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怎么获得三宫六院:历代皇朝选妃内幕

1963

发布:2021-10-30 13:57:53  来自 晚来天欲雪 觅知友会员

在封建时代,帝王在后宫的妻妾有多少,人们往往是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或“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


《礼记》里记载周朝的后妃制度是:“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侍妇,八十一御妻。”意思是,天子有6宫娘娘、3位夫人、9位嫔妃、27位侍妇、81位妻子,加起来就有126个各种级别、各种名称的老婆。这是古代帝王后宫有文字记载可查的最早的“后妃制度”。


汉代的选妃制度


宫廷要选民间之“良家女”,是汉代的法律制度。每年八月是征收“良家女”的时候,此时朝廷派中大夫、掖庭丞、相工(宦官)三种官员,去洛阳周围的乡间,“阅视”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的“姿色端丽”、“合法相”的女子,载回后宫。


在派下去征收“良家女”的官员中,“相工”之官,应多加注意。相工,必须是阉人,即宦官。凡是被看中的,就将其用车运到后宫,后宫再进一步筛选,方能决定能否陪伴皇帝。


东汉皇帝刘志要娶梁莹(哥哥梁翼是刘志的大将军)为后,那时梁莹仅仅15岁。刘志即派遣一宫廷女官名叫吴姁的去对梁莹进行身体检查。其框框条条之多、规格之严,毫不亚于当今的遴选太空航天员。皇后只有一个,享受的待遇当然是至高无上的。


从《汉书·外戚传》中可以看出其称谓之繁杂,等级之森严: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子、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婕妤、女圣娥、俗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西晋武帝择嫔妃


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是“泰始”,当时司马炎刚刚建立起西晋政权。他登上帝位后,马上着手“博选”后宫佳丽。273年,为了切实做到“博选”,他先下了一条命令:挑选卿以下文武官员的女儿到后宫,若有把女子藏起来的就处以“目无君主”的罪名,直至死罪。在他还没有挑选完宫女之前,禁止老百姓结婚嫁娶,以便把所有适龄女人留着供他先行选择。第二年,又下令良家女和下级军官及小官吏的女儿5000多人,进宫供他挑选,骇人听闻,朝野愤懑,几乎导致人们揭竿而反。为了择嫔妃,晋武帝还派宦者驾着车,带着随从驰经各个州郡,物色美女。宦官们选来良家女后,再由皇后亲自挑选。这皇后便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杨皇后。这样一来,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顿时爆满。史称:“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魏元帝及吴末帝孙皓的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由于嫔妃多,每天不知择谁侍寝才好,于是就发明了以羊拉御车,羊车在哪个妃子的门前停下,他就与哪个妃子饮酒作乐,并睡于该妃子之室。宫人为求宠幸,有的就取竹叶擦地,有的用盐汁洒地……以使皇帝的羊车停下。


唐代选宫女出花招


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太平,财丰粮富,达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与此同时,玄宗开始腐化堕落起来。为了充实后宫,玄宗便秘密下令:挑选天下好看的女子纳入后宫,并给她们取名为“花鸟使”。这些绝色女子,被迫入宫后,便成了被奴役的宫婢。由于每年都要从民间采选民女入宫,开元、天宝年间宫女人数急剧增加。长安大内、大明、兴庆3宫,皇子10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洛阳大内、上阳两宫,累计大约有4万宫女。由于当时经济发达,思想活跃,因之后宫制度不是十分严谨,有的妃子竟出生于青楼,这在后来的朝代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唐代第一个与众不同的花招。又据《新唐书·宦者传》记载:在开元、天宝年间,大约有宫嫔4万人。唐玄宗为太子挑选妃子,曾下令百官各自“举言十岁以来的嫡女及妹、侄、孙女”,专“求汝,郑间衣冠子女为新妇”。就这样,许多良家少女相继被选入宫中,大部分成为宫女,只有少数人才会幸运地成为嫔妃。


