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三次平掉自家祖坟

3813

1952、1958、1965年,三平淮安祖坟

周恩来三次平掉自家祖坟 周恩来未满周岁就过继给了嗣母陈氏。陈氏才学出众,是周恩来的文化启蒙老师。安葬嗣母是10岁的周恩来当家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1907年,生母去世后不久,周恩来的嗣母陈氏也在清江浦去世。一年中连续失去两位母亲,这个打击对于幼小的周恩来来说是巨大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做工,周恩来兄弟3人一下子失去了依靠,直接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周恩来领着两个弟弟(一个9岁,一个4岁),扶着陈氏的灵柩,乘船返回淮安,借债将陈氏安葬在周家的祖茔地。祖茔地位于淮安城东郊的闸口村夏庄组,是周恩来的曾祖父周樵水当年迁居淮安时买下的。周家在淮安没有田地,除了驸马巷的房屋(也就是周恩来的诞生地)外,只有这不足一亩的坟地。这里安葬着周恩来的祖父母、嗣父母、生母等13位亲属的遗骨。

周恩来对嗣母陈氏的感情很深,在日本留学时,他于1918年1月2日写过这样一篇日记:“我把带来的母亲(指嗣母陈氏)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篇,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26年,那时候母亲才15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易逝,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10年了,不知还想着我这儿子没有。”2月12日,当周恩来从家乡的来信中得知爹爹(嗣父周贻淦)和娘(嗣母陈氏)的坟还露出棺材在外边时,心里“越想越难受,恨不得即时回国,为家里处置这些事情才好”。

1941年周恩来曾表示,希望抗战胜利后能到母亲的坟前扫墓。他曾对记者说:“38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恩情未报。”这也是有资料考证的周恩来对祖茔地的唯一印象。1950年他又深情地回忆:“1946年,我在南京。南京离淮安只有300余华里,我很想回淮安老家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

周恩来最早从1952年开始就计划平掉淮安的祖坟,历时13年。期间虽然遇到八婶母杨氏等亲属的强烈反对以及地方政府的冷处理,但他平坟的态度却一次比一次坚决,直至最后将祖坟平掉。

第一个阶段是1952年,周恩来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将其意见转告淮安县委。

1952年底,周恩来让警卫干事王雨波将八婶母杨氏护送回淮安。王雨波向周总理写了报告,关于祖坟地的内容有:“把老太太送到家后,第二天(元月一日)上午见了县长赵荣洲、秘书长张文高,向他们传达了总理的指示。家里的坟地如果能种,而群众要求要分,可让群众分去耕种。”这是有文字考证的周恩来第一次向淮安县委表示要平坟还耕。

第二个阶段是1958年,周恩来亲自写信给淮安县委商讨平坟事宜。

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写信给当时的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转淮安县委,有关祖坟的内容是:“还有,我家有一点坟地,落在何方,我已经记不得了。如淮安提倡平坟,有人认出,请即采用深葬法了之,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见。我先函告为证。”

第三个阶段是1965年,周恩来安排适合的亲属专程回淮安,敦促淮安县委和家乡的亲属平坟。

1965年,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同弟弟周恩寿商议平坟一事。因为担心乡亲们想不通不肯平坟,于是决定派一位亲属前去做工作并督办此事。周恩寿自告奋勇,极愿前往。但是周恩来没有同意,他说:“你的身份不同,是周恩来的弟弟……你回去后,省里、县里都要接待你,既影响人家工作,又造成浪费。”见弟弟没有异议,周恩来便说:“还是等在西安的尔萃回去办吧,他母亲在淮安,是探家,不会惊动地方领导。”1965年春节前,周尔萃回乡探亲,周恩来将这个任务郑重地交给他,并明确交代:棺木要就地下沉一米以下,做到不影响机耕。

周尔萃回到淮安后,首先将周恩来的意见转告给了哥哥周尔辉和嫂嫂孙桂云,然后又向淮安县委作了汇报。农历除夕,周尔萃、孙桂云以及30多位当地生产队的农民,来到周恩来祖茔地,平掉了坟头,深埋了棺木。

周恩来得知后非常满意,从工资中拿出70元钱给生产队寄去,汇款人一栏里端端正正地写上“周恩来”3个字,在附言一栏内还有几行清晰的小字:“此款支付生产队平坟工资和赔偿青苗损失费。”此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平坟还田”运动。

1958年火化平坟,不留痕迹

1912年,父亲周贻能带周恩来到东北投奔四伯父周贻赓。1927年,周恩来在上海领导第3次工人武装起义,周贻能去上海看望儿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遭悬赏通缉,父亲一直留在上海陪伴他,并帮他做些秘密通信联络工作。直至5月下旬,周恩来奉党中央之命离开上海前往武汉,周贻能才返回东北谋生。1940年秋,周贻能随周恩来到重庆,为革命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重庆红岩村,也未曾续弦。

