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门头沟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西城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延庆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顺义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昌平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NBA篮球社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游戏开发外包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通州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大兴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杜甫《戏为六绝句》

669



朝代:唐代

作者:

原文: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译文

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当今的人讥笑、指责他留下的文章,如果庾信还 ,恐怕真会觉得你们这些后生可畏了。

、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即便是王杨卢骆四杰操笔作诗,作品比不上汉魏的 而接近《诗经》《楚辞》,但他们还是龙文虎脊的千里马,可以为君王驾车,纵横驰骋,不像你们一跑长途就会跌倒。

你们的才力应难以超越上述几位,现在谁成就能超出他们?你们这些人所作的浓丽纤巧的诗文,不过是像翡翠飞翔在兰苕之上一般的货色, 大的气度,而没有如掣取鲸鱼于碧海之中那样的雄健才力和阔大气魄,只是一些小灵小巧的玩意。

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如果你们要在内心里追攀 、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 和才力,否则就会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赏析

清人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话》里有段评论 诗的话:“七绝乃唐人乐章,工者最多。…… 、王昌龄后,当以刘梦得(注:指刘禹锡)为最。缘落笔朦胧缥缈,其来无端,其去无际故也。杜老七绝欲与诸家分道扬镳,故尔别开异径。独其情怀,最得诗人雅趣。”他说杜甫“别开异径”,在盛唐七绝中走出一条新路子,这是熟读杜甫绝句的人都能 到的。除了极少数篇章如《 》、《 》等外,他的七绝确是与众不同。

首先,从内容方面扩展了 的领域。一切题材,感时议政,谈艺论文,纪述身边琐事,凡是能表现于其它诗体的,杜甫同样用来写入绝句小诗。其次,与之相联系的,这类绝句诗在艺术上,它不是朦胧缥缈,以韵致见长的作品;也缺乏运用于管弦的唱叹之音。它所独开的胜境,在于触机成趣,妙绪纷披,显得情味盎然,如同和读者围炉闲话,剪烛谈心;无论是感慨唏嘘也好,或者嬉笑怒骂也好,都能给人以亲切、真率、恳挚之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朴质而雅健的独特风格,是耐人咀嚼不尽的。

《戏为六绝句》(以下简称《六绝句》)就是杜甫这类绝句诗标本之一。以诗论诗,最常见的形式是论诗绝句。它,每首可谈一个问题;把许多首连缀成组诗,又可表现出完整的艺术见解。在中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着名的论诗绝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六绝句》。《六绝句》前三首评论作家,后三首揭示论诗宗旨。其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戏为六绝句》第一首论庾信。杜甫在《 》里曾说,“清新庾开府”。此诗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诗、赋),风格更加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嘲笑、指点庾信,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因而“前贤畏后生”,也只是讽刺的反话罢了。

第二、三首论初唐四杰。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时期崇尚辞藻浮华艳丽的余习。第二首中,“轻薄为文”,是当时的人讥笑“四杰”的话。史炳《杜诗琐证》解释此诗说:“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第三首,“纵使”是杜甫的口气,“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则是当时的人讥笑四杰的话(诗中以“卢王”来指四杰)。杜甫引用了他们的话而加以驳斥,所以后两句才有这样的转折。意思是即便如此,但四杰能以纵横的才气,驾驭“龙文虎脊”般瑰丽的文辞,他们的作品是经得起 考验的。

这三首诗的用意很明显:第一首说,观人必须全面,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第二首说,评价作家,不能脱离其时代的条件。第三首指出,作家的成就虽有大小高下之分,但各有特色,互不相掩。应该恰如其分地给以评价,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向前人学习。杜甫的这些观点是正确的。但这三首诗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第四首诗继续第三首诗意,对那些不负 地胡乱糟蹋前贤现象的批评,指责这些人 的作品不过是一些翡翠戏兰苕一般的货色,而没有掣鲸鱼于碧海那样的伟着。

“不薄今人爱古人”中的“今人”,指的是庾信、四杰等作家。杜甫之所以“爱古”而不“薄今”,是从“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发的。“为邻”,即引为同调之意。在杜甫看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词丽句”不可废而不讲。更何况庾信、四杰除了“清词丽句”而外,尚有“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一面,因此他主张兼收并蓄: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诗并行不废。“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应当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