由于后宫嫔妃众多,帝王淫乐的花样也在翻新。宝历年间唐敬宗李湛特制了一种纸箭,用纸制作箭头,纸箭头里面裹着麝香或龙涎香之类的香粉末。李湛在宫中需淫乐的时候,就把嫔妃们叫来,让她们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他则用这种纸箭射她们,被射中的宫女或嫔妃,身上就会有香粉末沾上,因而浑身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但不会有任何疼痛感。当时这种纸箭被宫中人称为“风流箭”,宫嫔们都希望自己能被纸箭射中,只有被射中了,才能得到君主的宠幸,才有出头之日。


元代后妃体制和称谓


元代最高统治者为蒙古族,所以依蒙古民族的特殊性把皇后称为“可敦”,并保留了“斡耳朵”宫帐制。斡耳朵意为宫殿营帐,每个斡耳朵设有皇后一人,下有若干嫔妃。所以皇帝同时可以有一个、两个甚至若干个皇后。忽必烈在大都城内修筑宫阙,设立四个“斡耳朵”,同时有四个皇后。各斡耳朵都有自己的封邑,元朝每年还以“岁赐”的名义,给各斡耳朵的继承者以大批财富。成吉思汗长孙拔都是当时蒙古除皇帝外最有权势的人。他有26个妻子,每个妻子拥有一座巨大的帐幕,并配置有其他的小帐幕,放在大帐幕的后面,供奴仆居住。每一个大帐幕,还配备有足足200辆骆驼拉的车子(用来装贵重物品和寝具)。在安置帐幕时,拔都正妻的帐幕放在最西边,其他妻子的帐幕按各自的地位依次排好,这样,拔都的第26个妻子的帐幕放在最东边,一个妻子同另一个妻子的帐幕间距离为一掷石之远。所以,这个富有蒙古贵族的妻妾帐幕群看起来就像一座庞大的市镇。


明代皇妃选用程序


明代挑选宫女皆奉钦命而行。洪武十四年(1381),皇帝下令从苏、松、嘉、湖等地及浙、赣二省选民间13岁以上、19岁以下的女子以备后宫。明朝天启元年(1621),熹宗将举行大婚,先期选天下淑女年13至16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送之,以正月集京师,集者5000人。皇帝分遣内监挑选美女,每百人以年龄大小顺序站立,内监巡视之,说: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遣回1000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遣回1000人。又使通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去之,去者1000人。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随后,复使周行数十步,有点像现在的选美选模特一样,目的在于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遣回又1000人,留者仅1000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分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因此入选者仅300人。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耳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入选者只50人得封妃嫔。其余的只能沦为宫婢或仆役。


清代后宫制度及选妃程序


清朝统治者比较了历史上后宫制度的优劣,依照满族习俗制定了清代后宫制度。清初宫闱之中没有位号,仅是循用俗称“福晋”即元代“可敦”的转音。清顺治十五年(1658)后宫方立位号。据《清史稿·后妃传》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妃六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从以上简述可以看出,后妃的称谓品级是迥然不同的。可见,到康熙年间,后宫典制才趋于完善。