1942年7月10日,周贻能去世时,周恩来小肠疝气发炎,正在中央医院治疗。董必武和红岩村的同志经研究后,决定暂不将噩耗告诉他,等其出院后再说。周贻能的灵柩暂放在红岩沟内,待周恩来回来后再出殡。据童小鹏回忆:“当7月13日周恩来出院回红岩二楼办公室,得知父亲去世已三日时,悲痛欲绝,恸哭不已。随后大声责问办事处处长钱之光,为什么不通知他,钱之光不敢回答。周恩来特别责问邓大姐说:‘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你为什么也瞒我?’邓大姐只得流着眼泪认错。一些同志闻声到二楼走廊,听到这些话,都为之感动得流泪。我更是泪流满面。这天晚上,周恩来为父亲守灵至拂晓。”7月18日,周贻能被安葬在沙坪坝小龙坎伏园寺墓地。周恩来头戴孝帽,身穿白衣,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伏园寺墓地里又一座新冢立起,墓碑中间竖刻着:父亲周懋臣大人之墓。落款是:

男 周恩来 媳 邓颖超

民国卅一年

七月十八日敬立

周恩来在墓前向父亲默哀,并深深地叩首、叩首、再叩首。

1952年2月,周恩来出访亚非11国后途经重庆,时任市委书记任白戈向他汇报了拟把小龙坎墓地扩建成一处革命公墓的想法。周恩来当即明确表态:“两位老人(周恩来的岳母、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也安葬在这里)的墓地是我的私人墓地,不能称为公墓。如建公墓,我的父亲和岳母应该从墓地移出火化,平坟还耕。”1958年11月,周恩来委派童小鹏等前去重庆,并交代说:“老人的坟是私坟,不能放在革命公墓。而且现在都提倡死后火化,不占地,坟墓也没有再保留的必要,应平掉深埋,让出这块地。”童小鹏来到小龙坎伏园寺公墓后,让工人把离该墓地约30米远的一块水田里的水放干,挖出一口5米深的墓坑,然后一一挖开坟墓,从墓穴中挖出13具棺材,再用卡车送到火葬场开棺火化,将骨灰装入13个罐子中,并写上死者的姓名,最后运回墓地放入坑中,盖上石板,填土夯实,放水还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960年平掉周家祖坟

1939年3月末,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的身份,自皖南到达浙江。在绍兴期间,周恩来拜访了姑父王子余,瞻仰了姑妈周桂珍的半身遗像,并向她三鞠躬。周恩来为定扫墓之事,还派秘书邱南章赴百岁堂周希农太公处,送去现金100元和一张便条,上面写道:“希农太公公赐鉴:兹派人呈上国币百元,请代办明晨祭席四桌,并于午间代请宝桥本家各长幼午餐,烦渎之请,容明晨面谢。专禀,敬请晚安。曾侄孙周恩来叩,即晚。”第二天,周恩来从县商会回宝桥百岁堂老家,与周氏曾祖希农等10余人同往扫墓祭祖,包括涂山鸭嘴桥、石旗唐家岱、外王狮子山等周家的祖坟。周恩来曾祖周樵水就葬在外王狮子山公墓。每到一处墓地,周恩来都亲自上香,行三鞠躬礼,给管坟人一些钱作酬谢。希农太公捧出《老八房祭簿》给周恩来看,当他看到樵水公之子云门,云门公之子懋臣(贻能)时,欣然举笔在懋臣公之下写上:“恩来……生于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时。妻邓颖超。”周恩来的孝行在绍兴一时被传为佳话。

