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星空下
2455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在这个纷繁世界上、在滚滚红尘中,总会有一些智者、达人、先知,在提前思考未来、仰望星空。这是参加第二届峡山论坛给我带来的思想震撼。说实话,开始知道定的主题是“融入一带一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时候,感觉太高大上了。直至亲临现场聆听感悟,才明白其中的意蕴。如果我们的高端论坛、智慧引领,不取法乎上、不高端定位,那么这个得法乎中,很可能会变为得法乎下。
先是听了江苏师大党委书记、“一带一路”教育研究院院长华桂宏教授对一带一路的解读,华教授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一带一路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让我们很容易的领悟到“一带一路”对中国、对世界深远影响,展示了我们主动引领的大国担当。在华教授解读的这个宏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人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为整个论坛,做好了铺垫。
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付宜红处长以核心素养、基础教育改革为关键词,解读了核心素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是去年十一月份在广州参加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一个培训会议的时候,比较系统的接受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然后在集团听过付宜红处长做过两次培训,在江苏常州也有一次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培训。对核心素养的维度、产生、意义,比较系统的进行了认识,后来课程整的时候,又跟着教育部的专家们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收获颇丰。也曾跟同事和前来考察的同事做过分享。但,只要有带入感,就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今天我从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其实是对每一个人的要求,这个维度把自己带进去,发现我们教师更要有核心素养。如果教师缺乏,培育学生如何谈起?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其实是每一个人一生都要追寻的东西。尤其是作为教师,求知、做事这是基础;和孩子相处、和家长相处、和同事相处、和自己相处;发展自己的专业、发展自己的事业、发展自己的生命厚度与宽度;改变自己、改变他人。然后再对照我国核心素养的每个维度,人文底蕴有木有?科学精神要不要?
第三位发言的是集团赵丰平总校长,基于“一带一路”谈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师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学校国际化、理念国际化。反思、瞻望、实践,建立适合的中西合璧的基础教育模式。赵校长的远见卓识以及教育战略的思考,令人叹服!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多次到集团来做过讲座,但很遗憾我是第一次听,之前听同事们说唐校长讲的好,今日一见,盛名之下无虚士。唐江澎校长谈了自己学校关于学科组专业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很受启发。虽然由于时间关系,很多都是一带而过,其实很多东西,有时候需要一点就通、需要开启一扇窗就够了。几年前在华东师大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有教授问:什么是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是干什么的?我们一下子愣住了。这些习以为常的概念,往往是平时不经过大脑的,而一旦提出来,就是一个思考点。目前各学校年级管理的结构,弱化了学科建设,其实纵横两条线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可以说年级是管理线,学科是学术研究线,两者不可偏废。唐江澎校长带领着学校的学科团队走出了一条真正的学校内涵式发展路径。很巧合的是,峡山论坛结束后又听了浙江名校长吴江林校长一天的培训,而吴校长的管理手段、针对高考的研究与应对,可以说精细到了极致。我开玩笑的对一起参会的同事说——“殊途同归”!
下午圣陶教育研究院王本中院长就一带一路下的中小学教育进行了解读;然后北大附中王铮校长展示了他的办学理念,四大学院、八大书院的建设以及为么一个孩子设计课程的大手笔,令人叹为观止。卢志文校长很早以前在新教育在线上就关注他的管理板块,给我的感觉就是南方校长的思路就是灵活,办法多。卢志文校长的场馆式学习,前段时间在《新校长》系列专门研读过,很受启发。学校里构建一些主题课程馆的想法,也是从他的博物馆获取的灵感。OKAY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贾云海先生,也从信息智慧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做了解读。智慧时代的到来,的确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开启了一扇窗,也对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是机遇更是挑战。高伟教授的教育“气象”说,从很哲学的层面上为当下的中国教育指现状和发展作了分析。
第二天的分论坛,参加的是“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及其评价。本真教育的创始人徐洁教授,以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了各种学习活动设计的教、学、评一致性。山大附中赵勇校长展示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成果,山大底蕴辐射下的研究和资源真的是无法比拟的。271教育集团的四位执行校长,分别结合学校实际,畅谈了学校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方面的方法、路径与措施,以最接地气的实践,来实证271教育领先一步甚至几步的先进性。
很遗憾的错过了第一届峡山论坛,很幸运的参与了第二届峡山论坛,这种对个人教育思想和灵魂的洗礼,一定会衍生出许多的智慧,化为行动,哺育给孩子们,为他们的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