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说]嗡嗡响的大洋钱
2272
去年我国南方几省发生特大洪灾,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沧海市也成立了赈灾捐款办公室。说来也巧,我被抽去帮忙,有幸耳闻目睹了这么一件真实的故事,着实地让我感动了一阵子。
且说捐款办公室成立后,全市党政军民和社会各界,纷纷奉献出一片爱心,短短十几天,就收到捐款几百万元。我们这几个工作人员每天迎来送往,登记造册,简直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这天上午11点多钟,我们办公室的人流高峰期渐渐过去,我这才端起茶杯准备喝口水。这时,门口出现了一个捡破烂的老太太。
老太太七八十岁的样子,头发灰白,乱蓬蓬的如同深秋的枯草,脸上布满胡桃般的皱纹,两腮瘪瘪的,手拿一根扒垃圾用的铁丝钩子,胳肢窝下夹着一个脏兮兮的编织袋子,正东张西望的寻找着什么。
这个捡破烂的老太太我认识,她就住在我们宿舍楼不远的一间小仓库里,来这城里已经好几年了。我的对门是水利局崔局长,崔局长这人心肠热,当时见老太太实在可怜,就在水利局给找了一间仓库让她住。她的门前堆满了五颜六色的破烂儿,我们这几栋宿舍楼她更是常来常往。
坐我对面办公的小刘,见这个捡破烂的老太太在门口巴头探脑的,便没好气地撵她道:“去去去!这儿是捐款办公室,没有破烂儿!”
老太太闻听,不但没有走,反而走了进来。“你说什么?这儿就是给南方闹水灾捐钱的?哎,让俺好找!”说着她抬胳膊擦了下脸上的热汗,把垃圾钩子和纺织袋了一扔,直奔我们的办公室而来。老太太蓬头垢面,衣服肮脏不堪,电扇立刻吹来一股酸臭的汗腥味儿。
小刘不知老太太要干什么,忙喊住她道:“你要干什么?我刚说过了,这儿没有破烂儿!”
老太太没有理他,仍是往前走,边走边掏口袋。只见她掏出一个发黄的布包包,一层层的打开,立刻一块白色的硬币现了出来。老太太把这块硬币拿在手里,又在衣襟上擦了擦,这才说道:“这是一块现大洋,我保存了几十年,今天我拿出来捐给南边儿遭水灾的乡亲们吧!”
老太太的这一举动,着实地让我们大吃一惊!一个捡破烂的来捐款,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特别是捐献银元,更是让我们惊诧不已!
我和小刘都没见过银元,特别是这块“袁大头”。听说“袁大头”比其他银元质地都好,现在黑市上能卖到一两千呢!
数天来,我们收到的几百万元捐款中,也有不少硬币,那都是孩子们积攒的零花钱。今天出现捐献银元的,这的确还是老和尚娶媳妇——头一次!
出于好奇,我们办公室其他几位同志也都凑了过来,这块银元成了稀罕之物,你传给我,我传给他,争相看个不够。为了检验真假,有的同志还学着电视上的样子,两个指头捏着吹一口气,然后放到耳朵上听,银元发出“嗡嗡”的金属音儿,显然银元货真价实。
老太太可能是累了,坐在条椅上擦着汗,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议论。小刘深感刚才的态度刺伤了老人的心,忙给老人倒了一杯水,以示道歉。接着便询问起老人为什么要捐献这块宝贵的银元?
老太太见问,张开了漏气的嘴,颤微微地说道:“同志啊,你不知道,这块现大洋本不是俺的,是几十年前人家送给俺的!”
老太太的话简直把我们都说糊涂了。天底下平白无故送洋钱的事可不多见,这是怎么回事呢?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今儿个老太太兴致挺高,打开了话匣子,给我们讲起了这块现大洋的来历……
那是50年前,老太太的家乡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党和政府从南方紧急调运了一批又一批的救灾物资救济灾民。有一天,老太太家里分了一草袋子南瓜,其中有一个被切了口子的大南瓜,足有十几斤重。全家人煮南瓜吃,老太太拿刀来切,一刀下去,只听“咔嚓”一声,菜刀砍到一个硬物上。老太太感到十分奇怪,劈开南瓜一看,嚄!只见里面有一块白生生的大洋钱,还是地道的“袁大头”呢!
