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录音配音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高陵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莲湖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鄠邑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蓝田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灞桥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黄帝内经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临潼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碑林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宋词无比深挚的激情,无限迷人的魅力(康有山)

3505

  在中国文坛上,宋词可以说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它既有表达人们对古往今来情怀的乐章,又不乏志士仁人报国捐躯时抒发胸襟的千古绝唱;它既是人们热爱       生活       陶冶情致的妙伴,又是描述最       美好       风光佳境悠美的音符,也是宣示最迷人景色的幽乐。我们既可以把它比成一朵令人痴迷的情花,还可以把它比成是令人们无比怜爱的国色天香的美妙佳人;它既有势如倒海翻江的雷鸣电闪,也有溪水淙淙轻缓舒缓的宁静;既有巡地经天的啸叫呐喊,又有花红柳绿的优雅情致;既能描摹红巾翠袖的钟灵琼态,也能重现山呼海啸的波澜壮阔……  

  经历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宋朝的建立,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除燕云十六州之外,都回归了统一的宋王朝的版图。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有宋之世,朝廷对文人比对武将要优惠得多。而从宋初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就偏重诗赋,这就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词创作的发展繁荣。  

  自中晚唐、五代以来,词这种文学形式,经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和冯延巳、李璟、尤其是李煜的创作推动,到宋代,词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在词的创作中,无论从选取题材上、运用创作手段上、使用表达方法上、艺术效果影响上,还是对读者的       情感       作用上,宋词都达到了堪可与唐诗并肩比袂的艺术瑰宝的水平。  

  文学讲求的是形象思维,文学作品是人们表达       感情       的方式。在宋词中,文人用此来抒发情感往往更直接,更坦率,更恰当,但是在手法上也更高明,更奥妙,更顺手。宋词在情感分析上,可分为逸致闲情,离愁别情,报国之情,男女       爱情       ,水趣山情等等。由于宋词本身的特点及所产生的时代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词人的经历、际遇、气质、情感等的不同,所以,宋词的题材更广泛,涉及的生活靣更广阔,就更能折射出       人生       跌宕起伏的不同情感。  

  宋初,词的创作继承了中晚唐五代时期的婉约绮丽的风格。然而,到了宋代,在范仲淹、欧阳修的即景抒怀词的作用之下,词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及至到了苏东坡的慷慨悲歌、豪迈苍劲,再到南宋的陆游、辛弃疾和张孝祥的气势雄浑、昂首高歌,使宋词在风格上,豪放派一举压倒了婉约派,成了词创作的主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仁宗朝官至枢密副使。曾领导维新变法,但因反对派的阻挠破坏,变法终于       失败       。范仲淹的《渔家傲》  

  是豪放派词作的开篇之作。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守边四年,这首词就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将军不仅是范仲淹自称,也泛指了一切为国戍边的三军将士。词的基调是苍凉的,而感情却是豪迈的,意气是壮烈的。范仲淹作为韬略深远、治军严格的统帅,为羌人所惧,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而不敢犯边。在词作上,是范仲淹首开了豪放派的风格。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官至副宰相。他的词婉丽清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及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泛。风格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从远行人着笔,以春水喻愁;下阕从闺中人着笔,以春山喻远,是说愈望愈远。所以说“楼高莫近危栏倚”,全词以写柔情为胜。这是写男女       离别       之叹,挽恋之情的依依。  

  他的《采桑子》(10首)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通过欣赏西湖的湖光山影,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       追求       ,其中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惬意,又有对自己性情的寄托,并通过对自己平生的回顾,表达了对时光流失的慨叹,体现了对年华老去的       无奈       。但是在创作水平上,却不失为千古佳作。  

