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彭州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新津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成华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青白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郫都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武侯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都江堰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温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金堂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也谈剽窃

973

也谈剽窃

文/宋昱慧

记得刚刚开始在中国的文艺网站发表文章的时候,着实是因为频频遭遇剽窃的问题烦恼以至于是愤怒了一段日子。看着自己字斟句酌、呕心沥血写成的文字被公然剽窃,真是痛彻骨髓!愤怒是一定要愤怒地。我承认我还没有“十年读书十年养气”的功夫和本事,虽然算算读书的历史也有四十年的悠久。这也许就是文人固有的脾性吧,总有些书生意气。

既然承认自己是书生,就不免意气、意气,把剽窃这样的事情拿出来谈谈。我素来知道书生的“意气”和“谈谈”实际很是无足轻重地轻微,更何况那些以剽窃为能事的人自然也不屑别人“意气不意气”或者“谈与不谈”。他们只管心安理得地剽窃和安享剽窃的利益。“剽”者,抢夺、掠夺者也;“窃”者,偷盗者也,放在一起“剽窃”就是抢劫盗窃,实在是鸡鸣狗盗的勾当,为正人君子所不耻。然而,剽窃者绝非君子,虽然也不免衣着鲜光地道貌岸然得像君子。

大凡那些可以做到心安理得地去明目张胆剽窃者都有厚颜无耻到绝古空今的本领,是决计不管别人“意气与否”和“谈与不谈”的。然而,还是要意气、要谈,总不至于连“意气”和“谈谈”都不能够!

剽窃财物这样的事情是古已有之,古到绝对可以跟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天生万物尽我取用!”人类的基因里深深地刻着可以理所当然地取用天地万物的因子,然而私有制又为人类自己捆绑了物权的归属,于是就有了剽窃这样的事情和法律上的剽窃罪。历史上,剽窃一般都是村夫莽汉、绿林山贼、江洋大盗、穷困潦倒的人热衷的勾当,因此大可以蔑而视之,并可以怒而绳之、愤而剿之。而现在“剽窃”竟然专属文字和学术上的抢劫盗窃,上升为有文化阶层对文字和学术的抢劫盗窃行为并成为专属用词。文化人的抢劫盗窃也颇是不同凡响,连罪名都要占据“古而历史”的“剽窃”作为专用,不知道是哪个颇有历史癖的文化人的杰作!。  ( : )

在儒家的“君子坦荡荡”信条的洗礼下,还有些操守的读书人一般真地不屑“剽窃”,这简直就是君子的奇耻大辱,是君子不屑为的事情。然而,儒家的操守早就在不知不觉间被丢进历史的垃圾桶,现在很有些自诩是读书人的人,早就不是什么“君子”,更谈不上“正人”。既不是“君子”,又不是“正人”,就难免“剽窃”,尤其是为了毕业论文和晋级、晋职、博名的需要,更难免要剽窃,于是论文造假和学术造假与剽窃这样的事情就由徐徐而烈烈蔚然成风,竟然还催生出产业。如我般好事者们可以随便在百度或者淘宝输入代写论文,就可以蹦出一排,全部都有一条龙的周到服务,而且似乎成单量颇高,收入也着实不菲。代写、代刊、代出版、甚至是国外权威的学术期刊,明码标价,少则三千,多则二十几万,很是红火。

欺世盗名古已有之,然而欺世盗名到形成产业,绝对是亘古未有到独步古今的创举!在抄袭、代写、洗稿这样的事情俯拾皆到泛滥成灾的今天,我居然还愤怒?!我到哪里去愤怒?!我于是深怪自己的孤陋寡闻,居然在自媒体如此可以轻易地抄袭的世界里,为剽窃而愤怒,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到自愿吃苦!然而,每每于自讨苦吃到自愿吃苦之余生出深深的忧虑——一个国家的文化阶层和掌握文化的人成为剽窃的主力,这是怎样的悲哀和无助?!这绝对是道德的沦丧!是良知的泯灭!是节操的崩溃!是文化的塌方!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是炎黄子孙的污点!更是后世儿孙的绝望!

更然而的是,这样的耻辱早已经走出国门,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美国学术出版等国际学术期刊,多年来频频撤销来自中国的论文!让整个中国的高端学术界一片灰暗,让中华民族成为学术造假的代名词和笑话!就因为有人总是想投机取巧走捷径而不顾自己的国格和人格!如果一个国家掌握知识的知识分子率先不要脸,那么这个国家能有脸吗?!呜呼!我只能呜呼!微弱地呜呼而已!

