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宝珠冤案
3660
从前,有个叫周志明的书生,饱读诗书,满腹文才,志向远大,立志报国。一年春节后,到京城去赶考,住在汴梁城的兴隆客店里,日夜温习功课,迎接秋考。他与一个叫张贵生的南方商人同住一个房间,平日里二人互相照顾,天长日久,成了情同手足的朋友。
后来这商人生了重病,周志明帮他请来郎中诊治,郎中开出药方,周志明为其抓药煎药,精心侍候。服药多日,可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加重。郎中见此情景,说他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还是及早给他准备后事吧。商人知道自己的病已无药可救了,就对周志明说:“我知道我的病是看不好了,已不久人世了。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人死了,要买棺安葬。我死后请你帮我个忙,让我入土为安。”周志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商人说:“我有一颗祖传的宝珠,价值万贯,我将它赠送给你,给你作个纪念,也作为半年多来我们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周志明为了不让他失望,又出于好奇,就接受了下来。
商人死后,周志明东奔西跑,尽心竭力,为他料理后事。当周志明为商人买了棺材准备入殓时,想到自己与他虽然情深义重,但自己毕竟不是他的亲属,收下如此贵重的礼物觉得不妥,于是不露声色地把宝珠藏在棺材里,然后请人将棺材埋于城外的荒地里,并筑坟立碑以记之。料理好后事,周志明根据张贵生生前告诉他的地址,给他家中写了一封信,报告张贵生的不幸。
张贵生的妻子王玉娟得到消息,急忙千里迢迢赶到汴梁,来到客店,找到了周志明,对他料理丈夫后事深表感谢,随即追问宝珠下落。周志明说:“张兄临终前是赠给我一颗宝珠,但我在为他入殓时,将宝珠放到棺材里了。如果坟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他带了王氏一起赶到商人的坟墓前。令周志明大吃一惊的是,坟墓已被盗掘,打开棺材一看,里面只有尸体,却没有了宝珠。王玉娟认为这宝珠价值昂贵,一定是周志明拿了不肯归还。于是立刻赶到官府,状告周志明“见财起意,谋财害命”,要求官府严惩凶手,并要他归还宝珠。
知县老爷一听这宝珠价值连城,顿时来了兴趣。立刻派人把周志明抓到县衙进行审问,说:“周志明,现在有人告你见财起意,谋财害命,赶快把宝珠交出来,否则将严惩不贷。”周志明说:“张贵生临死时的确赠送给我一颗宝珠。但在殡殓时我把宝珠放到棺材里了,自己没有拿。现在坟墓被盗,宝珠肯定被盗贼偷去了。”王玉娟却一口咬定说:“这么贵重的宝珠,人家求之不得,你会把它放到棺材里去?谁会相信呢?老爷,您会相信么?肯定是他藏起来了。他为了掩盖真相,故意造成坟墓被盗的假象,来迷惑人。”知县一听,认为王氏言之有理,就一拍惊堂木说:“周志明,赶快老老实实将宝珠交出来,万事皆休。否则判你谋财害命,斩首示众!”周志明口口声声说宝珠的确放在棺材里了,但却拿不出证据。知县说:“按常理,见到这么贵重的宝珠,想方设法趁机拿走,如今既然你已经拿到手了,还会放到棺材里去?你以为本官是三岁小孩好随便糊弄的?”这时周志明百口莫辩,一时无言以对。知县掷下一签,下令动刑。周志明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仍坚持说把宝珠放棺材里了。知县命人到客店里查抄他的财物,不见宝珠;对他用了许多刑,还是问不出结果,又怕把他整死,反而得不到宝珠。只得暂时把他关入牢中,准备慢慢再行审问,一定要弄出宝珠,好去巴结上司,以求得到提拔升迁。
王玉娟回到兴隆客店住下,等候消息。
却说那知县天天审问周志明,定要他把宝珠交出来,可任凭知县绞尽脑汁,软硬兼施,周志明怎么也交不出宝珠来,弄得知县一筹莫展。
一天,一位姓李的知府来到县里,到狱中巡视。这时,周志明立刻大喊冤枉,知府上前询问,周志明就把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知府一听,觉得是有冤情,于是对知县说:“你说他谋财害命,吞没宝珠,有证据么?”知县说,是王氏告发他的,他也承认接受过商人的宝珠。知府说:“可他说宝珠放到棺材里了,被盗墓贼偷去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不把宝珠放到棺材里,自己拿了,也没有罪,因为是商人赠送给他的。”知县说:“王氏告他谋财害命,所以把他关起来动刑的。”知府说:“你调查过没有?”知县说:“没有。”“不进行调查怎可胡乱下结论呢?这不是草菅人命么?”知府于是带了知县一同到客店去进行调查。