  和范仲淹同时代的柳永、张先,他们都是婉约派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词作基本都是以男女       痴情       ,男欢女爱为题材,抒发儿女情长、男女爱恋,闺阁幽怨一类的题材。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进士,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时人亦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歌妓生活和城市风光,离情别绪,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的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世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是反西崑体的先锋和主将,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最著名的词作是 《雨霖铃》。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清秋时节的“寒蝉”,在凄切悲凉秋凋零光景中,那会是更加怎样的萧瑟。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歇、在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会是如何的依依难舍。都门怅饮,和着离别的辛酸。设酒帐中,纵使欲多留恋片刻,却又怎奈兰舟催发,举棹欲航,船家的声声催唤,这样的饯别,欲留不得,欲饮无绪,有怎不让人肝肠寸断。手拉着手面对依依惜别的恋人,泪眼模糊,纵有千言万语,因悲痛哽咽,也难于成音。面对烟波浩渺、一泻千里的大江,楚天空阔,山高水远,而别后的道路遥远崎岖而难测。此时一别,人各东西,对       情人       的       思念       也只能仰望楚天沉沉的暮霭,对着云月呼唤。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会因离别而无比       伤感       。“自古”两字从个别现象出发,推至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概括意义。“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       痛苦       更多、更甚、更厉害。“今宵酒醒何处?”把自己的迷离、无奈、孤寂、凄凉表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酒醒后的凄凉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更是对“今宵酒醒何处”的回应,这两句的妙处是情景交融,景情不分。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别后的思念。残月破碎,心上人难聚,把离后的凄楚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你看,醉酒之后,晕糊而睡,一觉醒来,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只有身边的晓风,天上的残月,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多么的孤苦、失落和无奈啊?所以,这两句词的情、景、意、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因为       喜欢       也经常运用,也因此历代传承、延续、为人们所推崇称道,成为了千古名句。  

  而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今后漫长而       孤独       日子,自己一个人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与佳景,也等于空置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在一起共赏,即便是对着良辰美景,也不过是“奈何天”,即使是“千种风情”又能向谁人去倾诉呢?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的地步,也传达出对心上的佳人无比留恋的       心情       ,结句用诘问句的句式,感情显得更加十分强烈。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多半是写闺阁玉女,男欢女爱,离情别绪,才子佳人。他和张先把婉约派的词推到了最高峰。如他的: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妳妳、兰心蕙性,枕前言下,  

  表余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极力地勾画了玉女的美艳,深情的挚爱,才子佳人的相与欢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       态度       ,反映了他及时享乐的观念。柳永大量作长调,作品多慢词,以长调的形式和手法为主,使北宋词至此而一变,由小令时期进入慢词时期。柳永精于音律,词调多自创,作品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宜于歌唱。  

  柳词风格婉约,细致含蓄,缠绵悱恻,表现深刻,情感真挚,意境秀丽,情景交融。柳词长于铺叙,曲尽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语,语言通俗浅显,普遍使用方言俗语。  

  题材内容上,柳永开拓和扩展了词的内容,铺叙城市风物,触及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写妓女的不幸并寄予同情,沉溺都市繁荣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写羁旅愁思,离情别绪,山川胜景以及怀古喟叹。  

  如他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       故乡       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的前阕把暮雨、清秋、霜风、关河、残照捏在了一块,所有的凄凉景象都集合在了一起,再加上“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以“唯有长江东水,无语东流”结下来上阕对凄冷秋色的描写。而下阕则写的是思念自己的佳人,远望自己家山的妆楼,想的是自己心上的美人,悔恨的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对着这眼前的凄凉清秋景色,再思索着与美人的日欢夜慰,该是怎样的愁,何等的恨呢。可以说,在写情愁、离绪、思乡、怀恋上已经完全达到了李煜的高度。  

  他的凤栖梧则更是把对男女之情的笃甚,写到极致的程度。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也是一首登高怀乡、思恋女情心绪的词。其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千古名句。透彻地翻译就是:衣带一天天地渐渐宽大,自己一天天地消瘦,可思念佳人的心境无所悔改,哪怕是为此憔悴,甚至是丢命而死。从这里,可见柳永真的是少有的“情种”。所以,当他死后,是青楼的众多的妓女出钱把他安葬的。据记载,那些青楼佳丽们“泪盈墓穴,哀嚎遏云”,可见他与青楼的情结之深。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       社会       生活也有所反映。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       相思       离别,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三首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如他的《天仙子》更是把对男女之情的笃甚,写到极致的程度。  

  天仙子  

  水调歌头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的上阕写伤春之情。词人把酒听歌,所听之歌为水调歌。此歌是隋汤帝凿汴河时所制,其声韵悲切。词人把酒听歌意在消愁,结果却酒醒愁未醒。由此看来,词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       青春       却一去不复返了。“几时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向临晚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空的慨叹!  

