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双流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新津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青白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蒲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青羊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温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战争风云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丽说时尚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国偶像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流放者的土地

3236

东北终究是东北,现在已是盛夏的尾梢,江南的西瓜早就收藤了,而这里似乎还刚刚开旺,大路边高高低低地延绵着一堵用西瓜砌成的墙,瓜农们还在从绿油油的瓜地里一个个捧出来往上面堆。停车一问价钱,大吃一惊,才八分钱一斤。买了一大堆搬到车上,先切开一个在路边啃起来。一口下去又是一惊,竟是我平生很少领略过的清爽和甘甜!以往在江南西瓜下市季节,总有一批“ 瓜”来收场,那些瓜吃起来又粗又淡,很为江南人所鄙视,我还曾为此可怜过北方的 。北方的朋友辩解说,那是由于要长途运输,老早摘下一些根本没熟的瓜在车皮和仓库里慢慢蹲熟的,代表不了北方瓜。今天我才真正信了,不禁边吃西瓜边抬头打量起眼前的土地。这里的天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得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南相比,这里似乎又 了那些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浩茫。
这片土地,竟然会蕴藏着这么多的甘甜么?
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心头不禁一颤,因为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黑龙江省宁安县,清代被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只要对清史稍有涉猎的读者都能理解我的 ,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所谓“犯人”的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    我是在很多年前读 论及清代文字狱的文章时首次看到这个地名的,因为它与狞厉的政治迫害和惨烈的 遭遇连在一起,使我忍不住抬起头来遥想它的地理形貌。后来我本人不知为什么对文字狱的史料也越来越重视起来,因而这个地名便成了我 中的常见词汇。近年来 读一些地域文化的着作,在拜读谢国桢先生写于半个世纪前的《清初东北流人考》和李兴盛先生两年前出版的《东北流人史》①时更是反复与它打交道了。今天,我居然真的踏到了这块着名的土地上面,而它首先给我的居然是甘甜!
有那么多的朝廷在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泅得出来。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因此这三个字常常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恶梦,把那么多的人吓出一身身冷汗。清代统治者特别喜欢流放江南人,因此这块土地与我的出身地和谋生地也有着很深的缘分。几百年前的江浙口音和现在一定会有不少差别了吧,但云还是这样的云,天还是这样的天。
地可不是这样的地。有一本叫做《研堂见闻杂记》的书上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 ,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当时另有一个着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也是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地名,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怎么会这样?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 六人在这里住过,而这六 可能还与后来的清室攀得上远亲。
今天我的出发地和目的地都很漂亮,想想吧,牡丹江、镜泊湖,连名字也已经美不胜收了,但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却是这半道上的流放地。由它,又联想到东北其他几个着名的流放地如今天的沈阳(当时称盛京)、辽宁开原县(即当时的尚阳堡)以及齐齐哈尔(当时称卜魁)等处,我,又想来触摸中国历史身上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部位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锦集
    1、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2、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3、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4、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5、半两棉花——免谈(免弹)6、
  • 荒墓幽魂
