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成就了这对父子

4337

林家父子一个是编剧一个是演员,在演艺圈名气很大,父亲有“金牌编剧”之称,儿子被誉为“本色演员”。当初,父亲遭遇骗子几乎倾家荡产,曾一度消沉;儿子自小叛逆,学习成绩平平,父子一度翻脸。后来,父子定下“比拼协议”互勉,此后数年,父亲以优秀剧本“咸鱼翻身”,儿子也考研成功……

恩怨成就了这对父子 “父子比拼”,使一对平凡父子同步走向辉煌!

意外被骗,

父子立下比拼协议

林和平是国内著名编剧,但大器晚成,40岁那年才写成第一个剧本。儿子林家川读初三,因自小调皮,学习成绩平平。父亲为儿子的不努力伤透脑筋,先是请家教辅导儿子,后用钱鼓励刺激,费尽心思,但儿子的学习成绩没多大改观。

1996年10月,林家川勉强升入高中,学习成绩仍是排名靠后。林和平多次劝说无望后,不再管教儿子,一门心思创作剧本,不久写出第二部剧《而立之年》,并押上房子从银行贷款200万元自己投拍,以期赚到更多的钱。

电影拍完后,一时找不到买家。银行催款,林和平很焦急。这时,有一位朋友找上门来,说能把片子卖给辽宁卫视。林和平一听能很快套现还款,高兴了,当即将样片交给了朋友。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朋友是个骗子,带着样片从此消失了。当时仅有一套样片,另出胶片成本太高无力负担,也无法找到买家。

银行发话了,再不还款会查封房产!林和平急得哭了,妻子也跟着掉泪。家里的氛围变得愁云惨淡。一天,儿子林家川放学回家,见父亲闷头抽烟,母亲守在旁边掉泪,家里冷锅冷灶,连晚饭都没有做。林家川冲着父亲吼叫起来:“爸,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事,你先倒了,我和妈妈依靠谁?你分明不是做生意的料儿,为何打肿脸充胖子?”“臭小子,住嘴!”母亲冲儿子吼了起来,“你不能对爸爸这么说话!这件事过去,相信你爸能写出更好的剧本!”

林家川努力克制住自己,跑进小房间从枕下拿出300元交到母亲手里:“这是我攒的零用钱。妈妈,你去买菜回来做饭吧,我和爸爸都饿了。”母亲一听掉泪了,说:“钱,妈妈收下,我这就给你爷俩做饭!”说完出门买菜去了。

林和平被儿子抢白了一通,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几天后,他去法院起诉骗子朋友。不久,法院开庭审理案子,官司果然打赢了,无奈对方没有赔偿能力,林和平只能申请银行延期还款,银行同意了。此后两年,林家的生活过得很苦。

转眼间,儿子林家川来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要高考了!他自知成绩不算好,对报考什么学校心里没底。林和平沉吟半晌,道:“儿子,你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吧!你虽长得不抢眼,但有表演的灵性。”

儿子当即反对:“不行!多少人在做演员梦啊,竞争很残酷,我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我还是考本省普通大学算了。”林和平耐心地说服儿子:“孩子,你有一个写剧本的爸,有先天优势,为何不踩着老爸的肩头成为巨人?”林家川一听呵呵地笑起来,说:“您现在自己都是个矮子,我踩上去也高不到哪儿去。您有叫响全国的过硬剧本吗?没有!那就不要夸这种海口。”

林和平一听,心里既气又高兴,当即向儿子发誓:“好小子,冲你这句话我就要和你比试:我们父子俩约定吧,你去电影学院读书,争做一流演员,我写出叫响全国的好剧本!咱爷俩看谁是说话不算话的孬种!”林家川盯着父亲的眼睛,激动得掉泪了,说:“爸爸,这个家有你撑着就一定垮不了!爸爸,您这才是男人风骨!我听您的,咱们比试吧,看谁更有出息!”

