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过香积寺》赏析

2472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王维诗鉴赏

香积寺:唐佛寺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神禾原上。

香积:佛教传说众香国的佛名。

,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历代的一些诗评家,从唐代的司空图到清代的王士禛,称王维为“诗佛”,竭力推崇王维的这一类诗,认为“字字入禅”,最有神韵。清人吴汝伦就称赞这首诗“幽微夐邈,最是王、孟 神境”(《唐宋诗举要》引)。

这首诗构思精妙,写景技巧高超。从构思说,前四 写赴寺道中山景。首联写他在云雾弥漫的高 行走了数里,还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落笔就以“不知”二字,表现出一种迷惘的心境。次联写只见古木夹道,寂无人迹,忽闻钟声自林霭传来,却仍不知寺在何处。这两笔生动地表现出山的深幽。“何处”既与“无人”对偶,又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幽远深奥、缥渺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意境氛围渲染得越来越浓。因此清人赵殿成说:“此篇起句超忽,谓初不知有山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未易多靓。”(《王右丞集笺注》五六句,再进一步借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结尾两句才写到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漂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禅入定。安禅: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制毒龙,佛家 ,说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害人,被佛教高僧以无边佛法制服,这里比喻佛法可以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由此可见,全诗写寺,不从正面直接描绘,而只是由低处到高处、由远处到近处地从各个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近人俞陛云说:“ 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处;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诗境浅说》)正是借助于这种巧妙的构思,诗人由浅及深地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入禅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

这首诗最精彩的一联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着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

“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 地将通感运用于 创作的。

zhl201612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听邻家吹笙》赏析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诗鉴赏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批评家和修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赏析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
  • 心灵的呼声
    生息在烟雨江南,数尽了尘埃便有二十年。躲在柔软醉人的水乡,容颜随着季节盛开,凋落。一个个春秋的更替,我从无数人身边走过回了头,尽是叹赏风景的面容。我似寄宿在江南的过客,一年来独自唱着歌。
  • 这才是真正的兄弟情分
    大林和二林是亲兄弟,性格却大不一样。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一个笨拙木讷,一个精明活跃。大林高中毕业外出打工,几年后返乡,用学来的技术创办起一个小食品厂。又过了几年街道规划工业园区,吸引项目投资,就动员大林把厂子作为招商项目,搬进了工业园。厂子的生产、建设规模
  • 分别
    愁意无边始思念,泪断天涯路哪边?修情一生何茫然,望尽穹庐问苍天。多愁自古是善感,不应有恨忆流年。烦忧何处惹烦忧,人生何处不相见。正是一年春好时,望愁心叹自人时。回味曾经难离别,今生今世永相存。
  • 青春时代是人生中“锻炼的季节”
    为整个人生添上光彩只有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勇敢地生活过来,这才是青春的勋章。现实的人生是严峻的人既是自然的一员,那么自然中严厉的法则也必然会适用于人生。中国的思想家韩非,援用了周公如下的话:“冬日冰冻如不固,则春夏
  •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用诚实的考试构筑诚信人格1.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学苦思;稳定心态,不馁不弃;全力以赴,夺取胜利。2.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报
  • 林徽因爱情语录锦集
    1、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2、都说
  • 爱恋.星光.娇娘
    十五的月亮银色星光爱的小船悠悠荡漾心里想着秀美娇娘浅笑嫣然带走了沁凉心湖里一片暖洋银色星光思恋飞翔爱恋诗词随心流淌流星作弦低吟浅唱倾诉这爱恋眷念衷肠…十五的月亮银色星光爱的小船悠悠荡漾心想着你的俏模样情因你荡气回肠每一次回眸每一次深藏深情眼眸永远的恋想星光
  • 只要心中有爱
    俗话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每一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些烦恼而了我们身边的许多的东西,也许这正是因为他们尚未完全理解感恩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查字典网看看我们的小作者对感恩与知足是怎么理解的吧!
  • 经典爱心寄语
    过多的批评会让灰心丧气,更让他们易于责难爱之歌永远是蓝天的音符,愿以那动人的旋律叩响孩子们的愿每一个孩子快乐!愿每一个孩子!愿每一个孩子成功!愿孩子们!做孩子们的者,做孩子们的伙伴,做孩子们的第二任母亲,
  • 心灵的歌声唱响了属于我们的青春
    懵懂的岁月已悄然逝去,纯真无邪已定格在过去,我们的如霓虹灯般绚烂,却逃不过那繁华背后的落寞,从懂得什么是背后的那一刻起,我们便踏上那条名叫"青春"的未知路.没有期待中的那份惊喜,没有童话中可以让灰姑娘变成公主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