1964年8月2日,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召来在京亲属,专门向他们讲述家史:“曾祖樵水公的坟,人家来信问,已经破烂不堪了,准备重修,人家不肯深埋。我告诉他们不准修坟,要平坟,起码不准修。”同时,他也指出“平坟的问题,也不能由我一个人决定,以后如有机会到绍兴,我要找本家开个会,把坟平了”。后来,绍兴的周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周家在绍兴的几处祖坟都平了,棺木全部就地深埋。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当回乡长真过瘾
    PART.1你犯了那么大的错杨老万是个放羊的。老万不老,今年才32岁。今天早晨放羊时,不小心让羊啃坏了村长家的两棵小树苗。村长二话没说,虎着脸牵了两头羊就要
  • 爬到床上的陌生女人
    中午,武大洪正在自家铺子后面睡觉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一个漂亮的女人爬到了他的床上,紧紧地抱住他就一起睡在了床上。武大洪浑然不知,仍睡得死死的,他昨天去省城进货
  • 小偷睡上我的床
    这天晚上工厂加班,王秋红回家时都快午夜11点了。当她按亮手机电源,准备用钥匙打开自家的房门时,忽然发现门锁已经被人撬开了。该死的小偷!王秋红一把推开房门,打
  • 四条光棍一个家
    1.那些年,洪老二常常觉得自家抬不起头来,因为他的老婆,一口气生了两个女孩。大的叫阿芬,小的叫阿芳,都长了相似的鹅蛋脸和柳叶眉,是人见人夸的美人胚子。但这样
  • 转世投胎的五小鬼
    这是听来的故事,说有一个算命的先生,专门给人家看风水为生的,那一天他在山路上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穴,里面有五个小鬼,如果谁家把祖坟在这里,是断子绝孙,流落失
  • 另一种旅行
    妈妈常常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旅行去了。说是旅行,其实去的并非是名胜古迹、著名景点之类的地方,妈妈的旅行只有一个目的地:乡村。有一次,她去了一个“连屋里都是泥巴地
  • 半个世纪的承诺
    一天,韦庄村突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位老妇人和一位青年人。两人找到村主任后,说出了一个让全村人惊异的要求:他们要将带来的骨灰盒葬在韦家的祖坟山上。老妇人对村
  • [新传说]长贵老爹探儿
    长贵老爹的小儿子李小东调到市里当交通局长,这让李家村的人们倍感荣耀,好像自家的屋檐也高了三尺。李家村,四面环河,过去想出村必须用渡船,人称“放狗村”,风水先
  • 工作失意的经典句子
    1、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而做,那就毫无怨言。2、面对,也不要悲观厌世。3、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4、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不怕重头再来,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5、让自己更平和一点,更豁达
  • 收尸道士偶渡落水鬼
    清朝末年,各处兵荒马乱,战火四起。不少离家在外求学谋生的游子,莫名其妙就被人谋害,克死异乡。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有的人离世多年,家人都不曾知晓。但在湘西一带,落叶归根的观念深重,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早年间由几个道行高深的道士修建了一座“故人庙”,常
  • 墓地荒芜
    问了好多德国,都不知道黑格尔的墓在哪里。后来在旅馆接到一位长期在这儿工作的中国学人的电话,他是我的读者,知道我的兴趣所在,没说几就问我想不想去祭拜一下黑格尔墓地,我一听正中下怀。这位中国学人叫于兴华,我没见过,于是约好在勃兰登堡门附近的国会
  • 你是我的女人
    这辈子我粘上你了你走吧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打也打不走你是我的女人
  • 爱的世界里,谁都不是谁的唯一
    爱的世界里,谁都不是谁的唯一,情的海洋里,谁都不是谁的馈赠品。爱是一种责任。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是一种付
  • 芭蕉雨夜
    文/蓝桥*风多愁、雨相知、窗外芭蕉植几株,夜长人幽思。听、雨滴芭蕉清脆处,(:)恰似珠落玉盘琳琅音。心欲醉、似人心醉。*我笑指芭蕉、枝叶离披,淡漠姿态与夜、与风、与雨同为。我把笔轻欢唱和、暖了搁冷酒,凭窗斟满与你对饮。*美酒半酣、醉心散落夜
  • 尘缘
    那天想和你喝一杯浓茶写一份蜜意你却轻轻的拒绝悄悄的离开留下我怔怔的看着你远去的身影那天你与我道别想再次浪迹天涯去寻那份属于你的尘缘我却欲
  • 汤唯成名前曾一度付不起房租
    我们很多时候看到明星光亮耀人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背后艰辛的付出,当你了解了背后的辛苦,就能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歌词所说的道理。三年未考生中戏,曾经付不起房租她,曾经付不起平房房租!她,中戏考了三年!她,有个当画家的父亲,却继承了母亲演戏的“事业”!她
  • 江南小镇
    (一)我一直想写写“江南小镇”这个题目,但又难于下笔。江南小镇太多了,真正值得写的是哪几个呢?一一拆散了看,哪一个都构不成一种独立的历史名胜,能说的话并不太多;然而如果把它们全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
  • 分手后难过伤心句子
    分手后伤心句子一:1、该忘的我会努力忘掉放心不会让你为难的。2、明是你犯了错、何必比我还难过。3、谁卑微了承诺,放肆了寂寞,又丢下了我。4、伪装无所谓的短文,机密每小我私家,我不在意,我很好。5、聚积的忖量涌上心口长期之间竟梗咽了喉。6、俄没有那
  • 儿童节幽默搞笑小笑话精选
    灰心了有一天,小看到妈妈在化妆台前化妆。她问道:“妈妈,你在做什么?”妈妈:“在涂面霜啊!”小女孩:“干吗要涂面霜啊?”妈妈:“好使妈妈更美丽啊!”过了一会儿,妈妈拿起面纸把多余的面霜擦掉。小女孩:“怎么了?灰心了吗?”改成命令式语文课上,老师说:
  • 这段演讲被他说的慷慨淋漓
    他站在台上慷慨淋漓地作报告。小芳正在台上她的,别看她平时支支唔唔,演讲起来慷慨淋漓,一反既往。他慷慨淋漓地抒发他当时的感受.这段演讲被他说的慷慨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