父子比拼,

成功路上多少艰辛

1999年春节后,18岁的林家川赶往北京,参加电影学院的考试。当时,全国来了许多考生,有的多才多艺,有的相貌出众。才艺平平、长相平平的林家川并没有怯场。面对严厉的考官,他拿出自己精心准备好的小品。表演后,考官照例发问:“你觉得自己行吗?”之前很多考生都回答“我最优秀”、“我一定会成功”之类的话,林家川却来了句冷幽默:“考试什么时候才算完?还考吗?”考生们哄笑起来,以为他考砸了,不料考官都站起来为他鼓掌,表扬他表演率真。

鼓掌不等于录取。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林家川每天都觉得难熬。见父亲埋头在书房,却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他刺激父亲:“抓破头皮不如写秃笔头!您这么慢,猴年马月出剧本啊?”林和平被说到痛处,站起来吼他:“年内我要拿不出好本子,就不配当你爹!你给我听好:如果电影学院的通知下不来,你明年还得考!”林家川说:“我答应你!”

三个月后,林和平写出剧本《女人不伤心》初稿。随后,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修改剧本。也许用脑过度、神经绷得太紧,他晕倒入院,三个多月后才康复。林和平刚出院,又有好消息传来,儿子林家川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临行前,林家川再次与父亲击掌起誓:“爸爸,您好好写剧本,但要注意身体。我会好好读书,爸妈放心……我走了,等我的好消息吧!”

1999年年底,林和平的剧本《女人不伤心》完成,并如愿找到投资方。电视播出后,林和平赚到了很大一笔钱,他打电话告诉儿子:“爸爸的剧本卖价很高,咱们有钱买更大的房子,总算走出困境。儿子,看你的了!”

儿子也高兴,说:“爸爸,祝贺您!但您的本子只在省内出名,咱们说好是全国一流的剧本,爸爸,您还得努力。我在北京刚起步,会和您一样继续努力!”

在北京读书,利用课余时间接戏,林家川这才知道一切有多难。他整天跟在自称有门路的同学身后跑剧组,不是面试后没了消息,就是饰演连台词都没有的路人甲、匪兵乙,甚至只能做场记、摄影助理等杂务。

不知不觉中,他开始理解父亲了,如果没有这场“父子比拼”,父亲会在被骗得倾家荡产的阴影里消沉,极可能再也不能翻身;作为儿子,也会生活得很惰性,没准连普通高校都考不上……

躺在宿舍,林家川无数次鼓励自己:“为了爸爸,为了自己,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能放弃!”不久,林家川幸运地接到两个角色,虽不是主角,但戏份挺多,可播出后反响平平。经过痛苦思索,他找到了原因:自己先天不足,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不够;仅有表演上的小技巧,讨好考官可以,讨好观众就难了!

为重新打好基础,林家川思考再三决定考研。从此,无论白天多忙多辛苦,他总要熬到下半夜看书做笔记。2004年,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准备后,他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想到落榜了。他并没灰心,继续悄悄复习。第二年走进考场,但再次失利。他痛苦思索,找到了原因:自己过于急功近利,复习有投机取巧心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反被忽略……从此,他更加扎实备考。第三次考研,这次的“有备而来”果然有了回报。2006年,他考研成功!

兑现诺言,

父子辉煌同步成名

当天晚上,林家川打电话给父亲报喜。林和平大喜过望。更让他高兴的是,儿子两次失败,居然没有告诉父母,看来“父子比拼”还真管用,儿子一天天成熟起来,有了男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儿子一个人在北京,无亲无故,能照顾好自己、安心读完大学就已经不容易,还能考研成功,儿子了不起!

夸完儿子,林和平也感到了身上的压力。虽写成了几个剧本,也赚了几百万元,可本子离当初向儿子许下的愿还有距离。再者,为了能安心写剧本,妻子不听他的劝告辞职回家,专门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早晨有人喊起床,起来后会有热早餐端到面前,他吃完早餐,妻子便出去和老姐妹们聊天,让他安静地写剧本;中午和晚餐饭菜丰盛,晚上写本子或看电视,随他选择……他感觉,自己每天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而儿子单枪匹马在北京拼搏,比自己困难得多,要拿不出更好的本子,他觉得对不起妻儿!