但是,仅仅学习六朝,一味追求“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一类的“清词丽句”,虽也能赏心悦目,但风格毕竟柔媚而浅薄;要想超越前人,必须以恢宏的气度,充分发挥才力,才能在严整的体格之中,表现出气韵飞动的巧妙;不为篇幅所困,不被声律所限,在法度之中保持从容,在规矩之外保持神明。要想达到这种艺术境界,杜甫认为只有“窃攀屈宋”。因为《楚辞》的精彩绝艳,它才会成为千 人尊崇的典范,由六朝而上一直追溯到屈原、宋玉,才能如刘勰所说:“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文心雕龙·辨骚》),不至于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而杜甫对六朝文学既要继承、也要批判的 ,集中表现在“别裁伪体”、“转益多师”上。

《六绝句》的最后一首,前人说法不一。这里的“前贤”,是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递相祖述”,意思是因袭成风。“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伪体”之所以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诗人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庾信的“健笔凌云”,四杰的“江河万古”,就在于此。反过来,拾人牙慧,傍人门户,必然是没有 力的。堆砌词藻,步齐、梁时期的后尘,固然是伪体;而一味模仿汉、魏时期古人的作品,也是伪体。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

“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转益多师是汝师”,意思是无所不学,没有固定的学习对象。这话有好几层意思:只有“无所不师”,才能兼取众长;没有固定的学习对象,不限于一家,虽然有所继承、借鉴,但并不妨碍诗人自己的创造性,这是第一层意思。只有在“别裁伪体”,区别真伪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师”谁,“师”什么,才能真正做到“转益多师”,这是第二层意思。要做到“无所不师”而没有固定的学习对象,就必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别人的成就,在吸取的同时,也就有弘扬和舍弃的地方,这是第三层意思。在既批判又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熔古今于一炉,创作出诗人自己的 ,这就是杜甫“转益多师”、“别裁伪体”的精神所在。

