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炉火

3043

发布:2021-07-14 10:56:30  来自 少年维特斯 觅知友会员

某日,读到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由得勾起了我对炉火的回忆。尽管现在家里由于施行了集体供暖,使人有虽冬犹春的感觉,然而昔日里那闪闪的炉火却好象时时飘动在我的眼前。那炉火曾经给了我温暖,给了我享受,给了我快乐……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正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在北风呜呜地呼啸中还会常常下起鹅毛大雪,但是小孩子们却不怕寒冷,很少呆在家里,抽空就往大街上跑,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捉麻雀……我常常疯玩得忘记了一切,总是在被母亲叫喊后才极不情愿地回到家中。回到屋子里后才突然感到手脚冰凉,而这时屋子中间呼呼作响闪闪发光的炉火立即成了“救命的稻草”。于是赶紧找来一只小凳坐在炉边,把小手放在炉子上一边搓着一边烘烤着,把穿着的开了线的皮鞋蹬在炉子的边沿上。暖和过来后,才记起作业还没有做呢,于是搬来一只高凳子,在炉火的温暖中静静地写起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岁月里,尽管我们正在成长发育的时期,但是平时能吃到的副食品非常少,而且都是按月按人供应的,因此终日里常常有饥肠辘辘的感觉。而冬天里生上炉子后,我们却可以常常在上边烤一点东西吃,例如烤一只地瓜,烤一块干粮,甚至烤几颗花生吃。当然有时候还会在炉子上放上一个用铁条做的圈子,再在上面放上几只小咸鱼。不一会儿,鱼身就冒出油来并发出吱吱的响声,这时香气也已经弥漫整个屋子了。吃小咸鱼是非常解馋的,然而又要吃掉许多干粮,这让大人非常痛心。傍晚时分,街巷里常常会传来“红瓤——萝卜——”的叫卖声,但是母亲说太贵所以很少买,而她却常常会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炉子上炖着,不一会儿就溢出香气来,于是我们就用勺子捞出来,然后再蘸着酱油吃,感觉真是美美的犒劳了一顿……

上初中后,课外我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发现朱自清的散文《冬天》,竟然也有类似的情景。其中说到弟兄三个在冬天里和父亲一起围拢在“洋炉子”前吃豆腐:“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放在在我们的酱油碟里。”读到这里我就会想,这与我们家当年的情形是何其相似啊。而后我又看到王统照先生在《雪》中也有关于炉火的描述:“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吃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还有当代作家藏克家,在隆冬里宁愿舍弃暖气而安装几只火炉,那原因竟是“我爱炉火!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沏上一杯龙井……”

我参加工作后,一开始在大车间里工作,即便在冬天里,车间里暖得只能穿一件单衣,因为车间里有很多暖气。可是调到成品仓库工作后,这里却没有暖气了,只是天冷的时候在值班室里生着一只炉子。而这只炉子也真是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闲暇之时大家常常围拢在火炉边烤火、聊天,被誉为“老八路”的跟班长常常有声有色地给我们讲他年轻时打“小日本”的故事,吃饭的时候又用一只大锅在上面热饭或者烘烤食品。而我那时肠胃不太好,于是就常常在上面煮山药、地瓜和胡萝卜吃。直到后来调离了成品库,一位女同事在厂院里碰到我时还说:“到现在还经常想起吃你的小地瓜呢!”

一只小小的火炉曾经给了我们多少温暖和实惠,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为了能得到这一切,我们在入冬之前要做多少准备工作啊。父亲要用泥巴把炉膛做好,要求是既要省煤又要好烧,好象这是很有技术的工作;而我呢,要从吊铺上取下烟筒来,打去陈灰,然后协助父亲对接好炉子、烟筒,在屋子的中间安装起来;另外,还要不怕寒冷排着长长的队,到煤店去把供应的煤炭和木柴买回来,然后把木头劈成小块,把散煤分成煤面和煤块,再找地方存放好,以备冬天之用。如此之后,我们方才能够安然地在炉火的陪伴下度过严寒的冬日……