此后的几年,林和平更加玩命地写剧本,收获颇丰,先后写了《血色残阳》、《西圣地》、《爱有多深》、《女人一辈子》、《血色迷雾》、《勋章》等多部影视剧,在央视以及全国各电视台连续播出,林和平在圈内外一时间出了名,成了响当当的“金牌编剧”。

儿子仍在京城拼搏,虽有一些进步,但离一流演员的标准仍有相当的距离。这时,林和平心疼儿子了,没等儿子开口,主动为儿子在北京市朝阳区买了房子。儿子连声感谢父亲后,担忧地说:“爸爸,你给我买了房子,如果我努力了仍不能成为一流演员,你会不会很失望?”林和平说:“我给你提供好的物质条件,目的就是给你增加更大的压力。儿子,假如你努力过了,仍成不了一流演员,老爸一点儿也不失望。但我觉得,你至少还得努力5年,你做得到吗?”

林家川握住父亲的手,含泪点头。几个月后,林家川接到《笑着活下去》剧组的通知,他将出演那个逼死母亲、掐死妻子、强奸妹妹的赌鬼恶棍。担心演不好,林家川打电话向父亲请教。林和平鼓励儿子:“儿子,你准行!知子莫如父,我知道你的潜力!”有了爸爸的这针强心剂,林家川信心大增。在逼死母亲的那场戏中,为了表演准确到位,从不喝白酒的他硬灌了半瓶二锅头,果然,这场戏他演得淋漓尽致,停机后,入戏太深的他仍痛哭不已。

电视播出后,反响不错。林和平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开始为儿子度身定做写剧本。不久,林和平为儿子写了剧本《继父》,儿子饰演的老实憨厚的小秋受到好评,走在北京的街头,不断有人喊他:“你是小秋,给我签个名!”随后,林和平又在《人活一张脸》、《勋章》等剧中为儿子设计角色,儿子的演技日趋成熟。

2009年,林家川一连接拍了《你是我的生命》、《朋友一场》、《牵挂》等5部影视剧。进入2010年后,“父子比拼”仍在继续,父亲林和平写下了35集电视剧《人活一张脸》,儿子林家川则接拍了两部新戏……

