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根拐棍
852
这段故事,出在明朝洪武年间。
1。升官
郭家世代务农,到了郭长庚这一辈,仍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郭长庚虽然不通文墨,但见多识广,为人处世极有远见,他要儿子郭炯用功读书,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夙命。
洪武六年,郭家喜从天降,郭炯在殿试中一举夺魁,中了状元。郭炯一夜之间鲤鱼跳龙门,全家人乐得嘴都合不拢。
新科状元由吏部分派官职,通常有三种安排:头一等是进翰林院当学士,翰林学士常跟皇帝打交道,升迁的机会很多。第二等是外放做知府,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个比较实惠。最差的是分到各部衙门,当那种有职无权的小京官。
郭炯家境贫寒,朝中既无靠山提携,兜里又没银子打点,前两种待遇自然享受不着。最后,他被安排到礼部,做了俸禄微薄的员外郎。郭炯不敢挑肥拣瘦,老老实实接受了任命。
郭炯是个孝子,刚在京里安顿好,跟着就把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
一晃过了五年,郭炯原地踏步,仍是个穷酸的员外郎。
不久,丞相胡惟庸做五十大寿,文武百官都赶着去送礼。郭炯明白,这是个溜须拍马的好机会,如果能讨得胡丞相欢心,立马就能往上爬。可惜自己囊中羞涩,买不起像样的贺礼,只能瞪眼干着急。
郭长庚知道了儿子的心事,他冥思苦想,琢磨出一个好办法。
次日,郭长庚揣上二两银子,早早出了门。中午时分,他捧着一个细长的锦盒,兴冲冲回到了家里。
一进门,郭长庚就将锦盒交给儿子,神秘地说:“把这份寿礼送给胡丞相,管保他会喜欢!”
郭炯捧着锦盒左看右瞧,猜不透这里面究竟装着啥。于是,他小心翼翼打开了盒盖……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根做工精细的红木拐棍。
郭炯盯着拐棍瞅了半天,冲父亲狐疑地问:“就,就送这个啊?!”
郭长庚点了点头。
郭炯哭笑不得,叹着气问:“爹,您是不是老糊涂了?胡丞相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能,能看上这木头拐棍吗?!”
郭长庚说:“眼下,胡丞相啥都不缺,就缺根拐棍。”
郭炯连连摇头,反驳道:“胡丞相腿脚灵便得很,根本用不着拄拐棍。”
郭长庚却不以为然,坚称胡惟庸肯定喜欢这份寿礼。郭炯拗不过,只得硬着头皮,把锦盒送到了丞相府。
送完寿礼,郭炯一直忐忑不安,他担心胡惟庸看了拐棍会大发雷霆,怪自己轻慢放肆。这样就弄巧成拙,马屁没拍成,反倒得罪了胡丞相,后果不堪设想。
几天后,胡惟庸的寿诞到了,郭炯也收到一张请柬,邀他去丞相府赴宴。
郭炯战战兢兢来到丞相府,在寿宴大厅找了个偏僻位置,低着头坐了下来。不一会儿,寿宴正式开始,宾客们依次捧着酒杯,挨个向胡惟庸祝寿。
当郭炯走到胡惟庸面前时,胡惟庸笑着对他说:“阁下所送的礼物,老夫十分喜欢!”
郭炯一时没听懂,胡丞相的这句话,究竟是肺腑之言,还是正话反说?可在场的官员都认为,郭炯一定不惜血本,给丞相送了罕见的重礼。
半年之后,胡惟庸瞅个机会,将郭炯破格提拔为礼部侍郎。郭炯又惊又喜,这下他终于相信,那根拐棍确实送到了胡丞相的心坎上。
一根普普通通的木头拐棍,为何能压倒成堆的奇珍异宝,博得胡丞相的欢心呢?郭炯对此百思不解,于是便向父亲求教。
郭长庚捻着胡须,冲儿子反问道:“你想想看,送什么样的礼物,最讨人喜欢啊?”
郭炯说:“缺什么送什么,最讨人喜欢。”
郭长庚点点头,又问:“那么,眼下胡丞相最缺的是啥?”
郭炯挠着头皮,自言自语道:“丞相位极人臣,既不缺荣华,也不缺富贵……他,他到底缺啥呢?……”
琢磨了半天,郭炯仍没找到答案。
见儿子回答不出,郭长庚点拨道:“树大招风,猪胖挨刀。常言说伴君如伴虎,依我看,眼下胡丞相最缺的是安全感。”
郭炯听了茅塞顿开,他凑近父亲,压低声音说:“爹爹所言极是。当今圣上疑心很重,胡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确实高处不胜寒。”
郭长庚微微一笑,进一步解释:“人活到七老八十才用得着拐棍,送拐棍给胡丞相,是祝愿他能平平安安告老还乡。这样的寿礼,他能不喜欢吗?”
听到这儿,郭炯顿时恍然大悟,对父亲的高招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