  下阕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之情。前两句写所见,鸟儿成双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瞑”是暮色,与上阕的“午醉”相照应,交待了       时间       的推移,足见词人惜春恋春之情。“云是,更重要的是这个“影”字,这才是词中的词眼,是这首词中美的境界中焦点之所在。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对这美好的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之情,这又怎能不引起词人的思索。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因风而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风散云,月亮才得以映辉;因风起,残花始弄月下之影;因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风”贯穿着下阕。终篇的“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才勾画出感情激切的意境,把那种郁结于胸的自伤和怅惘之情,再倾诉出来,才有迷人的效果。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评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句评论主要是点其遣词造句之功力。这个句子的妙处不仅在于修词炼句上的功夫,更主要是词人把经过整天的       忧伤       苦闷,在一天将尽时,品尝到了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种曲折复杂的       心态       ,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传达出来,从而让读者在分享到一份欣悦和美感的同时,也需要思索。  

  结尾数句,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并非迁就词谱的音律,主要还是表现作者体验事物的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窗帘,严密地遮住灯焰。但风更大,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不定”的。“人初静”一句,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益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疾。作者这里的“人静”当然也指府中的歌舞场面此时也该散了,再结合末句“明日落红应满径”足见作者惜春、忆往、怀人的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蹊径上了。此词以善于炼字、精辟、含蓄、使全词缠绵、深情、味浓。  

  与张先同时代的词人宋祁,曾有描写春天的词为人称羡。其《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只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顿使全词有画龙点睛之妙。仿佛春天不仅蔚然有色,也铿然成声。故张先称宋祁为“春意闹尚书”,而宋祁则称张先为张三影郎中。一日,尚书宋祁奇其才,故特地寻访之,令随从通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得知后回答道:“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两人相见甚欢!  

  张先长寿达到将近90岁高龄,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张先前后的词人如晏殊、晏几道、秦观、周邦彦、贺铸、姜夔、吴文英、李清照等词人的作品也基本是属于婉约派的风格,及至苏轼的出现,婉约派的声势开始被豪放派的声势所压倒。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人。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艺术上的影响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是绝对罕见的。他的文采风流和       性格       、品质、情操及至各方面,无不受到后世千秋百代人们的尊崇、赞扬、羡慕、和爱戴。他在政治上一生不得志,只在杭州、徐州、湖州、黄州、颍州、惠州、儋州等地做过地方官,但他政绩卓著;他为人谦和达观而开朗,但却严格要求自己;他亲民爱民,到哪里都和老百姓保持亲近的关系。它不仅是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具有书法家、画家、等多方面才学的艺术家。  

  苏轼一生的创作极多,仅词的创作就有340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是在黄洲任上。这是后世所有文人和无数的平民百姓所熟知和乐道的千古杰作。无论从气势的雄浑豪迈上,还是艺术手法的超脱高妙上,以及含蕴的思想内容的深奥厚重上,都是亘古以来,无可企比的。  

  词从大江到故垒,从周郎到小乔,从诸葛亮到曹操,把一个古战场所载系的一代兴亡刻画得淋漓尽致。  

  眼前的情境,作者从西到东,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大到小,把“含宏万汇、气吞海岳”的豪情融汇在盛衰荣辱、兴亡成败的刀兵鏖战之中;把才子和佳人、英雄和美女、战伐和       婚姻       统贯在风光之内;把大与小、强与弱、智慧和力量的结局摆放在樯橹灰烟之间。  

