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说]锄头上树

4712

石头和二妞是一对夫妻。这天,二妞半夜醒来,忽然发现丈夫不见了。这深更半夜的,他能去哪儿呢?
  
  二妞披衣下床,满屋子找,但就是找不到石头。她正疑惑着,忽然瞧见自家锄头挂在院南墙墙头的树枝上。奇怪,这把锄头平时都放在屋里的墙角,今晚怎么“飞”到了树上?
  
  这棵树是隔墙邻居冬花家的。几年前,冬花在自家的院子里栽了一棵枣树,树长得很快,没几年便有碗口粗,树梢超过了足有两人高的院墙。莫非……
  
  几个月前,左邻右舍就有风言风语,说石头跟邻居冬花好上了。起初,二妞根本不信,但后来有点动摇了。为啥?因为她听村民们说,石头跟冬花上学时就谈起了恋爱,要不是冬花父母嫌石头家穷,硬拆散了这对鸳鸯,两人肯定能走到一起。
  
  可二妞不信,如今两人各自成了家,而且冬花的丈夫柱子还是石头的堂兄弟,他们能这样胡来吗?
  
  这时,二妞隐约听到院子里有轻微的响声,她隔着玻璃窗往外一看,只见一个黑影拽着锄把,从冬花家爬到了墙头上,接着又从墙头上跳进了自家的院中,然后蹑手蹑脚地放好锄头,向屋里走来……
  
  这一夜,二妞辗转难眠,她看着像死猪一样睡在身旁的丈夫,听着他的阵阵鼾声,眼眶湿润了。
  
  坦率地讲,二妞也觉得自己配不上石头。她小时候出过车祸,脸上有一块大伤疤,成年后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石头家穷,娶不起媳妇,经人说合,将就着与二妞结了婚。婚后,夫妻俩倒也相亲相爱,从没红过脸,谁知丈夫背地里竟然……
  
  怎么办?二妞知道,硬来只会火上浇油,但若听之任之,又心有不甘。二妞一阵思索后,有了主意。
  
  第二天半夜,二妞又发现石头起床了。他拿起锄头向院南墙走去,走到院墙边,迅速将锄头挂到高高的树丫上,接着,拽着锄把开始上院墙。
  
  二妞事前在锄把上涂了不少猪油。现在,锄把光溜溜的,石头攥锄把的手打了滑,上到院墙的一半,突然跌了下来。但是,石头跌倒几次后仍不肯放弃,终于翻过了院墙。
  
  二妞见这招不灵,只好又想了另一个办法。隔天,二妞偷偷把固定锄头的几个铁钉拔掉了。结果,石头拽着锄把行至半空,锄把突然脱落,石头从墙头重重摔了下来。
  
  二妞见石头一动不动地蜷缩在地上,心想:坏了,会不会把丈夫摔坏了?她立马冲到了石头身旁,问道:“石头,你咋了?这夜深人静的,你咋一个人躺在这里?”
  
  石头只得撒谎道:“我可能有夜游症,不知咋的就……就来到这里,还摔了跤……”
  
  石头摔断了两根肋骨,住了几个月医院。住院期间,二妞对他精心照顾,也一直没有追问摔跤的事。她想,只要石头汲取教训,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她便不再追究了。
  
  但二妞的算盘打错了。过了大半年,石头又半夜出门了。
  
  无奈之下,二妞给在外打工的柱子打了个电话,说了石头和冬花的事。柱子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扬言要杀了这对狗男女。二妞说算了,别冲动,为了孩子,得保住这个家。接着,二妞说了自己的想法。
  
  几天后,柱子从外地回来,径直来到二妞家,直截了当地说:“弟弟、弟媳,借你们家的锄头用一下。”
  
  二妞故意问:“你们家有锄头,还借俺家的锄头干啥?”
  
  柱子撇了撇嘴说:“俺家的锄头没你们家的好使。另外,我借锄头不是锄地,而是另有用处。”
  
  石头“扑哧”一声笑了,他说:“锄头就是用来锄地的,你不锄地,还有啥用?”
  
  柱子重重地吐出两个字:“锄奸!”说完,扛起锄头,气哼哼地走了。
  
  石头听了有点心虚,心说,锄奸是啥意思?
  
  柱子回到家,也不说话,却用一块磨刀石来来回回磨锄头,直磨得锃亮发光。
  
  冬花不解,凑到丈夫身边问:“只见过磨刀磨镰磨斧的,没见过还有磨锄头的。柱子,你磨锄头干啥?”
  
  柱子恶狠狠地说:“锄奸!”
  
