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
2472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成功与失败同在 人生的各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坚定的信仰。只有有了明确的信仰的人生才是清晰、明了、智慧的。信仰高悬在未来的天空中,人生就在它的吸引下努力奋进。
没有信仰,或者信仰模糊的人生,是糊涂而盲目的,最终也不会到达理想成功的彼岸。
当然,信仰是指骨子里的最本质的追求,而不是强权意志。强加给的信仰,只会使人走向弱智。
人生的主流应是百折不挠的执着。一旦目标确实,就义无返顾毫不迟疑地勇往直前,不因暂时的成功而骄傲不前,也不因暂时的逆境不思进取,只是抱定一颗恒心努力不缀,这样的人生才会诞生大河奔流的气度与风范。
许多人总是在朝令夕改,总是在左顾右盼,见到一点蝇头小利便心旌动摇方寸大乱,很容易地肯定自己也很轻易地否定自己,这种人便是半途而废一无所成的人了。
所以,真正有大成就的人总是极少数的那一类。因为执着总有孤独相伴,执着总与痛苦为伍,执着的氛围总是清静的寂寞,而这些恰是绝大多数人所难以做到的。
勇气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从我们获得理性认识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站在了所有未知的边缘。在未知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朴素迷离、充满困难的东西,每一步的尝试都有可能是失败的深渊。这就需要坚定的勇气,需要无所谓惧的勇气。
没有勇气去尝试当然避免了失败,但同时也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欢欣,因为成功与失败同在,是未知世界的邻居。
以个人的专注投身事业 生活就像是往一张巨大的画布上添加前景,而背景却早已设定。与背景融为一体,或者和背景格格不入,都算不上成功,并且还极有可能自食其果。出色的画家绝不拘泥于画布的边框,也绝不倚赖精美的装裱。以个人的力量对自己负责,以个人的专注投身事业,用最好的前景来匹配好的背景,或者弥补坏的背景,才能以自己的风格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人生也许会以退一步、进两步的方式螺旋前进,但没有人会在倒退的一步中度过倒霉的一生。
法国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在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产业经济学、新规制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他却在1978年毅然放弃了美国多所高校的任教机会,回到了法国巴黎。可是,巴黎大学的教授们短视自利、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拉丰在巴黎大学受到排挤和冷遇,便毅然回到自己故乡的图卢兹大学,白手起家建立了产业经济研究所,在他的爱国精神和坚毅自强的骨气感召下,一大批在美国的法裔经济学家来到了图卢兹大学任教,拉丰奇迹般的让名不见经传的图鲁兹大学成为了世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拉丰的这种真金无论在哪里都能发光的精英姿态,让人不禁想起了一战期间在美国流亡的德国文学家保罗·托马斯·曼那句震惊世界的豪言壮语:“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
为了未来的享受而奋斗 过去你以为,赚到足够多的钱,事业足够成功,就不用再担心了。当你赚了很多钱以后,又发现还需要更多。拉古纳凡称,挣钱超过一定数量就不能增加安全感。再多的名、利、权都无法保证你对未来感到100%安全。这不意味着一无所有者不用为未来储备,而是不要被过度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只要基本的需要有保障就够了。
换言之,如果现在你拥有的金钱、财产加上预计未来能够获得的收入可以保证你和你供养的人不用挨饿,不会无家可归,你就不用为未来想得太多,可以享受现在了。很多人担心自己如果不继续为未来奋斗,别人却继续无休止地努力,以后就会超过自己了。
大多数人错误地以为,成功源自个人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欲望,即我要渴望成功,才能成功。拉古纳凡称,成功更多的是实现内心的追求,而非得到外在的奖励。
实际上,真正成功的人士投入相当多的时间、精力追求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即所谓“内心的呼唤”。IT的乔布斯、音乐界的莫扎特都是如此,长时间完全沉浸在个人的深层次兴趣上,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越做越专业,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其实他们并不太在乎名利。
因此,如果你要为了未来的享受而奋斗,你可以把时间精力灌注在你的兴趣爱好上,提升你喜欢的技能,而不是只着眼于攫取名、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