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买卖

3068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张合理中学毕业后就没再念书,他找了一份挺特别的工作—放鸡。

良心买卖 现在的人特别讲究食品质量,同样是鸡蛋,有的摆在地摊上论斤称,有的却贴上标签、在大超市里按个儿卖,两者价钱能差上好几倍,张合理放养的鸡下的鸡蛋就是后一种。他工作的地方叫鸡围山,这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山区,山明水秀,景色怡人,方圆几百里,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子,家家都靠养鸡为生,养的都是老母鸡。母鸡就在山上觅食,吃的是野生的小虫子小蚂蚱,下的是地道的山鸡蛋,纯天然、无公害,卖到城里能赚不少钱。可以说,没有勤劳的母鸡就没有鸡围山。

说白了,张合理就是个“鸡倌”,人家放牛放羊,他放的是鸡,每天早晨起来把鸡群赶上山,等母鸡吃饱喝足再赶着下山。这活虽然挺枯燥,但每月给的工资也算可以,月底发工钱时还送10斤山鸡蛋。

这天,一个老汉赶着牛车来到张合理打工的村子,一进村头,就扯着破锣嗓子喊道:“乡亲们,都出来看看,卖小鸡崽喽!”

老汉坐在车前喊着,车上的几百只小鸡崽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就像一个合唱团。鸡围山每家虽然都有几只公鸡,但大多是用来宰肉招待客人的,村民都是直接买进小鸡崽,而不是自家孵鸡。

 

老汉这么一喊,不一会儿,村里人都出来了,张合理也跟着过来看热闹。只见老汉把牛车停在路边,把车上的小鸡崽都放在地上,让村民挑拣。那些小鸡崽都精神着呢,又叫又跑,也不知道累。有的村民要10只,有的要20只,老汉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一支圆珠笔,一一记录下来。也就一个多小时,老汉的鸡崽卖完了,他小心翼翼地把本子塞到怀里,给老牛喂了点青草,扬起鞭子抽了老牛屁股一下,吆喝着:“驾,得驾!”驾着牛车就走了。

这一下,张合理看傻了:这老汉卖完鸡崽,咋没收钱就走了?张合理正奇怪呢,突然看见自己的雇主钱老爹提了一笼子刚买的小鸡崽,慢悠悠地往家赶,便追上前去,好奇地问道:“老爹,那个老头是活雷锋吧?怎么卖鸡崽不收钱呢?”钱老爹笑了笑,说:“谁说不要钱?几个月后他会来收钱的。”

张合理一头雾水:“几个月后再来?为什么不现在收钱呢?”

钱老爹放下笼子,指了指笼里的小鸡崽,说:“现在?现在你能看出鸡崽的公母吗?不能吧?神仙也不能,但几个月后,鸡崽长大一些,就能看出公母了。我们鸡围山只要母鸡不要肉鸡,所以,这些小鸡崽里有几只是母鸡,我就付几只的钱。”

张合理听着新鲜:“那剩下的呢?”

“死了的就算了,要是剩下小公鸡,老头再买回去,或者用两只小鸡崽换一只小公鸡。”

张合理听愣了:“那老头不是赔大了?”

钱老爹摇了摇头,说:“他怎么会赔呢?我们帮他把公鸡养大,他弄回家再养一段时间就能卖了。当然,我们做的也是良心买卖,比如我买了20只小鸡崽,如果10只是母鸡,都养活了,我却说只养活了9只,还有1只死了,老汉也不追究,但我们全村没一个这样做的。鸡围山又远又偏,人家来一趟不容易,咱不能昧了良心。”

几个月后,老汉果然赶着牛车来了,又载着满满一车小鸡崽。他把车停在路边,从怀里掏出小本子,按着上次记的去收账。

钱老爹上次收了20只小鸡崽,死了2只,长成11只小母鸡,7只小公鸡。老汉就按11只算钱,然后又给了钱老爹14只小鸡崽,把那7只小公鸡收走了。其他人也是如此,没有哪家少报母鸡的数量。

老汉卖完了车上的小鸡崽,高高兴兴地走了。张合理看得心服口服。

几天后,钱老爹要去走亲戚,出门前他嘱咐张合理:“我联系了邻村的木匠,让他来咱家打三个鸡窝,我出门的这几天,你帮我看着点。”

钱老爹一走,木匠后脚就来了,拿起工具一通忙活,一天下来,两个鸡窝做好了,可是,家里剩下的木料不够了,不能再做第三个鸡窝。张合理在院子里溜达了几个来回,看到门口不远处有棵枯死的老榆树,那榆树非常粗壮,砍下来能做不少家具。他见那树离钱老爹家最近,知道这是钱家的树,就拿了斧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榆树砍了。张合理累得满头大汗,对木匠说:“这下木料够了,你索性再打几个鸡窝吧,省得以后鸡崽多了还得费事。”

几天后,钱老爹回来,一见屋旁的榆树被砍了,着急了,就问张合理:“你咋把树砍了?”张合理本以为自己这事办得挺漂亮,现在很委屈:这榆树反正已经枯死好多年了,也没啥用处,夏天乘凉都不行,砍了多做几个鸡窝不是正好?