  冬花一愣:“锄奸?锄奸是啥意思?”柱子瞪了冬花一眼,不再回答。
  
  为了弄清锄奸的意思,冬花找个借口出了院子,打算去找李大爷求教。李大爷是中学语文教师,文化水平高。
  
  冬花到了李大爷家,发现石头也在那里,而且也是来问锄奸的意思的。
  
  李大爷招呼两人坐下,戴上老花镜,低头在一本厚厚的词典上翻来翻去。翻了一阵儿,他终于抬起了头,凝重地说:“在解释锄奸的意思之前,我想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对小夫妻相敬如宾,十分恩爱。可为了生计,丈夫不得不外出做生意。起初,他的妻子还能坚守妇道,渐渐地,妻子耐不住寂寞,跟村上的一个二流子好上了。有一天丈夫回家,看见妻子跟一个陌生男人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便失去了理智,抡起锄头,狠狠地朝那两个人砸去,一下又一下,直到两人一动不动为止……
  
  讲完故事,李大爷长叹一声说:“这个故事就是锄奸一词的来源。所以说,锄奸的意思就是,用锄头杀死一对通奸的狗男女……”
  
  听了李大爷的话,冬花和石头面面相觑,都惊出一身冷汗。
  
  冬花回到家,“扑通”一声给柱子跪下,哀求道:“老公,我错了,真的错了,求你千万别冲动……”
  
  隔壁,石头也拉住二妞的手,一脸惭愧地说:“老婆,对不起,以后我一定改……”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这天,石头的女儿小花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生词,她抬头问石头:“爹,锄奸是啥意思?”
  
  石头没多少文化,但这个词他印象深刻,于是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用锄头杀死通奸的一对男女……”
  
  期中考试恰巧考了这个词语,小花便按父亲的说法写了答案。谁知卷子发下来,这道题竟没有得分。
  
  回到家,小花哭着埋怨父亲不该不懂装懂、信口开河。石头一听,气得直跺脚:“李大爷呀李大爷,你教了一辈子的书,却连一个词语的意思都搞不清,真是误人子弟……”
  