一家人又惊又喜。惊的是,南瓜里面怎么会生出大洋钱来?喜的是,这块洋钱,显然是捐献南瓜的人从切了口子的地方塞进去的。这人不留名不留姓,完全是真心实意相送的!老太太一家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天下竟有这等好人!
从此,老太太把这块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大洋钱保存了起来。以后生活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舍不得花掉。她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块凝聚着深情挚爱的银元,给她带来了欢乐,但也带来了不幸,为此她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那是“文革”期间,一队红卫兵闯进她家,说她存着“袁大头”,是变天账,硬逼着她交出来。老太太一口咬定“早花了”。红卫兵哪会相信,说她不老实,戴上白纸帽游街,一直折腾了她半年多……就在她遭游斗的时间里,胆小怕事的丈夫不忍心她如此受折磨,曾劝她交出“袁大头”。老太太还是那句话:“早花了。”对丈夫也隐瞒了实情。后来丈夫得了惊吓病,整天东跑西跑的,一次掉进河里淹死了……
丈夫死后,老太太拉扯着唯一的儿子过日子。孤儿寡母那个难劲儿就别提了。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了儿子长大成人,谁想娶了个媳妇是个母夜叉,儿子是属山老鸹的,早把娘的养育之恩忘到了脑勺子后头。一年后,小两口有了孩子,他们为了让老娘看孩子做家务,开始对老娘还凑合。后来孩子大了,也成了家立了业,她也老了且疾病缠身,儿子儿媳便嫌弃起来,将她赶出了家门。要说被赶出家门,还与这块银元有关呢。
当时受社会潮流影响,儿媳妇渐渐变得爱打扮起来。她听说婆婆有一块大洋钱,说什么也得让婆婆拿出来,她要去打首饰和耳环。老太太把这块银元看得比命还重要,当然不肯给她。儿媳妇翻遍了老人的所有家什,也没找到银元,为此婆媳二人翻了脸,老太太被赶出家门,独自一人来到了沧海城,一呆就是多年……当时多亏遇到了好心的崔局长,她这才有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家”……抚今追昔,老太太感念不忘,觉得天下还是好人多……
听完老太太的诉说后,我们一个个感慨万端!眼前这个貌似肮脏的老太太,原来心地是那样的纯洁善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块疑聚着老人欢乐和血泪的银元,让大家感到是那样的珍贵和有分量……
老太太说完后,又哆哆嗦嗦地从腰间解下一个塑料包包,原来是一个洗衣粉袋子。老太太“稀里哗啦”地展开,两手捏着底角,“哗啦”一声将袋子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原来都是钞票!十元的、五元的、几角的……足足一大堆!
老太太说道:“这是俺半年多积攒的捡破烂儿钱,不多不少整200块,你们不信数数。南边发了大水,那么多老的少的没家没业的怪可怜的,都给了他们吧,也算我老婆子的一点心意吧!噢,对了,其实这200块钱也是人家南方人的。你们想啊,他们给我的这块洋钱,要是存到银行里,这几十年的利滚利儿也够这个数了,你们说是不是?”
老人说的话是不错的,可这个账怎好这么算呢?我们一屋人深深地被老人的这份纯情爱心感动了。这200块钱虽然不算多,但它是老人起早贪晚、一分分一毛毛从垃圾堆里拣出来的呀!其中的情,其中的爱,何以能用简单的几个阿拉伯数字表达出来呢!
一块银元和200块钱都摆到了桌子上,我们就这笔钱的收留问题展开了讨论。眼前这个捐款人实在是太特殊了!她的自身生活环境尚且如此,可为了灾区人民,她还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天底下还有比这真情更珍贵的东西吗?
办公室主任老刘深深地感动了。他综合大家的意见,做了如下决定:老人的这腔爱心尤为可贵,万金难买!200块钱暂且收下,但凝聚着老人美好回忆的这块银元却不能收。一是这块银元极其特殊,办公室不好转送;二是这块银元意义重大,它是老人的信念和精神寄托,还是由老人珍藏为好。
刘主任的意见开始老太太不同意,我们七嘴八舌地对老人劝说了一番,老人这才收了银元告辞而去……
老人走后,我的心久久平静不下来,当即挥笔写下了句顺口溜:“南方水灾万民惊,北国一派赈灾声。十亿神州献爱心,一块银元凝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