  这首词的出现,无不使文人咋舌,武人顿首,男丁磨拳,丽女翘目,文擘太息,老妪呃呃,赢得了古今、老幼、男女的赞佩和钦敬。此词,人称“笔力遒劲,高唱入云”,绝有“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概,胡仔《苕溪鱼隐丛话前集》盛赞“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苏轼词的       浪漫       主义色彩极为鲜明强烈,和他的极富想象力分不开。李白曾有诗《问明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李白以“明月奴”自居,而苏轼比李白更富于想象力,而且苏轼的       亲情       又格外突出,他格外爱他的       弟弟       。所以,他在《水调歌头》一词中,以丰富、奇妙、惊人的想像,表达了他对人间美好事物的       执着       追求。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词中,他望月怀人,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       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美妙境界,将遣世独立的意趣和民间神话传说融于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抒放着自己对       友情       、亲情、爱情的深情蜜意,表达了热爱生活的积极       愿望       。  

  起句起得奇逸,他面仰天穹,浩月当空,又逢佳节,面对辽远的霄空和姣洁如玉的月轮,诗人神思激扬,情怀凌飞,不禁对月发问。这问中含蕴着无限的心意,是什么哪?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慨?还是“古人未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喟叹?或是“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的赞佩?其实是兼而有之。总之,明月充满了词人的想象与期待,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美好的月色令人陶醉,月宫仙殿令人神往,广寒中的玉人令人仰慕,因而,诗人也设想自己是月中人,想乘风归去,但又怕月宫中的玉殿金阙,清冷寂寥,空旷落寞,比不得       兄弟       亲朋之爱,男女相恋之美和人间生活温暧亲切。  

  下阕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天涯离别。夜深月移,月光转过朱阁红楼,透过窗棂照进绮户,映着房中迟迟未能入眠的忧思之人这既指自己怀念的弟弟,又泛指那些佳节中秋因不能与亲人团聚以至难以入眠的所有的客游远方的游子。月圆人不圆是多么无奈的人间憾事,然而词人却安慰人们:“不应有恨”,这是何等的达观与开阔。在这里,他也启导人们,指出“此事古难全”。  

  最后推出了他对人们的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突破时空的局限,把对明月共同的爱与把离别的人理解调和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的理性、宽怀。并把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加以理顺,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博大与旷达。  

  全词情感奔放,气势跌宕,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这个天体展开,上下呼应,左右禆合,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飘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来推崇他。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也成了后世对相爱人的最美好的衷心祝愿。  

  苏轼最       感人       、也是他感情倾洒最浓烈、心意最诚挚的词是他写给       妻子       王弗的悼亡词《江城子》一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写于王弗去世十年之际。虽然夫妻永诀阴阳十载,但“不思量”,也“自难忘”。可见这怀恋是自然而然的。在那远隔千里之外的山冈,松声簌语,孤坟伫立,冷月悬空,寒星苍凉,妻子的孤魂独魄,在夜风中踟蹰,妻子的孤塚黄土,阒寂无声,可见诗人的       哀伤       到了什么程度。即使是见了面,但时移岁改,黄泉苦寂,世上多舛,生者尽管还活在世上,但也是尘垢满面,两鬓如霜了,纵使妻子还能见他,也不会认识了。  

  下阕的“小轩窗,正梳妆”那一连串对往昔岁月的回顾,虽是在梦境中显观,都是作者“不思量,自难忘”对夫妻之情的顾恋,是对逝者痛惜,也是对自己身世不幸的叹息;是对逝者感情的寄托,又是对自己       心灵       的安慰。小轩窗梳妆引发的是相顾的无言,伤泪千行。可见其幽梦似虚似实,似真似假,似幻似觉。这种悲喜难分,阴阳难分,虚实难分的似有似无,最后归结为永难忘怀的孤坟冷月,独塚寒星,凄墓雁唳,风拂墓土,松鸣荒山的地方,就是那个地方,埋着他最心爱的妻子王弗。  

  苏轼于葬妻之处“植树万株”,那幽暗的松林,松风的簌响,山谷的萧鸣所构画的意境,自然是无限凄凉,无比幽深的境界。正是这种境界才使读词的人们从心、神、情、感、魂、魄上得到更大震动,所以才有更大的感染力。由于本人在《从悼亡诗看古代文人的情结》一文中已经说过,不再赘述。  