二人来到客店,询问情况。客店老板说:他们二人住在店里已有半年多,二人关系很好,平日里相互照顾。特别是商人病重期间,周志明为他请医诊治,天天侍候他,照料他。商人死后,是周志明为他料理后事。关于宝珠的事,本人并不知道。知府又同人们一起来到商人的坟墓前,看到坟墓确实被盗掘过。
正在这时,知府手下的人来报告说:禀大人,偷盗宝珠的贼抓到了。知府一听,立刻带了人回到县衙,对盗贼进行审问。原来,这知府是个清正廉洁、善于断案的清官,当他听了周志明的诉说后,就知道周志明是个正人君子,如果他真的干了谋财害命的事,早就卷了钱财逃之夭夭,还会住在客店里束手待擒么?这宝珠被盗,盗贼一定会到当铺去或典当,或卖掉。于是马上让他的手下到当铺去查问。当铺老板一听是官府来调查,不敢隐瞒,马上说本店是收到过一颗宝珠,一个月前是东门外一个叫赵得财的人来出售的。知府的手下于是立刻带人把赵得财抓到了县衙。
经过审问,赵得财承认是他盗走了宝珠,卖了一千两银子。知府问他银子在何处。他说在家中,还未动用过。知府立刻让手下到他家中把银子全部起出,到当铺赎回了宝珠。
知府命人把周志明从狱中放出,进行安抚,并将宝珠归还给他;又派人到客店将王氏带来,对王氏说:“现在宝珠已经找到,这宝珠的确是你丈夫临终前赠送给周志明的,他不好意思拿而将它放到棺材里了。你丈夫生病时,周志明忙前忙后,精心侍候他,死后为他料理后事,尽了朋友之谊,可说是你丈夫的恩人。而你却诬告他谋财害命,害得他受尽了冤枉,吃尽了苦头,差点儿丢了性命。如果你丈夫地下有知,一定会骂你的。”王氏一听,觉得自己对不起周志明,立刻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不断给周志明磕头,说:“民妇愚昧无知,不明真相,一时心急,冤枉了叔叔,请叔叔恕罪……”知府说:“诬告好人是要坐牢的,你知道吗?”王氏说:“民妇知罪,愿受惩罚。”
周志明一听,立刻对知府说:“大人,请不要处罚嫂子,她不知实情,情有可原。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请大人饶恕她。现在宝珠已经追回,物归原主。”于是把宝珠交给王氏说:“这宝珠非常贵重,还请嫂子收好。”
知府说:“你如此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实是君子风范。要是都像你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太平了。”他又对王氏说:“你看看你的所作所为—恩将仇报,让人痛心。”王氏听了,无地自容,只是不断磕头,表示悔过,说:“谢叔叔不罪之恩,叔叔的大恩大德,民妇一定牢记在心,永世不忘。民妇罪孽深重,不可饶恕,后悔莫及。这宝珠还是请叔叔收下,民妇愿照顾叔叔,把伤治好。如不嫌弃,民妇愿一辈子为叔叔侍奉箕帚,铺床叠被,做牛做马,以赎前罪。”
知府看到这王氏年轻貌美,倒也知书达理,只是一时情急,犯了错。对她甚是怜悯,于是决定饶恕她。问她说:“请问王玉娟芳龄几何?”王玉娟说:“奴家二十有三。”“家中还有何人?”“公婆都已去世,大伯小叔都已分家,家中就剩民妇一人了。”知府又问周志明:“周公子今年多大了?成婚与否?”周志明说:“回大人,学生虚度年华二十有五,曾经婚配,拙荆因病于前年去世,至今单身。”知府说:“如今王玉娟愿一辈子为你铺床叠被,侍奉箕帚,你可愿意?”周志明见这王玉娟貌美如花,知书达理,心中欢喜,就说:“愿听从大人安排。”知府说:“好,一个是饱读诗书、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一个是知错能改,才貌双全的美丽巧妇,也算是郎才女貌,非常般配的一对。今由本府作主,让你们结为连理,如何?”二人不约而同地说:“谢大人成全,一切听从大人安排……”于是一对曾经诉讼的冤家成了恩爱夫妻,传为佳话。
王氏尽心照顾,日夜侍候周志明,不久,周志明康复如初,参加考试,一举中榜。那个一心向上爬,胡乱判案的知县被撤职查办。周志明奉命当了知县,二人恩爱无比,白首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