《六绝句》虽然主要是谈艺术方面的问题,但和杜甫总的创作精神是分不开的。诗中“窃攀屈宋”、“亲风雅”则是他创作的指导思想和论诗的宗旨。这六首小诗,实质上是 歌创作实践 的 ,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这类小诗里发这样的大议论,是前所未有的。诗人通过各种事例来总结出一系列的要点,将严正的笔意寄寓在轻松幽默的笔调中,娓娓道来,庄谐杂出。李重华说杜甫七绝“别开异径”,正在于此。明白了这一点,这组诗之所以标为《戏为六绝句》,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读书破万卷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
  • 杜甫《宾至》赏析
    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鉴赏这处诗作于上元元年(
  • 绝句行
    情为乐事,然而也可成悲事。经历之事不可二次发生,经历之事不可二次遗忘。为情看人可信,为情不可欺之。让吾怎信,让吾怎弃,只恨深疑不信。时长可信,只因那人太心机
  • 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释(1)呈:呈送,尊敬的说
  • 经典对读:望岳观海
    一片片白云自由飘荡,与你一同观赏绚烂的山花开放;一缕缕微风,徐徐吹来,和你一起踏着海水,激起朵朵浪花。山花,浪花,一同盛开。五岳之首泰山一览众山小,杜甫临绝
  • 杜甫称李白是酒中仙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谪仙玩月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
  • 一位乡村少妇的多情故事
    以前,听说一个村子里的村民议论着这样一位多情少妇。她就是当地二社社长刘秃子的老婆——殷四小姐。此人姓殷,因婚后淫荡好色,喜欢勾引男人,关于她的一些风流韵事在村子里流传甚广,所以大家戏称她“淫色小姐”。殷四小姐刚刚三十出头,甘肃庄浪女人,个头细高细高,皮肤白
  • 关东女汉子情事
    一、彩礼先欠着  星星泡这地儿位于松嫩大平原腹地,土地肥沃,风景优美,是著名的玉米大豆之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男人的脾气都跟炮仗筒子似的,沾火就着。女人也都个顶个是女中汉子,风风火火,敢爱敢恨。男男女女的共同特点是:要面子,本地话叫——要脸儿。  星星
  • 天上掉下个老婆婆
    李春来注意到,那老婆婆已经在半水塘转悠3天了。那是个很可怜的老人,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了,病歪歪佝偻着背,衣衫褴褛。  老人是一个乞丐。  李春来在半水塘开着一家小餐馆。自从老婆婆出现在这里,他便躲在店里一直暗暗的观望着对方,见老人暂时没有离开半水塘的意思,
  • 财迷婆娘发善心
    常师傅离开了几十年的方向盘,安全退休,回家鹤养天年,养养花种种草,看看孙子打发时光,那时上班没时间,哪里也去不了,现在退休了,时间由自己来支配,好在身体还撑得住走得动,打算带着老伴出去搞搞旅游,游游山看看水,也不枉来世一场。  这天晚饭后,常师傅跟老伴说:
  • 老板的女人想泡我
    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私人企业里打工。你别看这是一家私企,规模却不小,老板是个年近六十的精干老头子,他的女人吴小翠是一个三十多岁人见人爱的美少妇。老板看到我的学历后,就有意培养我管理厂里的事务。  这家私企坐落在江南古镇——窑里。由于厂里的职工都是当地居民
  • 寻找丈夫的情人
    十年前,一场车祸曾在小城引起巨大的社会轰动。那个喝得醉醺醺的混账司机,驾着他那辆装满沙石的卡车冲向一群正在散步的高三女生。瞬间,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有六名香消玉殒,有两名住进了医院。  琴远比平幸运得多。  琴的头部受了轻伤,恢复得很好,第二年参加了高考,
  • 墓地美人
    杨春的老婆死了,大年三十上吊死的。老婆家人把她放下来的时候,看见她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老婆的家人对着杨春大吵大闹,说他逼死了他们的女儿,让他偿命。杨春不理,她自己想不开上吊,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就讨厌老婆这样唠了唠叨的女人,他心烦就打她,她敢还手就往死里打。
  • 灵异故事:替死人接生
    小茹自小就跟着王婆生活,王婆是村里一个有名的老产婆。那一年王婆帮小茹的妈妈接生小茹,但是出生后不到一年的小茹发现患了中度地中海贫血,也因此而变成中度智障,王婆觉得是自己没把小茹接生好,非常的歉疚,于是对小茹这家特别的关注。小茹六岁那年,肚子突然一天天越来越
  • 阿P故事:阿P迎检查
    阿P大器晚成,儿子都上小学了,他才发奋考进县城管大队。可是才高兴了没几天,他就遇上了麻烦事。    事情是这样的:这天一早阿P刚上班,就被大队长李武叫到会议室开会。李武说,县委巡查一组半个月后要来城管大队检查工作,检查项目很多,每人都要认领一个。李武说完,
  • 犯了天规的老井
    八月的一天上午,屯子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个中年妇女,三十多岁的年纪,模样长的挺好看,是个过路的。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过路的小女子,她走进屯子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拿走了老张太太两万元现金,还顺走了价值两万多块的金银首饰。事后,老张太太哭着喊着寻死觅活的,直
  • 潇洒醉一回
    阿皮不嫖不赌不抽烟,就是恋一口小酒儿,高兴时举杯畅饮,烦恼时借酒浇愁,平常日子里更是变着法子找借口喝。阿皮有喝酒的天赋,从穿开裆裤时就跟着他老子沾酒,一直喝到长成个五尺大汉,什么钻桌子就地倒或者哭闹打人耍酒疯的事儿,愣是从没在他身上发生过。他说要创终生不醉
  • 村主任的爹被抓了
    这天,一条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刘家屯传开了,说是村主任的老爹老刘头到村边公路上晒麦子,不知道被一些什么人给抓走了,还拉走了满满的一车麦子!村民们听了不禁心中一震,难道这是真的?在村边的公路上晒麦子,会引发交通事故,这个大家都知道。去年,一辆满载货物
  • 妙计斗奇谋
    精三分,傻三分,留下四分给子孙。这是大白话,却也是大道理。  这是个天寒地冻的早晨,六零车队接到县政府通知:速运两车木炭给县政府,同时选拔一名优秀驾驶员进县政府车队。当时,车队队长不在,副队长刘晓天接到通知后,不禁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个采购木炭的任务非常艰
  • 情迷姐妹花
    一年前,阿康从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来到上海打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一家歌舞厅做音控师。歌舞厅里每天轻歌曼舞,看着一对对情侣牵手相伴的亲密样儿,阿康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个在老家的大玲。大玲和她妹妹小玲是阿康邻村的一对姐妹花,村里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