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和平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静海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武清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话剧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咨询顾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第一财经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软件设计接单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蓟州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南开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带把菜刀上路,借个厨房旅行

275

郑永骏是出生在加拿大的混血儿,爸爸是祖籍广东潮州的越南人,妈妈是有华人血统的老挝人。妈妈是一个非常会做菜的人,做菜的时候又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淘米水的水温她都会很在意。“人家买菜十分钟,我妈要花一个多小时。她对买菜很讲究,总会告诉我这个怎么选,那个怎么挑。”14岁,妈妈把郑永骏送到一个亲戚开的中餐厅打工,厨艺基本功就是在那里练成的。

带把菜刀上路,借个厨房旅行 回到加拿大,他对厨艺的兴趣已经日渐浓厚。对于做菜的热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只有谈恋爱才能找到相同的感觉”。大学时如愿进入加拿大L.C.大学读法式料理专业,他白天上课,晚上到各个餐厅打工,和形形色色的厨师交朋友。

期间,他偶遇加拿大名厨Susur Lee,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位名厨讲起他青年时候学艺的故事,他告诉郑永骏,要成为大厨,不能光从书本上学习,要多出去走走,到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菜系风格,然后把这些变为自己的经验,用不一样的方式创新出风格。

那一刻,郑永骏少年时看过《丁丁历险记》后渴望周游世界的梦复活了。他决定出去旅行,找寻自己的厨师故事。作为环球远行的第一站,他选择了澳大利亚,带着一只几十斤的大包,里面不是日常用品,而是重达6公斤的一套菜刀,几公斤的菜谱和一块滑板。他觉得有了这三件宝,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悉尼东北部的Cairns城,郑永骏品尝到了澳洲的特色饮食——袋鼠肉和鳄鱼肉,这让他无比兴奋。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食物的性味和营养成分,他经常逛当地的市场,与小贩聊植物的种植特点与营养成分。一次,他还特地来到一家橘园打工,帮农民种橘子,熟知了栽培特点和食物属性后,他得出了当地食物最佳的烹饪方案。

有一天,郑永骏在途中遇到同样旅行的雕木头的手工艺人,他们到处拜师访友,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直接去,找当地的木雕师傅一起做东西,不用给他们钱,只要给他们吃住就行。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离开,再去下一个地方拜师。

郑永骏被这种传统的修炼手艺的方式触动,觉得自己可以用类似的方式锻炼厨艺。事实上,踏上旅程后,他发现“厨师”是颇受欢迎的旅伴。在路上,只要他说自己是厨师,很容易搭到顺风车。人们也愿意留宿他,因为郑永骏会帮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只要在旁边打打下手买菜洗碗就行。

以厨艺换免费搭车和食宿,郑永骏很享受这种旅行方式。他跟众多背包客相同的是:以能省则省的原则,不仅要游历更多的地方,还要拥有深度的旅行体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行囊里装着秘制的调料和刀具,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想方设法走进当地人家的厨房,学到主人的独门好菜。作为交换,他也会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借厨房”。

通过“借厨房”,郑永骏一路走过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中国。他遇见过很有经验的老厨师,对他倾囊相授;也遇见过热情的旅游同好,和他一起寻访美食。

为了学习如何灌制腊肠,他曾千里跋涉,来到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制作腊肠的老师傅告诉他,腊肠虽然普通,但想要做得好吃,不仅材料要精挑细选,对刀工、填装、风干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用细致的刀工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切碎,灌进最新鲜的肠衣,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调味。

类似这样看着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都是很严格的,“错一点点都会影响口感”,这个远道而来的小伙子深有感触。几年下来,他收获多多。他在老挝学会了竹筒菜,在越南海边亲自下海捞过扇贝和龙虾,在西藏品尝过酥油茶和牦牛肉干,还亲眼看过天葬。

不过,不是每一次“借厨房”都能如愿以偿,尤其在向厨师同行提出学厨的请求时,接连被拒也是常有的事。作为同行,郑永骏对此表示非常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自学成才,仔细品尝这些厨师的菜品,然后自己推测制作手法。