张合理嘟囔着说:“多做几个鸡窝,就能养更多鸡崽,赚的钱不就更多吗?”没想到钱老爹黑着脸说:“钱钱钱,不能光顾着钱,忘了本啊!”

忘本?忘什么本?张合理不明白,可他见钱老爹腮帮子一鼓一鼓的,真的生了气,只好不再言语了。

第二天,钱老爹忙活了一天,做了一块大木牌,然后找来张合理:“合理啊,听说你念过几年书,会写不少字吧?”张合理不好意思了,咧着嘴说:“看您说的,我好歹也是中学毕业啊。”

钱老爹点点头,说:“那好,我做了个木牌子,你在上面写几个字。”

张合理见钱老爹已经准备好了毛笔和墨水,就问:“写什么字?”钱老爹想了想,说:“就写‘原大榆树’吧。”

张合理皱了皱眉头,这是什么意思?钱老爹叹道:“你不是把大榆树砍了吗?我怕那个卖鸡崽的老头找不到咱家。他卖鸡崽时,本子上记我家的地址,写的就是‘大榆树旁第一家’。要是没了这棵树,他怎么找到我家收账?我们鸡围山大大小小有几十个村子呢,他哪里记得过来哟?”

张合理张着大嘴,惊讶地问:“你昨天发那么大的火,就是怕卖鸡崽的老头找不到我们?”

钱老爹点点头:“是啊,咱们村子又偏又远,鸟都不愿意来拉屎,要是没人家送鸡崽,咱能卖山鸡蛋赚钱?没人家送鸡崽,就没咱鸡围山,咱不能忘本啊!”

钱老爹告诉张合理,因为买鸡崽的人太多,几十个村子又没什么门牌号码,卖鸡崽的老汉往往就在本子上这样记着:老刘头,村头第三家,15只。赵大姐,村南边第二家,10只。三胖子,小河湾边的红瓦房,20只……张合理这才明白过来。