    1、一块不祥的土地在英国普利茅斯以东有座名叫梅格丽亚的临海小城,随着旅游热潮的兴起,小城独特的海滨风光也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和追捧,它的地价自然跟着水涨船
  • 张学良赵一荻的温泉幽禁岁月
    “中午1点半,经国先生来寓,董显光同来共午餐后,同去看建地。下午3点,刘家同陆根记谈好,星期四房子开工。——1960年11月1日”1960年,张学良携赵一荻
  • 关东女汉子情事
    一、彩礼先欠着  星星泡这地儿位于松嫩大平原腹地,土地肥沃,风景优美,是著名的玉米大豆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男人的脾气都跟炮仗筒子似的,沾火就着。女人
  • 金黄南瓜
    一天,走在小城偏僻处的一个宽阔地带,我看到一片还未开发的荒地上爬满了绿油油的南瓜藤蔓,宽大厚实的南瓜叶子,葳葳甤甤将脚下的土地遮得严严实实;一些早开的金黄中
  • 春姑娘来了
    春姑娘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随处都能到春姑娘的气息。春姑娘悄悄地钻进了泥土里,土地变得又松又软,小草渐渐地长出了嫩嫩的绿芽。春姑娘悄悄地跳进了冰
  • 黄河入海
    万里奔腾不息终于交汇在一起滚滚黄龙入海滩涂新增多少土地?远古与现在以及交织在一起()发愿便一刻也不曾歇息多少弘愿在心多少使命在身终于和你拥抱在一起也该歇歇了
  • [小小说]我要向你看齐
    桃花村的李有根正和同村的尤大花亲亲热热地处对象,两人甚至都开始商量婚姻大事了,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得不能再大的事:日本鬼子打过来了,整个中国再无一片宁静的
  • 北方农村的活路
    小时候我生活在80年代的北方农村,那个小小的自然村叫“李大庄”。我的童年无忧无虑,李大庄也一直都无忧无虑。懵懂之间,我已经随着家人离开了那片土地。我还来不及
  • 索欢之魂
    编者按:芝明追求盈盈未果,他用酒把盈盈灌醉,然后拍下了艳照,艳照传遍了,盈盈受不了流言蜚语的打击,她跳楼自杀了,姐知道事情真相后四处碰壁,她用自己的方式找芝明报仇,也是对芝明的一种惩罚。做了亏心事终究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故事曲折,情感细腻。1芝明从他的卡迪拉
  • 没有脸的妖怪
    说到出租车这门行业,似乎流传着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每次我搭上出租车,一定会跟司机先生聊天,他们的人生阅历丰富,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短短聊上几分钟,正愁找不到故事题材的我,灵感立时涌现。底下这则故事就是一位司机先生告诉我的。阿明是个上班族,为了多赚些奶粉钱,准
  • 抬棺材
    村里的阿牛是一个壮汉,他力大无穷,据说能一下子举起二百斤左右的东西。村里若是死了人,自然就少不了让他去抬棺材。有一年的,村里的刘阿婆死了,刘阿婆有六个女儿,她出殡时,她的那六个女儿都拽着棺材哭哭喊喊地跟在后面,自然就苦了抬棺材的人,刘阿婆的棺材本身就是湿的
  • 坟墓中里的呻吟
    这事是外婆跟我讲的,是的事情;说那是一个的午后,本来还是晴空万里的,可突然,天就阴了下来,没一会的工夫,就下起了大雨,还打着响雷,有一个中年人,正从外面回家,遇上了雷雨,可能也是没有常识吧,就站在一棵大树下避雨,结果后来人们发现他时,就已经遭了雷击了,据说
  • 我的恐怖经历
    编者按:确实是经历,随文读来,竟然毛骨悚然!小说对氛围的渲染到位,细节描写更是突出了心理的恐惧过程!推荐更多读者阅读!那是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我跟随着七八个建筑工人留守在一个硕大的建筑工地上,由于天气的原因这里已停工多日了,现场显得狼籍而萧瑟。这个工地不是
  • 不要回头看啊!
    老张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可是有一天,老张在田地刚干完农活时已是满天星星了。虽然老张平时胆子很大,可是,他想起这两天他在干农活时,耳边好像隐隐约约听见远处有人在喊"救命"。一想到这老张就感觉背后凉凉的,于是没有多想就拿
  • 网中人
    我记得从我出生到7岁时,是住在一座山脚下的,那里当时只有十几户左右的人家,大家都是一个姓氏,算是一个村子的的小分支吧。我们没有电力,和一切化的东西绝缘,只有我四爷爷家有一架外表是用木壳和布制作的收音机,我们十几户人家只有一口三米深的水井,在我们几家的中间位
  • 姐姐回魂夜
    张松翻来覆去睡不着,其实他想亲自验证下姐姐死后是什么样的,虽然坊间传说五花八门,可他自己又没见过,实在好奇。十二点的钟声之后,困意已经袭来,这时门口传来了稀稀疏疏的脚步声。但不是一个人的脚步声。张松猜想肯定是姐姐回来了,同行的应该是看押她的黑白双煞。即使如
  • 阴魂门
    花出去六万多块钱给老爹老妈盖上了五间新房,可最让冯乡长满意的还是小山头村村长柳小飞送的那块木料。那块木料既像檀木又像乌木还像乔木,通体微微泛出半透明的润润红光,还略带一丝香味儿,轻轻一敲竟能发出悠悠的钟罄声。据柳小飞说那是一块九次雷击又九次重活的奇木,他绞
  • 阴路鬼途
    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头上缠着很多东西,身上盖着白色的布单,妻子正站在我的身边。妻子的两眼红红的,脸上泪痕尚存,显然她已经哭了很久。妻子看到我醒来了显得有些激动,“你,你这死鬼,要干嘛吗?我快被你吓死了。”我费了好大力气艰难的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在哪
  • 午夜撞“鬼”
    编者按:一场误会,一个的哥的奇遇记,虚惊一场。人生中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情,有很多的不一般,文中的主人公就是惊魂未定的遇到了个被误以为的鬼。杨帆是一家出租汽车的哥。这一天两点左右,他开车路过一個大桥時,昏黯的灯光下,一個穿着白色戏装的女人不停地向他招手。杨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