4年前郑永骏才到中国生活。很早之前他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中国开一家餐厅,让父母不再劳累。

在广西,每天早晨,郑永骏都要去菜市场转转,看看各个摊位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切肉的师傅刀法又狠又准,砸白果壳的大叔力道精准,杀鱼的大妈身手麻利,这一切都让人惊叹不已。而且,他们几乎都能言善道且热情善良,在得知郑永骏的来意之后,便不断为他推荐各种各样的当地食材和菜式。郑永骏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此行的第一个老师——刘阿姨。她是地地道道的桂林人,这一天正准备买白果给刚生了宝宝的女儿做一道猪肚白果汤。在征得家人同意之后,她就答应了郑永骏第二天上门学艺的请求。

这正是郑永骏所期待的旅行:在最当令的季节,到最盛放的产地,从街边市集到田间地头,不仅去挖掘食材的原味记忆,更要寻找平凡食物背后的有趣细节和故事。他的这种旅行理念让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制片人很赞赏,在一次偶遇之后,他获得了主持《谁借我厨房》的机会。自节目播出以来,郑永骏有了不少的关注者,网友留言说:“看你的《谁借我厨房》,我感到整个大自然都是你的!”

2012年在北京,郑永骏圆了自己开餐厅的梦。每次旅行回来,郑永骏就把沿途学会的美食放入菜单。于是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就集中在了这百十平米的餐厅中,中国的、外国的、各个肤色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再加上餐厅共有四个房间,郑永骏便把自己的第一间餐厅命名为“肆角餐吧”。正如当初Susur Lee大厨对他的建议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借厨学艺,加之吸收、融合、创新,郑永骏创造出了蕴含多元文化的美食佳酿。

除了做节目、开餐厅,郑永骏一直在和几个朋友计划拍一部美食纪录片,沿着三条丝绸之路的路线,从中国到意大利,拍下一路的饮食变化,试着追溯意大利面、披萨等食物的起源,找寻中意两国美食之间的联系。