  苏轼的词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北宋之后,苏轼的文采风流就为学者文人所羡慕。南宋以后,他的词更为流行。同时,他的其他文学创作、他的文品、性格、人格、丰茂的才华、纵横恣肆的笔力至今仍辉华着光焰。南宋后的豪放派词家,诸如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词人都受了他很深的影响。及至元代,萨都剌还极力学习他的词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从小就让       母亲       在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表达了报效国家的决心。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宋金矛盾尖锐的时代。1127年金攻陷汴京北宋灭亡,留守建康的赵构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从此他开始了收复失地的战斗。最后,他被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和赵构勾结,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勒死杀害,死时年仅39岁。  

  他的词,留下的不多,但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的著名的《满江红》一词,却从古一直传唱至今,反映了人民对他的怀念。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词既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       信念       ,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       心愿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之句如雷电劈空发怒而冲冠,是何等的怒不可遏?“凭栏处,潇潇雨歇”,寥寥七字用自然状态呈现出他       内心       的激愤,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句,既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富贵,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又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漫征程,隐含着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把豪情壮志、报国雄心、直捣黄龙、恢复故国的强烈信念吐诉无余。这里的“三十功名尘与土”的“三十”是泛指,因为岳飞与金人战斗最激烈的时间,大约是在他30岁左右的时候,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率军收复了建康,那年岳飞还不到三十岁。绍兴三年(1133年),南宋政府把从江州到江陵的沿江防线交岳飞负责,那年岳飞恰是30岁。他的《满江红》创作也大约是这个时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八千”也是泛指,喻为漫长遥远,意指“任重道远,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       珍惜       时光,倍加奋勉,以图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耀于字里行间,言辞铿锵,掷地有声。  

  后阕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慨,凛凛犹若神明。自中原板荡,金兵入据,国破家亡,生灵毁于涂炭,同胞陷于水火,靖康之耻,实乃国恨家仇,由此而生的对侵略者的痛恨,燃烧在英雄的心胸之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以“餐肉”、“饮血”,表达了消灭侵略者、恢复故国的雄心壮志,也是英雄气概的坦露,更是强烈爱国观念的吐诉,也是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瞻望前人,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苏武留胡节不辱,这一脉相承的爱国激情,是中华古国的魂魄。在岳飞这里,得到了切实的体验。“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一场”是岳飞的期许,到那时“收拾旧山河”再朝天阙,该是何等的痛快啊。只可惜,壮志难酬,毁于奸佞,可谓千古憾事。  

  岳飞留下的词不多。他的另外一首是《小重山》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小重山》词,据考是岳飞遇害前不久的词作。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了他对抗金报国的壮志难酬的苦闷。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阻遏、刁难,而同时其他的将领如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相互       信任       、不相配合以致拆台,岳飞预见到前面的艰难,有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词就是抒发这种苦闷的心境,抒写这种感慨与嗟叹 。  

  上阕写虽然戎马倥偬,终日劳累,但是夜寐难眠,三更惊梦。夜色阒寂,唯蝉鸣伴随着帘外胧明的月色,这是极为凄凉的夜晚。这样的夜晚与作者心境是一致的。夜色凄凉与作者的心境悲凉相吻合。一个人背手踱步,绕着室阶,低头思索,踱来踱去,而想到的绝非个人进退、自身安危,想到的还是怎样能匡复故国,直捣黄龙。这种坚定的信念,他是不会变的。  

  下阕把这种知音难觅的苦闷进一步深化。他的“为功名”绝非指自己的政治出路,而是指自己的政治       理想       ,自己的报国情怀。可是“旧山松竹”横亘路衢,阻断了自己的归程,而这个“归程”也不是自己的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其实质还是国家的安危、社稷的存亡,故土的收回、旧物的光复。但这时的朝廷局势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岳飞已经明显的感到了投降派的猖獗。所以尾句的“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就是明确的发出了对朝廷的隐忧,对局势的耽心,对光复大业的压力。此时,他需要的是与各路将领的配合、信任、支持。但各路统帅却离心离德。所以纵是把心事“付瑤筝”,也是少有知音。纵使抚断琴弦,亦未必有人听懂。这亦是“子期不在为谁弹”的心境。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兴十年(1140年),被害的前一年。  