林和平和林家川这对父子,因“比拼”,从平凡走向共同辉煌……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1、文明高雅,乐学善思2、自重自信,自强不息3、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
  • 我要夸奖的同学
    说到夸夸我的同学,我想一定就是她了,我们班的副班长,一个不管是工作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强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在每次考试中都能排第一,还在里当副班长,样
  • [幽默故事]先生牛
    从前,有一个小官,后来退职靠教书为生,他瞧不起手艺人。一年端午节,一个学生请他去吃饭。学生家里正请裁缝、木匠两位师傅干活,这个学生的父亲就请他们三个同桌。那
  • [悬念故事]康妮的邀请书
    PART.1怀才不遇科尔出身豪门,从小就痴迷音乐,二十岁出头,已经是巴黎小有名气的钢琴家。和别的艺术家不一样,科尔还特别爱财。这一年,科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伺
  • [新传说]父子快递
    一凌晨一点,翟志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这一天,他送了150个快递。家中鸦雀无声,他的心犹如从遍布荆棘的草丛中跌入冰窟。一年前妻子去世,如今正在上高一的儿
  • [悬念故事]铲地皮
    刘亦守喜欢收藏,平时眼勤脚勤,有工夫就跑偏僻乡下,专门去“淘”自己喜欢的宝贝,俗话把这叫“铲地皮”。数十年来,靠着这铲地皮的办法,刘亦守陆陆续续搜集到了三百
  • 掉楼险记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小镇上度过的,念二年级的时候才随着父母工作调动到城里。小镇其实很有名气,大名鼎鼎的石碌铁矿就在那里,因了这个铁矿,小镇生活忙碌而富足。居民的
  • 秀水之鬼节
    秀水位于建国门外大街,因其最早涉足市场经济而闻名中外。我应香港某知名惊悚片导演之约,在这里一座叫哈德里的宾馆为他写一部悬疑电影剧本。我住哈德里宾馆八楼一个房
  • 古槐凶魂
    年已过三十好不容易找了个媳妇,我也该结婚了,只是这房子又成了让人发愁之事,买房吧,买不起。想想真恨自己没本事,那样多的高楼大厦,竟没有一间属于我。经朋友介绍
  • 本家爷爷的故事
    本家的爷爷有两个女儿,有一个儿子。我以前一直以为他是没有儿子的,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村里很多年轻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的儿子是60年代的大学生,现在早已退休
  • [新传说]差一点儿
    吴市长这辈子最尊敬的人是老厂长李念。三十年前,李念担任县化工厂厂长,慧眼识珠发现了当年青涩的小吴,给了他不少锻炼机会,才让他逐渐成长为如今的吴市长。两人感情深厚,就算李念退休了,吴市长也从未有丝毫怠慢。这天,吴市长得知老厂长的儿子李小念到访,甚是高
  • [民间故事]烟袋传奇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孙的老头,也不知他叫什么,人们都习惯地叫他老孙头,也有叫他“孙大烟袋”的。这个老孙头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他手里老拿着一根大烟袋,这便成了他独特的标志。老孙头的烟袋比别人的要长出一截,紫铜的烟袋锅子,分量比普通烟袋重很多。可别小看了
  • [新传说]异想天开
    PART.1美梦成真毛明东是个老板,因为工作的关系,平时经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最近,毛明东去了趟欧洲,回来以后却添了一桩心事。原来,毛明东在北欧的时候,看见当地有一种木制的别墅,古色古香、别致玲珑,实在优雅极了。他突然想起,在自己的老家,
  • [新传说]男友的隐私
    PART.1神秘电话肖龙和小琴是对恩爱的恋人,两人虽然想结婚,但肖龙家穷,拿不出五万元的结婚费用。为此,肖龙只得离别小琴,独自南下打工,并说好两年后赚够钱就回来娶小琴。谁知,一晃两年过去了,肖龙一直没回来,且每次都在电话里说,钱没挣够,要再等等。可
  • [幽默故事]金嗓子
    郭健新近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旅游公司做导游,带了几次团后,最令他头疼的就是集合队伍、查点人数。这回,郭健带着一支五十多人的队伍,去一个风景名胜区参观,他先让大家在景区门前等候,自己去买门票。可是等买了门票集合队伍时,郭健犯了难,因为过了十几分钟,人还
  • [传闻逸事]你想当营长吗
    抗战时期,各地抗日武装队伍风起云涌,其中有一支队伍的军长名叫于龙飞。这个于龙飞本是穷苦出身,他被当地百姓誉为奇人,是奇人当然有不少奇事,今天就讲讲于龙飞治军奇事中的一件。那年,于龙飞的部队驻防河南,与日寇周旋。冬至刚过,便下了一场大雪,于龙飞望着飞雪,
  • [幽默故事]被抢的钱包
    一天,大强下了夜班回家,独自一人走在漆黑的路上。不一会儿,大强发觉后面有人跟着他。大强心想:“坏了,不会是遇到抢劫的吧。”忽然,后面的人突然加速与大强擦肩而过。大强心里一紧,顺手一摸兜,惊出一身冷汗,钱包不见了。大强的心怦怦直跳,心想:“这下完了,这月
  • [幽默故事]都是钥匙惹的祸
    王林早上刚踏进办公室,下夜班的老婆阿丽就来了电话:“我的钥匙不见了,快回来给我开门!”王林赶紧跑回家,一摸裤腰带,傻了眼:“老婆,我的钥匙也丢了!”老婆一跺脚,叫道:“咋办啊?”王林说:“老婆,别急,可以找开锁公司的!”说完,他找到一“牛皮癣”
  • [新传说]打你不白打
    --------------prat.1坏种色心起-----------李怀忠四十多岁年纪,长得难看不说,还又矮又瘦,放个屁都能把自己弹出去。可别看他其貌不扬,却在一个化工厂当车间主任,手下有七十多号人,呼风唤雨,好不自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官不用大,
  • [新传说]斗书商
    旧书收藏家顾百城爱书如命,这在他的家乡是出了名的,他办实业赚了不少钱,大部分都花在收藏旧书上了,只要有好书,顾百城必定会一掷千金;如果能淘到珍本孤本,他简直可以连命都不要了,还有,顾百城和所有爱好收藏的人一样,也喜欢把藏品收集成套,如果一套书缺了一两本,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