当然,我们国家确实有很多有骨气的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学生,就如袁隆平这样中国人的骄傲和骨气的典范。然而,那要在《也谈骨气》一文再谈。这里我们仅仅谈剽窃和剽窃的人,这就难免有些犀利的嫌疑。不过,首先是剽窃在先,而我的犀利在后。

我们的教育部很早就严格地规定:“学生应履行恪守学术道德,对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行为给予严厉制裁。”严厉到可以开除学籍!最近似乎更加严厉,而且似乎要动真格的,给学术界戴上紧箍咒。戴的好!我举双手投赞成票!然而,又非常心虚。对于这样素来只看不用的紧箍咒的实际功效,总是没有底气。然而,总比不戴强。希望可以念紧箍咒的人不要心慈手软或者因为被收买的缘故,念的时候放水或者干脆不念放行。学术紧箍咒还是要大念而特念才好!还给学术应有的尊严!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押宝
    冯铭从艺术学院毕业后,帮父亲冯云山经营一家画廊,主要推广和销售一些二三流画家的作品,生意还不错。这天,一位胡子拉碴的青年突然来到画廊,从包里拿出一个画轴,焦急地对冯铭说:“请问,冯老先生在吗?我找他有急事……”冯铭见状,不耐烦地说:“有什么
  • [幽默故事]道高一丈
    冬天泡温泉是一大享受,吝啬的阿昆可舍不得自掏腰包买单,有一次,公司买了一批温泉会所的套票酬谢客户,阿昆作为业务员去作陪,这才泡了一次。通过这次体验,阿昆发现温泉会所的消费系统有空子可钻:客人在进门时只需脱下鞋子,换上拖鞋,拿一个手环,出来时再根据手
  • [新传说]以贼防贼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平岗村有个贼,他出狱回村后,村里却接二连三地丢牛,浪子回头难道更多的仅仅是传说吗?张五子是平岗村的一个村民,他因为盗窃罪坐了三年牢。最近,他们村许多人家的牛不见了,牛的脚印到河边就消失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是张五子干的,
  • [故事会]恼人的门
    胡主任做梦都想上电视,风光一回,这一天,他通过关系,请来了两名电视台记者采访他的“先进事迹”。记者来了,胡主任搜肠刮肚想了半天,忽然想到,前两天听到老柯与同事聊天时说:“唉,现在年纪大了,起得早,每天上班总是我第一个来单位,也就习惯了帮大家开好电梯
  • [新传说]音箱
    齐富是春天小区的居委会主任。这天他回到家,发现放在桌子底下的破音箱不见了,连忙拉住老婆桂琴询问。桂琴说:“我把它卖给老歪了。”齐富把脸一板:“你咋见钱那么亲呢?那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淘来的,还有大用途呢!”说完,他骑着电动车直奔老歪家。老歪是人送
  • [情节故事]谁动了我的余额
    这天下午,大郭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去街角的一个自助银行取钱。银行里只有一台能取钱的柜员机,一个矮个子中年男人正在操作。他听到门响,回头看了一眼大郭,目光警惕,身子还往柜员机前靠了靠。大郭见状,就故意踮了踮脚,从对方的肩膀往下看。对方察觉有异,回头不满
  • [故事会]这回累不着
    老刘退休后,一下子闲了下来,为了打发时间,就天天跟小区里的几个老头凑在楼下打牌。有时,老婆在楼上喊他回家吃饭,把嗓子都喊哑了他也无动于衷。为这事,老两口没少吵架。这天,老婆让老刘下楼去买盐。他刚从小区超市买到盐,便被几个牌友拽住了,非得让他凑个手。
  • [幽默故事]一位超牛的外科医生
    接胳膊4小时,接腿6小时,接头12小时——这位外科医生牛不牛?有一次,萨姆和约翰一起外出去砍柴。一不小心,约翰砍掉了自己的胳膊。因为萨姆学过急救,所以见此情景,他显得非常沉着。他迅速地帮约翰把伤口包扎好,然后,又用一个塑料袋将约翰的那只被砍掉的胳膊
  • [幽默故事]选址的秘密
    参加完乡里的农业经济会议后,乡长就交给农业技术员小李一项任务,乡长说:“小李,上面给了我们乡200亩的经果林项目,你结合气候水源等条件到各村仔细考察下,看哪个村最适合。”接了任务,小李就马不停蹄地考察。通过对比,小李选择了天宇村,它不但气候适宜,更
  • [幽默故事]老林的情诗
