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轶事]了事儿

1724

分赃
  
  老津门过去有个行当叫大拿。干吗的啊,就是中间人,替人了结难了的事儿,也叫大了。
  
  南市有个李丸,排行老三,仗着混混头儿吴八是表哥,专吃大拿这碗饭,吃了这头黑那头,没几年就发了。
  
  这天早上,李丸刚沏了一壶香片儿,就来了一生人。那瘦子一拱手:“三爷,有件事儿请您帮忙了一下。”李丸打量了几眼瘦子,端了起来:“嘛事儿啊?”话音刚落,瘦子咳了一声,故意撩起黑褂儿,露出腰里的独撅(自制手枪),一口的京片子:“您去了就知道了。请吧。”
  
  门外停着辆马拉轿车,李丸上车后,瘦子往车上一坐,车就走了。李大拿心里打起了鼓儿,这人干吗的?轿车往西走了大半天儿,却没停的意思。李丸心里越发没了底儿,他不会是要自个儿去北平吧?
  
  到了下哨口,俩人在一家车马店吃过午饭,歇到晚半晌儿后,瘦子用黑布蒙住李丸的双眼,又带他走了几里地,取下布后,发现在一片林子里,点着十几支火把,一辆马车旁候着两拨人,少说也有二三十号。
  
  见到李丸后,东边头儿说:“昨儿我们两拨弟兄合伙干了票买卖,因东西分不公,请你替我们分一下。”西边头儿接过话茬:“听好了,要分得公公平平,不然的话……”
  
  原来是给劫贼分赃啊。李丸只好硬着头皮说:“既然二位爷看得起我,我一准儿把事办妥帖!”说完,仔细看了看车上的东西,不是绫罗绸缎,就是金银珠宝,还有一些瓶瓶罐罐。
  
  李丸心里有了谱儿,双件儿的各分一件,单个儿的,估个大概再搭配着分,两个当家的很满意。分完后,他笑着说:“二位爷,齐活啦!”
  
  忽然,西边头儿亮出个锦匣儿:“还有这玩意儿呢!”李丸打开一瞅,里面放个小茶碗儿。他微微一笑:“二位爷,这玩意儿不好分啊,不如摔地上,让大伙儿听个脆响儿,祝各位岁岁平安发大财!”
  
  没承想,东边头儿却不领情:“那爷不是白忙活了吗?分!”
  
  李丸愣住了:“爷,怎么分啊?”西边头儿发邪火了:“叫你来是干吗的?!”
  
  李丸忙赔着笑说:“爷,您甭上火。要不这样吧,我身上有张五十块的银票,买这茶碗儿?”
  
  两边头儿听后乐了:“这主意不赖,得,两千块你拿走!”李丸急了:“爷,我只有五十块啊!”忙从大褂兜里掏出了那张银票。
  
  瘦子冷笑一声,突然拔出独撅,装了一颗子弹:“装嘛穷啊,你当回大拿就是上千大洋,爷陪你上家拿去!”说完,拿独撅顶着李丸的腰,坐上轿车,轻车熟路来到了李丸家门口。
  
  敲门前,瘦子警告说:“要是跟爷玩心眼儿,这子弹可不长眼啊!”李丸为了保命,只好乖乖地让老婆把银票和金银珠宝全拿出来,俩人扔下锦匣儿后扬长而去。
  
  李丸知道这帮人请他了事是假,敲诈才是真,更不敢报官,担心反被扣个通匪的帽子,两头都吃哑巴亏。
  
  狱灾
  
  第二天早上,李丸仔细瞅这茶碗儿,发现碗底有四个字:成化年制,心想,这还是个明代的玩意儿。他想到了聚珍斋的王掌柜,看看能卖多少钱。去年,李丸替王掌柜了过件麻烦事儿。
  
  进了聚珍斋,王掌柜瞅完茶碗儿,问李丸从哪儿淘换来的。他随口回答说,一个朋友送的。王掌柜笑了:“三爷,您想要多少?”
  