  在一旁做针线活的二妞听到这句话,赶紧把石头拉到院中,小声地说:“你不知道,当时李大爷这样说,是为了挽救咱们家啊……”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三月作者:designeryy
    三月(上)三月的雨在这天下得如此瓢泼,打湿了山上的一切。纸钱散漫了四周,拥挤的的墓碑中间,一对母女紧紧地抱在一起,在大雨中,哭得那么嘶声裂肺…………我终于听
  • [新传说]嫂子的药方
    开店遭遇桃桃职校毕业后进城创业,在市里一条老街上开了个包子店。这天早上,有两个后生仔推门进来,这两人进来不看包子,鼓着两双蛤蟆眼,只是盯着桃桃。他们是谁?你听他们名字就怪:一个叫“三叉”,一个叫“四叉”,两人来干啥的?收“保护费”的。
  • [幽默故事]寻找翠翠
    大冯自从高一时读了《边城》后,就对凤凰古镇及主人公翠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誓将来一定要去领略一下边城的魅力,寻找美丽、纯净的翠翠。大冯的这个愿望终于在今年国庆长假实现了。虽说古镇还是那座古镇,可是大冯在古镇中转了半天,见到的尽是些年轻时髦的女性,与
  • [民间故事]补官印
    这几天,开封府的知府冯为贤正准备启程赴京,他这是要奉旨上朝质辩。不久前,丞相袁渊写了一道奏章,列举了十大罪状,弹劾冯知府。当初殿试时,这冯知府可是皇上钦点的状元,如今却遭到袁丞相弹劾,皇上大怒,让冯知府立刻进京,当廷质辩,一旦罪状属实,立即拿下治罪。
  • [新传说]败家的老头子
    没有收入,儿子又不管,还是死去多年的老头子,来照管王大妈了。王大妈早年是从乡下嫁到城里的,一辈子没工作,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今年她已经五十三岁了,丈夫老吴两年前退了休,儿子吴子枫前不久也结了婚,这辈子也就没什么操心事儿了。
  • [传闻轶事]拿手菜
    民国那会儿,河南省城开封十分繁华,附近的人都来这儿做买卖。有个叫刘华的人,住在开封附近的乡下,他想去开封城里找个活儿干,这天一大早就上路了。走了大半晌,离城门不到二里地了,恰好前面有个茶棚,刘华便进去喝杯茶,歇歇脚,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外面有女子的哭
  • [幽默故事]李根扶贫
    李根是县畜牧局的干部。这天,他买了十只鸡崽,送给对口的贫困户杨二,叮嘱他要好好养,等鸡崽长大了,就能卖钱。杨二一看到鸡崽,就两眼放光,拍着胸脯说一定会好好养。过了两天,李根又来到了杨二家,却怎么也找不到鸡崽了。杨二挠着头皮说,都被他吃了。李根气得转
  • [新传说]师徒揽活
    刘大年是个泥瓦匠,尽管已六十岁出头,头发花白,但他有一手贴大理石的绝活,找他干活的人并不比当年少。他有个徒弟,名叫赵小亮,比他小二十岁,可头发却比师傅还要白,是个少白头。赵小亮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贴大理石的手艺比师傅还要好。这天,赵小亮请师傅来家喝酒
  • [传奇故事]龙之本
    在辽河口,当地人把最粗的缆绳叫作“本”。为什么不叫缆绳,要叫作本呢?这背后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早年间,辽河口有一个叫开龙沟的地方,那里的渔民以出海捕鱼为生。可海上的风浪如鲨鱼的利牙,总是咬断帆船缆绳,把船拍翻在大海里,所以渔民不敢出远海捕鱼。而近
  • [中篇故事]疯狂的虫草
    虫草的价格和它的出身一样神秘莫测。一路飞涨的虫草价格背后,是触目惊心的真相,还是更疯狂的人心?一、大酒店,虫草王西平市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入夜,该市的一座五星级大酒店里,人来人往,热闹异常,因为一年一度的“斗草”大赛正在这里举行。
  • [民间故事]跳三刀
    单手剃清朝康熙年间的二月初二,天津卫北马路,空气中还飘荡着过年的喜庆味道,协和轩剃头棚里顾客盈门,好不热闹。也难怪,一个正月里人们遵守着“正月剃头死舅舅”的习俗,今天是龙抬头的好日子,就扎堆剃头来了。一个白面无须的小伙子走到了协和轩,对着马
  • [幽默故事]安静的车厢
    这是一座位于东北的大城市,隆冬时节,五点半的时候天还是漆黑的。叶东把18路车开到了花园路站点停下,上来一群背着大书包的孩子。孩子们都是二中初三的学生,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坐公交车。最后上车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叶东不由一愣,是朱莉!两人曾经相过亲,叶东感觉
  • [小小说]莫琳的竖琴
    莫琳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好姑娘,她和姐姐梅格、佩格居住在爱尔兰的一座小镇里。每天,莫琳都会赶着羊群去草场牧羊,她总是带着一架竖琴。这竖琴是莫琳的心爱之物,是她拥有的唯一贵重财产。莫琳的两个姐姐呢,她们从来不放羊,每天只知坐在家门口,不停地抱怨家里很贫
  • [幽默故事]意外惊喜
    最近,小吴和女朋友小彤吵架了,两个人一直在冷战。过了几天,小吴有些受不了了,但他又不知如何主动求和,怎么办呢?小吴思前想后,想出了一个主意——上网求助,问问别人是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的。小吴这么一问,还真有人给他支招。其中有一个人说,每回他和他
  • [新传说]乡下来的父亲
    一个新建的楼盘,紧邻城市森林公园,区域位置十分优良,如果能成为这个优质小区中的一员,是许多人的梦想。在实现这些梦想的人当中,有一个叫邓志刚的中年男子,不惑之年已是当地教育局的局长。功成名就的邓局长每天开着他的私车,载着保养得当的妻子在单位与小区之间
  • [幽默故事]磨刀爷爷
    张爷爷和宋爷爷都在县城磨刀,宋爷爷磨出的刀要比张爷爷磨出的刀快。可两年了,张爷爷怎么也没有琢磨透宋爷爷的磨刀方法。宋爷爷还算是好样的,他磨刀的手艺虽然高,可他没有把全县城的磨刀活计都统统地独揽过来,他还是给张爷爷留下了很多位置。个别饭店和棚户区,还
  • [新传说]泣血跳桥秀
    为了要回工程款,农民工陈米斗颤抖地爬上了他建的那座桥。同时,也将自己和一个无辜的孩子一齐推到了生死边缘……一、别出心裁的讨债方式陈米斗一早就出发了,他这一夜都没睡,心里一直在想娄万山的这个主意能管用吗?去跳他们建的那座桥就能帮他把工程款要回
  • [新传说]一锅鸡蛋汤
    堂堂大企业,颇费周章地寻一位做大锅饭的高手,只为求一份烧鸡蛋汤的攻略……奇怪的招聘高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军工背景的大企业,最近公司发布了一条奇怪的招聘信息:高薪求聘一位能做鸡蛋汤的大厨。这可真是小题大做了,蛋汤谁不会?水一开倒入蛋
  • [幽默故事]琴嫂杀毒
    当秀才遇到兵,当网虫遇到网盲,当“小白脸”张清遇到憨农妇琴嫂……琴嫂今年五十八岁,膝下一儿一女,大女儿是农民,小儿子是教师。今年初,儿子把琴嫂接进城来享福了。这天下午,琴嫂买菜回来,见书房里的白脸小子还在玩游戏。那小子叫张清,是琴嫂儿子的同学,离婚
  • [幽默故事]最有效的药方
    埃利诺是个商人,也是个吝啬鬼。长年累月,他攒下了巨额财富。他为自己能跻身富翁的行列而感到自豪。然而很不幸,他忽然在某一天病倒了。医生对他的病束手无策。其实,要治好埃利诺的病很简单,只要出一身汗就好办。但是,医生们用尽了办法也无法令他发汗。医生们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