    老林丧偶多年,一直一个人生活。那天他正在公园闲逛,忽然发现一个打太极拳的女人有点眼熟,定睛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初恋情人阿宝嘛!走上前去,老林心里一酸,眼圈先红了。阿宝也认出了老林,两人握着手,半天没说出话来。在长椅上坐下后,阿宝告诉老
  • [幽默故事]这叫赶时髦
    最近,赵老汉刚从乡下进城,跟儿子一起生活,看啥都觉得特新鲜。一天,他上街溜达,发现街上的男男女女都爱低着头,一门心思用手指划着手机屏幕。赵老汉明白了,现在城里人流行这么玩呀!正巧儿子上个礼拜给他买了一部手机,赵老汉心里暗喜:看来这时髦,咱是
  • [新传说]一手绝活
    席卡之谜田小冲硕士毕业后,考进远城市政府办公室做了一名公务员,他很珍惜这次机会,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这天晚上,已经八点多了,田小冲还在加班,因为明天要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办”所有人员悉数到场,对会场布置进行最后的检查,气氛显得很紧张
  • [民间故事]唐台烟
    1。真假县令明朝弘治年间,陕甘地区长年干旱,老百姓苦不堪言。西部有个穷县,前些天,前任县令卸任,全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心想“瘟神”终于送走了。可过了没几天,新上任的罗县令胡作非为,贪墨成癖,比上任县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刚上任几天,便把城东一个黄
  • [新传说]给我一万元
    一封奇怪的勒索信,牵扯出一桩漏洞百出的“绑架案”,你猜,背后的始作俑者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傍晚来信这天,警官老王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案子。报案人叫刘贵,是个普通打工仔,在郊区租了一个小单间住。这天傍晚,他从工地回来,房东胡大娘交给他一封
  • [幽默故事]总算好一点
    老李喜欢书法,没事就照着帖子练毛笔字。练了一段时间,他脑子一热,就在街边摆了个摊,挂出一块招牌,上书:“著名书法家献艺,一字百元。”谁知,摊子摆出来好几天,竟无人问津。老李寻思了一会儿,忍痛把“一字百元”改成了“一字十元”,结果还是没人来买字,不买
  • [中篇故事]五个游戏
    1。第一个游戏:谁最该死步入中年的约翰独自出门旅行。这天晚上,他住进了一家小旅店,与其说旅店,不如说是私人宅院。宅院的主人是一位独身老人,名叫麦斯。麦斯为人和蔼,左腿有点瘸,弓着腰,头发花白,他特意给约翰安排了一间上好的房间。吃罢晚饭,约翰
  • [新传说]到底啥意思
    巧安装饰公司最近谈了个大项目:城建局新办公楼的装饰工程。为了这个重要项目,冯经理可没少下功夫,光方案就组织骨干写了整整两周,又辗转托人认识了局长手下的游秘书,好打探内情。到了给城建局作汇报的这天,冯经理早早带着手下牛小海在城建局的小会议室里候着了。
  • [海外故事]木箱里的日记
    詹姆森去世之后,他的太太海伦在整理遗物时,突然想起了储藏室堆放的那只大木箱子。那只箱子里,堆放着厚厚的几沓日记本,它们全是詹姆森的。想到箱子里的日记,海伦想:现在自己可以随意地翻看了,再也不会担心有人会来阻止自己,和自己争吵了。木箱里的日记
  • [幽默故事]复婚
    最近,阿力跟老婆阿芳总吵架,每次吵架,阿芳都嚷着要离婚。这一招还真奏效,阿力一听“离婚”二字,立马就告饶了。这天,阿芳见阿力很晚了还没回家,就给阿力打电话,问他在哪里。阿力说跟几个同事正在“好再来”饭馆喝酒呢。阿芳怒道:“都几点了,你马上给我回来!
  • [小小说]冤家对门
    我是个农村娃,前几年跑到上海来打拼,现在租住在市郊的一个居民小区里。我的职业是房产中介,整天忙忙碌碌的,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一天早上,我正准备出去吃个早饭,突然听见楼下有人喊:“老公,我没乘到公交车,上班要迟到了,快送送我!”我探头往下一看,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