  李丸伸出了四根手指头。王掌柜苦笑了一下:“三爷,您这价忒高啦。这样吧,您要信得过,东西放店里给您寄售,最低四千,多了归我,就当是您赏我的。”
  
  从聚珍斋出来后,李丸甭提有多高兴了,没想到这回大拿没白去,不但没折财,反而还赚了一笔,值!
  
  这天下午,李丸正在宝和轩听书,忽然,侦缉队的张队长站在了他面前,身后还跟个跟班儿。李丸忙起身招呼他坐下喝茶。张队长却摇头说:“三爷,有件公事,请您跟我去趟侦缉队。”他愣了一下:“嘛事啊?”张队长干笑了几下:“到了您就知道了。”
  
  到了侦缉队,张队长笑眯眯地拿出个茶碗,问:“这东西是您的吗?”李丸一下愣住了:“是我放在聚珍斋寄售的,怎么到您手里啦?”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人物开头与结尾的方法
    一、形象刻画法:1.回忆式开头:《有这样一位好班长》的开头:她叫王静虹,是我读时的班长,尽管我们分别一看多了,但班长的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2。外貌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传闻逸事]豆腐宴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
  • 有多少人会想起你
    今天突然接到家里电话,是个陌生号码,我以为是传销骗子,一接,电话那头来一句:“知道我谁不?”我当时就愣住了,半天没想起来。“我是取悦,我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我一听这名特熟悉……原来是小学同学,当时她是班级文委。快过年了要搞次小学同学聚会。让我必须参加。十
  • 唱响金沙职教美好未来
    你从1985走来,感受到二十八年岁月的峥嵘你从第一职中走来,见证了二十八年历史的沧桑1986年的黔西北大地,一个残雪消融,春寒料峭的日子锦涛书记欣然题词:金沙职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从此,职业教育的根须,深深扎进了金沙文化的土壤
  • 他说:会给我永远的爱
    看着你无所谓的表情,你不知道那刻我多想消失在你眼前。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没想到连友情都能用上这句话。真正的忘记,就是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你都不在去理。。。如果一个人已经令你失去期待,你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理由我这人有个习惯不管做什么事都会给自己留后路别说分手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窗虚。注解1、北阙:《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2、青阳句:意谓新春将到,逼得旧年除去,青阳:指春天。3、虚:空寂。译文我已停止在宫廷北
  • 突袭
    年少时的母亲河清碧的河水葱茏的白杨两岸站鱼郎在箫声中把网散牧童在牛背上横笛穿梭于无垠的麦田边而今笛折箫断仿佛清纯的村姑被霓虹的胭脂所淹飒爽秋风吹不进已改建成城市的上空
  • 我的期盼—春季运动会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校的春季,在这春光明媚的四月里,伴着春日的阳光,伴随着这的季节,同学们兴奋地叫起来,蹦蹦跳跳地来到操场上,我们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开始了!场上的运动员们个个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正如同一支飞箭一般飞跑着;
  • 英语中的比喻句
    1、人们总是把老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Teachersareoftencomparedtoburningcandles.2、他在说话中用比喻。Helikestotalkinsimilitude.3、在中,被比喻为
  • 孩子眼中的世界
    眼中的◆怎么样让蚊子不叮我们呢?答:请一个保姆在门口守着。(保姆血溅三尺……)在身上涂点油,蚊子登上去就会滑掉。身上涂点胶水,把蚊子粘在上面。◆如果有一天大海里没有水了,鱼怎么办呢?答:让小河里的水流到大海里去,再放点盐就变成大海了。(明白海水和淡水的
  • 秋叶情怀
    需要心灵驰骋于大漠人生是忙碌交织的,需要让心灵翱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洗礼。一阵阵秋风送爽人生是忙碌交织的,需要让心灵翱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洗礼;需要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天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戈与海洋,接受雪
  • 人生最大的幸福
    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1.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2.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3.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