  此词从风格上说,也不失为豪放派的力作。从情绪上,仍是进取向上的,当然其中不乏沉郁苍凉的情调。但是,词的创作也是常是要用比兴浑融、含蓄委婉的方法表达作者的幽思含蓄,使读者吟诵体会,余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怀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以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这也正是运用词体之特长。  

  岳飞之后,豪放派的伟大词人当属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从少年时期跟随       父亲       在荒乱中开始,就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词风是典型的豪放派风格。最典型的是他的《诉衷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从忆昔抚今中追思自己的人生岁月,到老时,不禁感慨万千。1172,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那年,他还是40多岁的壮年。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       自信       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那豪情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体验。“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是梦中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挂满了灰尘在那里闲置,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表现了心情无限惆怅、黯然、悲凉。  

  他的《钗头凤》则是他和妻子——表妹唐慧仙的悲欢离合泣血的声泪,是千古绝唱。这是陆游在独游沈园时,偶遇唐慧仙与其夫赵士诚,慧仙见陆游踽踽独行,不胜痛惜,便为他送去黄藤酒,这使陆游心潮激荡,感慨万千,遂予以《钗头凤》二首。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轻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看了陆游的题词后,悲痛欲绝,凄苦万分,不胜哀婉。遂和《钗头凤》二首,以表心迹,回示陆游:  

  世情恶,人情薄,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唐婉就因悲戚伤感而死去。其实,陆游与唐婉是十分恩爱的。只是陆母从中作梗,以致夫妻离分。古往今来,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都被人们奉为表达爱情的最诚挚的篇章,他们也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不朽的印象。从情感上说,这首词,就词情说,已经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就声韵、手法、水平上说,也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人们无限叹惋陆游与唐婉爱情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肯定和热爱,称他们的爱情是“千古绝唱诗人情”。  