清入关后时兴选秀女,其制很严,做后妃的要求更高。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少数从汉族中挑选。咸丰时选过几个汉族小脚秀女,叫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和海棠春,人称四春娘娘。满蒙人年龄在13~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均须参加阅选。女13岁曰“及岁”,超过16岁曰“逾岁”,逾岁者一般不参选。适龄女因故未参选,则要求在下届参选,否则二十余岁尚不准出嫁,违者将遭到严惩。私结姻者由该旗都统参查治罪。如果是残疾的,则须层层上报户部,经皇帝允许后方可免选。户部掌管阅选大权,由他通告各旗具备清册,准备入选。阅选地点一般在紫禁城御花园举行。入选秀女除了备选补充皇妃外,还要赐给一些旁近宗室。凡获得皇帝赐予封号的人,至死不得出宫另嫁。选为皇后者则应通过大婚礼,由大清门、午门入宫,至坤宁宫完婚。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乾隆私闯松鹤楼
    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苏州,青衣小帽,乔装改扮,在城里到处游逛,走到观前街,看见前面有一爿小饭店,这饭店门面虽然小,店堂里却人头济济,座无虚席,还有勿少顾客挤
  •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著名奸臣
    赵高(秦朝)赵高(?——前207年),生而受宫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起初他因精于狱法,得到秦始皇的欣赏,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始皇帝幼子胡亥。公元前2
  • 康熙二次东巡的故事
    康熙皇帝平定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于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率皇子(胤礽)、皇妃及王爷大臣两万余人,开始第二次东巡。这次东巡,不仅仅是为了告祭
  • 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百姓出于对他俩的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传闻逸事]谁是赢家?
    冯安献计徐贵妃和刘贵妃是皇帝的宠妃。两人都想当六宫之主,因此一直明争暗斗。论姿色、论心计,两个人都不相上下。究竟谁能当上皇后?关键得看哪个先生下皇子。皇帝原
  • 石匠的故事
    石匠成佛南京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就是凿石佛的石
  • 做个屡败屡战的斗士
    当小白鼠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后,它屈服了,匐在笼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在外与敌国作战的
  • 沉默不总是金SilenceIsNotAlwaysGold
    沉默不总是金SilenceIsNotAlwaysGoldWhenIseetheTVseries,theimageofgoodpersonistokeepsilenceallthetime,sothatthe
  • 《新安吏》赏析
    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
  • 大悲咒与小悲咒
    大师正捧着一本书在朗读,突然走入一个孩子。“师父,您在读什么书呢?”孩子说。“在读大悲咒。”法师微笑着说,继续诵他的咒。孩子就在房子四周的书中翻着,找了半天。法师忍不住问:“孩子,你在找什么呀?”“我在找小悲咒。”孩子天真他说:“师父是大人,诵读大悲咒;我
  • 生活中的体验无处不在
    中的体验无处不在,不论与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记得那是我6岁向妈妈学做菜的时候,我学做的第一道菜是“凉拌黄瓜”。我先拿起菜刀拍黄瓜,发现刀那家伙真重,我费了好大劲才拿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把刀面对准黄瓜,“啪”用力拍菜刀就把嫩嫩的黄瓜拍碎了,我
  • 孔夫子拜师下一句及相关趣味歇后语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孔夫子背——里面大有文章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孔夫子的砚台——黑心;黑了心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孔夫
  • 超级无敌恶搞语录,雷到爆,慎入!
    引导语:网络世界风雨变幻,这不,新一波的超级无敌恶搞语录又在广大网友们的千呼万唤声中荣耀登场了,绝对是雷煞众人呀,你还有胆量看吗?1、讽刺是什么?讽刺就是即便你甘心当人家的厕纸,人家还嫌你纸软,弄脏了手指,纸硬,擦伤了屁股。2、不要总说烂泥翻不上墙,因为即
  • 搞笑晚安短信大全
    1、在夜风徐徐处流连忘返,在繁星漫天的夜晚回想往日情怀,在万籁俱寂的时候仰天叹息,渴望温柔,渴望激情,渴望一支渐行渐远的摇篮曲,让我入眠,晚安。2、在宁静的夜晚来临时,寄上我温馨的,带去我深深的思念,愿我的一声问候洗去你一天的劳累,一晚安带
  • 雨中随想
    一场秋雨一场寒,柔柔密密的雨丝细如针轻似线,洋洋洒洒密密斜斜的飞织在空中,慵懒惬意地织就了一张薄薄的雾网.在雨中缓步独行,任清凉莹润的雨珠儿亲吻我发烫微红的面颊,任调皮洁净的细雨冲洗我布满愁怨的眼眸.开始秋雨,许是已然到了的季节
  • 流淌在雨水里的爱
    尝在我嘴,甜在你心!——题记小时候,最疼我的要数。不管我坐在他腿上怎样调皮,怎样任性,父亲从不会生气,还笑嘻嘻地摸我的脑袋。还记得七岁那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夜。窗外豆大般的雨下个不停,时钟一分一秒的走着。“:已经5点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我嘟着
  • 秋风漫漫促心寒
    曾经,那里闪烁着霓虹灯的炫彩光芒,如今,放眼望去,光变得朦胧,是下雨了?还是眼中泪花打转儿?曾经,前方屹立着青山的雄伟身躯,如今,正视那里,像变得模糊,是下雨了?还是眼中泪花打转儿?曾经岔路口站着的人在说笑,如今,寻光看过,人似乎没有了只剩下斑驳的墙,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