我舅舅和表哥他们一家人都是盖房子的建筑工人。我问舅舅知不知道那种在房屋结构体中施法的事情,他说以前年轻时做小学徒的时候,依稀听过这样的事,可是这麽多年来,盖房子盖了几十年,从来也没真正听说过同行之间曾发生这
  • 遇鬼缠身
    小李在一个当保安,在这样的寒冬里他和往常一样独自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总要穿过一条很长很长破旧不堪的铁轨,今天和往常一样当他经过一条铁道时忽然从铁道的另一侧传来了一阵隐约的哭声,杂草挡住了视线,小李只能顺着声音走,寻找声音的源头,同样是孤独的身影站在那里。由于
  • 神秘的引路人
    星期五从小坪村家访回来天色还早,学生家长提出要送我回来。我拒绝说:“我们还有两个男老师,他们家访的地点是在最远的火烧营,回来要经过你们小坪村,我和他们一起回去。”学生家长说:“那好!那好!如果你一人回去就走上面那一条小路,一直通道。下面那一条是大路,岔路多
  • 第49號公車
    你們當中有人坐過公交車嗎?你們在車上遇到過奇怪的事情嗎?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那一天開始的……今年特別熱,樓下的晚飯花每天都開的很茂盛,在所有人還沒有醒來的淩晨和暮色初降的黃昏,低低的囈小笑著綻開著一朵朵暗桃紅色的花,悶甜悶甜的氣味沿著長了青苔的牆角滲進房間,
  • 凶宅之恋(爱情故事)
    黄昏时分,它静静地孤立在山头上,阴森地注视着遥远的地平线。当傀儡般的残阳灭亡在那里的时候,它的阴影便穿过坟场,笼罩在下面的村庄上空,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于是,一切即将发生。探险队一共有八个人。于2000年1月初抵达了这个小村庄。不久,他们便发现了一个令人费
  • 厕鬼
    小袁喜欢单位女同事小周,但小袁已经结婚了。小袁不可以追小周,只能在心里苦苦地恋着,在和妻子做爱时,幻想着身下的女人是小周。有一次,小袁看到小周去女厕,忽然灵机一动,跟着去了男厕。单位的男厕和女厕仅仅隔着一道墙,而且墙的上面并没有完全隔断。蹲在便厕里的小袁清
  • 水房的身影
    高二那年,组织去长兴岛学农。我们这群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的莘莘学子,终于得到了可以透气的机会。同学们都兴高采烈极了,一路上有说有笑,好象奔赴的是世外桃源。在那短短的7天里,我却提心吊胆,经历了一场心理磨难。我们学习的农场不是很大,但是很脏。第一天我就被下榻里
  • 陈屠
    陈屠,邯郸人,世代以贩肉为生,当地小有声名,家三口,壮年得子,幸甚之,徒弟几人,长年经营有方小有金财。一日。陈屠夫对正在收拾碗筷的夫人说:“夫人,我已杀九千九百九十头牲口,父亲在世对我说‘事不过万’,从现在起我将金盆洗手,永不操刀,你收拾妥当后邀请乡里,进
  • 怀恨
    “学长好!!!:”我说“恩!”学长说“一起走吧!!”我说“好啊!”学长说我喜欢学长已经有3年了,我一直跟学长很好,直到有一天.......“学长!!那么晚才回啊?”我问“恩!你可以陪我去一个地方吗?“可以啊!”“学长到底要带我去哪里啊?”我心想到了一个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