  此外,他的《卜算子(咏梅)》也是一首极好的词。毛泽东亦曾以《卜算子(咏梅)》应和过。他的《谢池春》则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激情。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这首词是陆游老年居家,       回忆       南郑幕府生活而作。陆游在南郑,虽然主管的是文书、参议一类工作,但他也曾戎装骑马,随军外出宿营,并曾亲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认为过的是从军生活。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抱着“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表达了他的一举收复西北失地的雄心。词的上片开头几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都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到印证。上面几句词写得极为豪壮,使人颇感振奋。接下去一句:“笑儒冠自来多误”,即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四媳妇智斗县太爷
    明朝嘉靖年间,民间有个姓张的老汉,他有四个儿子,娶了四个儿媳妇,张老汉到了晚年,想从四个儿媳妇中,选出一个内当家,条件是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两样的料做十样的菜。第二,是两样的料做七样的饭。三个媳妇儿,坐在一起苦苦想,除了饭有生、熟、糊三样外,别的什么样
  • 每个女孩心中都想要这样一个人
    我想要那么一个人他会在晚上躺被窝里和我摁手机发短信。我想要那么一个人他会在早晨打电话给我说:猪,起床了。我想要那么一个人他会在他的日志里写着许多关于我的文字,不华丽却字句真心。我想要那么一个人他会在他的飞信签名里写着我的生气、我的快乐。我想要那么一个人他能
  • 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
  • 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母爱名言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唐·孟郊《游子吟》。寸草:小草。心:草的嫩芽,喻儿子之心。三春:春季。晖:阳光。
  •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释疏:指稀疏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雨疏风骤:雨点稀疏
  • 灵魂出窍
    好似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的我滑过一条黝黑深远的甬道,然后掉跌下虚无的空间。我惊醒过来,一头的冷汗。看了看窗外,已是漆黑一片。打开电脑连接上线,这就是标准的网虫生活,就算半夜起来上个厕所也要顺带去网上瞅瞅。信箱里有几封邮件,两封来自那个叫云烟的MM,问
  • 朋友我想对你说
    亲爱的,你本是个聪明、活泼、开朗的。平日里,你总是、、。可是为什么?最近的你的天空却布满了黑沉沉的阴云,飘飘然然地降起了细雨。你常常拉着我一边散步,一边痛诉男友的不是和无情。从你忧郁的眼神里我渐渐地读懂了那段恋情带给
  • 初中班级励志誓言
    誓言精选的,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并非,因此咱们没有权利随意放下它。——列夫·托尔斯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咱们革
  • 这种友情,不叫暧昧,叫知己(看完你想起了谁)
    这种友情,不叫暧昧,叫知己(看完你想起了谁)你们可能相爱过,你们也可能喜欢着彼此,-但是,为了什么原因你们没能在一起?-也许他为了朋友之间的义气,不能追你。-也许为了顾及家人的意见,你们没有在一起。-也许为了自己的前程,他没有要你等他。-也许你们相遇太早
  • 暧昧搞笑短信锦集
    1、如果我是狐狸你是猎人,你会追我吗?如果我是茶叶你是开水,你会泡我吗?如果我是汽车你是司机,你会驾我吗?如果你是钱我是存折,我一定会取你的。2、我是一只被你囚禁的鸟,已经忘了天有多高,在这缭乱的城市却容不下我的痴,眼泪是我唯一的奢侈。3、我跟你说过多少次
  •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
    在我小学的时候,我的体育成绩一直很差,到了我的体育,成绩有的都不及个了。一提到跑步我就头疼,但是经过一段,我的体力变好了。战胜了跑步的困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就告诉你吧!在我时,爸爸就决定每个星期带我到小区跑步,起初我坚决的反对,
  • 乌篷船
    子荣君: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
  • 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青春的日记里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成长的路上载满了我们的欢乐我们还要到青海湖还要去看长城、故宫和大海任时光在岁月的轮回里穿梭我们也要尝尽人生的甘甜、醇香和清澈我们不在乎生生世世的约定我们只相信患难中的真情不用等到海枯石烂我们就能够彼此拥有我们就能够成为永远的朋友
  • 面对生活微笑
    是多姿多彩的,酸、甜、苦、辣,样样不缺。有的人认为“苦、酸”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在“苦”中也是可以找到乐趣的,“酸”也是可以发现的。每,每天都应该抽出去做想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你的才会丰富多彩
  • 高三毕业寄语精选
    祝愿同学们的道路走得平稳、坚实、铿锵、辉煌!绵软的时代,刚性的风骨;愿你们永远以的富有坦然于世。活出自由,活出坦荡!因而亮丽人生因而辉煌因你们而精彩不是结束,毕业意味着开始,同学们在新的征程上脚踏实
  • 周星驰“年度风云人物”
    周星驰(StephenChow),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华语喜剧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出品人。1980年成为丽的电视特约演员,开始出道。1988年初涉影坛,后相继主演《赌圣》、《逃学威龙》、《审死官》、《唐伯虎点秋香》、《大
  • 写给年少回不去的自己
    喜欢一个人,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对于单方面的守候来说,离开对你,对他都好没有人可以没收你喜欢他的权利,你还是可以继续喜欢他你还是可以跟着他的喜怒哀乐而时而开心,时而难过你也可以看着他笑,看着他走但抱歉,你已经没有权利再等他了而且这种喜欢也必须有个期限,你不能
  • 活人不要打扰鬼神的清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从附近的河流里和井里打水。住在山脚下的张玉强,平地里就爱赚点小便宜,连到水井挑水都爱当第一个,就为了挑到最干净的水,就嫌弃别人后面的浑浊。这天,张玉强连鸡都没叫,就开始爬起来挑水去了,老伴儿在床上嘟囔了一句:“这该死
  • 七个小仙女
    森林里住着七位小仙女,她们是红色小仙女、白色小仙女、黄色小仙女、绿色小仙女、青色小仙女、蓝色小仙女和紫色小仙女。七个小仙女七位小仙女的仙术都很厉害。她们使用的仙术分别叫作红色仙术、白色仙术、黄色仙术、绿色仙术、青色仙术、蓝色仙术和紫色仙术。七位小仙女住在森
  • 身边的他,温馨而又贴心
    许久之前,偌大的咖啡厅,婉转的音乐,我撑着下巴,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们,形态各异。你端起手中的咖啡,笑而不语,只是看我,任凭我思绪蔓延你说,你要宠我,照顾我,不让我流泪,带着我看遍所有的山山水水,花开花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以我相信并且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