哦,闪闪的炉火,多少年过去了,许多事情都忘却了,而你却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即便就在今天这个交九的寒夜里,在暖暖的屋子里,我好象又依稀看到那闪闪的炉火,炉火上坐着一把水壶,壶水在吱吱地响着……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顾里我想像你一样坚强
    1她是永远都如同最精致的橱柜模特小巧的雪白面容就像是被上帝粉刷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雪无时不刻都保持着黑天鹅般高贵冷艳的顾里2她是随时随地都像是一台保持着极速运转
  • 倒霉的护林员
    护林员走进了森林中。当他捡起第十张钞票之后,抬头望向前面的时候,有什么东西碰到了他的鼻子。一只祖母绿戒指!戒指被一根绿藤拴着,挂在树枝上。他抬起头来往上看,
  •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
  • 盲从让我差点儿进入绝境
    前年7月底,我跟一群好友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我们开着三两越野吉普车,兴致勃勃地开往草原深处。草原如同不着边际的绿色地毯,广阔令人心旷神怡。我开着第二辆吉普车,
  • 逆天绝爱,此恨绵绵
    {覆水难收,水漫金山}你的眼眸里的映照出来的女子。是谁?为何如此陌生!如此可怖。惨白的脸色,红肿的眸子。以及,下半身盘旋绕转的尾巴。鳞片闪闪。这是什么?蛇和
  • 爱的足迹
    在我们身边、中处处都被爱感染着,因为爱能让奇迹发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背着书包正准备过一条斑马路,我见红灯在闪闪发亮就停住了脚步。只见对面有一位盲人
  • 别离
    我们的离别,正如你的所言,你说你会和风走,因它曾带走温柔、和诺言。我们曾相爱,像曼陀罗花开,在黑暗中…绽放出一片海。你说你要涉水而过,因你沉溺它的陌然、与决绝。你轻轻地起舞,轻轻地…在彼时、在风中。
  • 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在现实中,往往会因为许多事而遇到挫折,而在挫折中你又会怎样面对呢?如果让我来回答的话,我一定会竖起的大拇指,大声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不是讲吹的,我遇到的困难还少吗?每次正当我要的时候,正当我要退缩的时候,
  • 永不凋谢的玫瑰
    永不凋谢的玫瑰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
  • 给大忙人的看的佛法书
    在烦乱的世界中学习佛的智慧让忧虑水逝云飞,因知足即得常乐,舍得,无处不春风。小编推荐在烦乱的世界里,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不焦躁,不执着,以平和的心态包容忧欢与苦乐。在烦乱的世界中学习佛的智慧让忧虑水逝云飞,因知足即得
  • 习近平和彭丽媛的爱情故事
    习近平和彭丽媛这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组成的家庭会是怎样的呢。彭丽媛15岁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专部,18岁参军到总政,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攻读大专、本科直至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我国声乐专业最高学历)。她是国家一级歌唱演员,全国政
  • 珍惜这宝贵的母爱
    我看了一幅,漫画里讲了一个:一天,一位猎人来到一条小溪旁打猎,发现一只母熊,猎人十分高兴,向母熊开了一枪,打中了要害,必死无疑。可是母熊却一动不动,手里紧紧抱着一块大石头。猎人觉得很奇怪,走近一看,母熊的却死了,再看石头下面,有三只小熊正在
  • 七夕问
    一一泓深邃的凝眸,缘起生声的岸边,听喃喃秋语犹如从笛孔中吹出的音符,撩开了一季秋之魅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成为这个季节一个女子的温存。与她邂逅,述说心灵的憧憬,却留给我些许忧伤和遗憾。爱之情愫,流转我徘徊里的愁。这样的愁里,疏忽与错过,只因圆满那个孤单的
  • 但丁《啊,你经过爱情的道路》
    啊,你经过的道路,一面等待,一面想看清楚谁的痛苦会像我的那样严重;我求你只听听我的倾诉,然后再行考虑种种痛苦是否都往我身上集中。我的不多,爱情于我无补,但爱情有其崇高之处,使我的既甜蜜,又轻松,因为我常听得背后有人把话儿吐:“上帝啊
  • 影的岁月
    一个人守着一口缸自醒来见倒一口缸想到一些梦仍坚守老旧的院子生活过得不精神已经麻木不仁回去不得他的尊敬岁月在年月里产生的影子
  • 没有你,地球还是一样会转
    1.抱起来很温暖,罗唆起来很烦,在身边讨厌,看不见又很怀念的人。2.你吃一半的面不想吃了他会说不要浪费,他会接过去帮你吃乾净的人。3.大冰脚贴在他大腿弄暖,他即使很冷,也不会把你脚踢开的人。4.一起去大卖场买东西,他提了全部重重的东西,还要空出手牵你的人。
  • 听雪楼中听雪落
    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倒映出我躺在雪里的。闭上双眼,穿越画面,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雕栏玉砌,昨日黄花应犹在,却不道燕去梁空巢也倾。侧身凭栏,听簌簌雪落。此所谓听雪楼中听雪落。白日依山,仓皇雁去,究竟带走了谁的思念?奏响荏苒倒退的节拍,不经意
  • 刮目相看的成语典故
    刮目相看【】刮目相看【读音】guāmùxiāngkàn【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近义词】另眼相看、另眼看待、刮目相待、肃然起敬【反义词】视同一律
  • 酱油不会结冰
    就像一个变换无穷的万花筒,竟然藏着那么多的秘密;生活就像一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竟然有着那么多的学问!俗话说的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一双善于观察的双眼,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双休日时,家里的吃完了,我便去找妈妈要钱买东西吃.妈妈
  • 赵奕欢艰苦家境背景
    赵奕欢上小学时,由于爱唱爱跳,家人送赵奕欢去业余学舞蹈,一直到小学五六年级,但因为家境不好,所以暂停了。初三时想去像别人一样学艺术,就决定上中专,学习主持专业。中途放弃了去读中专,参与了艺术加试。之后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大学期间,边读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