14岁拿起厨刀,用行走提高厨艺,借过158个厨房,拜访过96位师傅,郑永骏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做菜。他说:“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想做什么就竭尽全力去做。不要让现实的麻烦扰乱了你的美梦。”现在郑永骏一边经营自己的餐厅,一边还继续着借厨房的游历生活。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手机的旅行
    林校长的手机款式老,通话质量差,早该换了,但他是个节约惯了的人,一直凑活着用。后来经不住朋友的再三劝说,下决心要换了。他舍不得把老的扔了,还打算处理几个钱,
  • 女鬼当家
    这是条年岁久远的小巷,地上铺着是古老的青石板。林飞拎着我的旅行包走在前面带路,我紧跟其后。走了四、五分钟,林飞在一所石头砌成的旧房子前停下,屋子仅有一层,有
  • 让我们来一起传递正能量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的话题正能量的人,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会带你去尝一家新的餐厅,带你去看一场口碑不错的,带你去体
  • 仁者乐山
    从意大利到奥地利,我们知道,已经从南欧进入了中欧,目光当然会有一点转变。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一百多年前已经有旅行家
  • 鬼哭2
    前言:上次曾刊载有关倪匡和金庸先生打麻将遇鬼的故事,这篇也和打麻将有关,只是加上了。一般在厕所或厨房都很容易遇到鬼!或许这些地方较为阴湿吧!尤其是马桶,很多
  • 今夜,某人离家出走
    刚走进家门,我就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让人窒息让人无奈让人想哭。果然,当我搜寻完厨房和卫生间,发现冰箱里的三个西红柿和卫生间里的化妆品不翼而飞的时候,我来到
  • 另一种旅行
    妈妈常常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旅行去了。说是旅行,其实去的并非是名胜古迹、著名景点之类的地方,妈妈的旅行只有一个目的地:乡村。有一次,她去了一个“连屋里都是泥巴地
  • 要么滚回家去,要么就拼
    很多事情就像旅行一样,当你决定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01-我从来不觉得人的成长是为了证明之前的不切实际和幼稚,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但是
  • 等待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古城,它叫西安。它的历史是一尊威武的兵马俑,它的文化是一张精细的剪纸,它的风光是一幅潇洒的水墨画。五湖四海游客慕名来到了这座城市,在一
  • 街头的小景
    我爱那街头的小景。如同摇曳在风中的雏菊般,不张扬,不虚华。兀自的盛开,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不惊艳,却在人的心中留下淡淡的印记,像一团暖暖的、绒绒的阳光。曾经,
  • 快乐的人生在于少计较
    一些人一些事总会左右着你的视线,一些人一些事总会影响着你的,常会因为一份问候而,常会因为一份挂念而激荡在心间,常会因为一份祝福而让到和自然。因为人是最容易被真爱真心感动和影响的,因为人的心,也因为人的感,也因为人总是活在多愁善感里面。所以人的一生总会被
  • 别因害怕失败,而拒绝开始
    前段时间,我去了趟福利院。当我到那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正在院子里画画,可是她的笔好几次提起又放下,神情带着几分犹豫。她说前两天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画,想要把它临摹出来,可是那幅画的线条构造有些复杂,不敢轻易下笔,怕开头就出了错。我笑了笑对她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
  • 圣诞快乐
    干干净净的,我的小天使,你干干净净的来,用最纯净的心灵迎接你的到来,没有悲伤,时光的旅行中,我们不用再留恋过去,憧憬未来,时时刻刻,每分每秒,请你留下来,(:)自由的人啊,赞美你的荣光,岁月挂念的爱人,走上新的辉煌,冰与火的旋律里,英雄唱响
  • 一辈子的完美
    她一直对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给的活法,颇有微辞。她不怎么父亲,过半百的人了,还似地任性顽固。脾气暴躁不说,对母亲讨好他做的一切事,还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发几句评论。她当然看不过去,总会像儿时那样,英勇无畏地站到他们中间,怒目直视着父亲。做父亲的,倒是有几分怯
  • 十年,一个岁月的符号
    十年,一个岁月的符号。,一个漫长的过程。——题记多年的求学生涯,到如今的求职经历,岁月一直在驱赶着我前行。从学生到职员,从学校到职场,一直在经历,角色在不停的转换。而当年蝴蝶秋千的支撑起的少年激情,早已泯灭在岁月当中。也许,梦在那一刻消极;
  • 为感情不如多爱自己些
    曾经有过丰富的经历。最深的体会是,不爱的时候状态最好。当爱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心思都在他的身上,想着他,盼着他,担心是他,发愁是他,期望是他,是他,一颗心都在他人身上时,便没有了自己。你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了外在的原因。而一切的付出和期待,往往得到的是失望。期
  • 素美,清喜
    一支烟笛,一痕远山,一池秋水,几点白鹭沙鸥。秋,沉静,淡然,清雅。天高,地迥,云白,风清,树树皆秋色,山山尽含烟。这是初秋,秋意还不怎么浓,淡紫、粉红的喇叭花,轻盈的身姿,开满田间地头,素淡,静美。看着轻盈的花,也跟着轻盈。在田野里闲步,踏着清风淡
  • 充满精气神,迈向新征程
    充满精气神,迈向新征程傅伯勇风正扬帆,砥砺奋进。集团公司第二届三次职代会胜利落下帷幕,会议要求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目标引领,提升管理效能,奋力谱写新时代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干部职工,
  • 还生命以过程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
  • 有一种单身叫“宁缺毋滥”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想,想让自己不再,可是当恋爱来了,你只想逃脱。有时候当自己静下心来会觉得自己的很可笑,为什么不去恋爱?为什么要让自己呢?难道是爱上了爱上了寂寞吗?其实不然,因为有一种单身叫“宁缺勿滥”。宁缺勿滥的人,他们对爱很专一也很执着,他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