很快,木牌做好了,张合理主动把木牌插到了老榆树原来生长的地方。后来,钱老爹告诉张合理,其实,卖鸡崽的老汉靠嘴问路,也能找到自己家,只是自己不希望老汉费时费事,因为他来一次路途遥远,自己想让老汉卖完鸡崽早点回去,好吃上一口老伴做的热乎饭……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三文钱
    PART.1赊账这事发生在古代,那时候群雄逐鹿,狼烟四起。伏牛山下有一座小城,由于地处偏僻,暂时还算太平。小城里开着一家不大的当铺,老板姓金,五年前为躲避兵
  • 没有良心
    有一个小伙子,爹娘都死了,他成了乞丐。这一年冬天,特别冷,大雪一直下。他几天几夜没吃到一口馍,饥寒交迫,昏倒在风雪中。醒来时,他看到了一双浑浊的眼睛。“你是
  • 天道经典台词摘录精选
    1.花天酒地并不违法,只是一种带符号的方式。2.他跟正常人的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3.国内信用是
  • [幽默故事]不在现场
    汤姆是个大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当今最先进的克隆技术,汤姆当即就克隆出了一个自己。这个克隆人和汤姆长得一模一样,就是呆头呆脑的,如何利用这个家伙呢?汤
  • 我的戒烟
    凡吸烟的人,大部曾在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烟,在相当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三
  • [阿P故事]阿P擦皮鞋
    前不久,阿P经不起老乡再三鼓动,去了省城打工,在一个小区门口摆起了擦鞋摊。没想到一个月下来,收入竟然是在老家的三倍。大城市的人真是豪爽,在老家擦一次鞋赚上两元就算大生意了,可在这儿,随便喊个五元,都有许多人等着光顾呢!阿P越想越开心,憧憬着早日挣上
  • [幽默故事]该死的化装
    小为是个业余话剧演员。这天晚上,剧团要到郊区剧院去演一场戏,他就在家化好装,急匆匆地跑下楼。真巧,楼下停着一辆出租车,小为一屁股钻进车,吩咐道:“师傅,去南郊剧院!”“南……南郊?”司机瞅了一眼小为,结结巴巴地说,“我这车不……不走远路……”
  • [情节聚焦]不要零角硬币
    曹大货并不富有,但他从不愿在口袋里放硬币,特别是零角的硬币。零角硬币派不上什么大用场,放在身上还“丁当”响的,如果你偶尔掏口袋,没准儿它像只小爬虫似的夹在你的指缝间跑出来了,丢人现眼。有一回,曹大货在小区门口跟人侃大山,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好烟分给大伙
  • [东方夜谭]泥人仙
    白天,他是泥娃娃;夜里,会变回人形。不过,更神奇的还在后面……PART.1半夜娃娃唐朝年间,燕子街有个捏泥人的工匠名叫方梦龙,已过而立之年,尚未娶妻。方梦龙的隔壁,住着一个叫麻三的小混混,平日里,好吃懒做,总爱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这天晚上,麻三
  • [海外故事]死亡打捞
    汤姆和佛德曼是好朋友,也是两个潜水高手。这天他们正在一间酒吧喝酒,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这男人看到了汤姆和佛德曼,便大步走上前,突然双膝一软,在两人面前跪了下去。佛德曼认出了这个男人,是一个潜水爱好者的父亲,赶紧手忙脚乱地将他扶起来,
  • [幽默故事]不过是玩笑
    有个单位,几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其中,有一个老谢,四十来岁,说话随便,喜欢逗乐子,人称“活宝”。还有一个小郑,三十出头,俊俏靓丽,雅号“公主”。老谢和同事们开起玩笑来实在够呛,尤其对小郑,那玩笑开起来“荤”得过分,常常想法子变招儿在玩笑中占便宜,这让小
  • [民间故事]祖传秘方
    明洪武年间,扬州府有个叫白庆喜的商人,经营祖上传下的“十全药膳粥庄”。白家的“十全药膳粥”根据祖传秘方熬制,清凉滋补,口味独特,名闻大江南北。可是,自打白庆喜的父亲病死外地,白庆喜接手粥庄以来,生意就每况愈下。白庆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天,白庆喜正
  • [新传说]我想和你做邻居
    王平坦是个代驾。礼拜六早上九点,他突然接到代驾要求,连忙骑车前往。平坦是三年前干上兼职代驾这一行的,他的正式工作是在一家面粉厂当电工。三年前,他买了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贷款四十万,而他每月的工资仅三千元。他媳妇在一家私立幼儿园当生活老师,挣得更少,
  • [幽默故事]路见不平
    楼道里的灯坏了,刘大嫂做完中班回家,摸黑上楼,刚走到自家门口,掏出钥匙要开门,谁知这时候门却自动开了,一个男人从里面冲出来,正好和刘大嫂撞在了一起。刘大嫂知道撞上来的男人肯定不是自己老公,拉开嗓门就喊:“捉小偷啊!”可是话刚出口,眼前一道寒光闪过,刘大嫂
  • [幽默故事]一头扎进醋壶里
    这天中午,王刚带着未婚妻小娟亲亲热热走进一家餐厅,两个人点好菜,又卿卿我我地凑在一块儿,细细商量拍婚纱照的事。突然,只听“啪”的一声响,桌上一把瓷壶的壶盖突然缩小,猛地跳起老高,一头扎进了瓷壶里。王刚揉了揉眼睛,盯着那个瓷壶愣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这
  • [幽默故事]新手
    小王刚刚拿到驾驶证,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辆新车,每天开着车上下班。这天下午,小王接到老家父亲打来的电话,说是爷爷病危,怕是不行了。老人临终前想最后见孙子一面,父亲让他马上赶回去,满足老人最后的愿望,并再三交代,一定要快点,慢了说不定就见不上了。
  • 冬荷
    冬荷——2019年2月20日冬日观荷有感静止的水面,直立的荷梗上留下几只低头的莲蓬,木桥上偶尔路过的匆匆行人,刚刚露头的月季,画面定格在冬日的荷塘,没有了喧嚣、没有了尘扰、没有了烦惊,留下了静谧、留下了静美、留下了中国式的水墨静颜,朴素中不失大气磅礴、简单
  • [幽默故事]高招
    这天,利民超市来了个瘦高个,一进门就问:“请问‘知饮’苹果醋是在搞‘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吗?还是50%中奖率?”见营业员点点头,他便买了2瓶,可打开瓶盖却都是“谢谢”。瘦高个问:“不是50%中奖率吗?怎么我买了两瓶却没中?”营业员哭笑不得,
  • [传闻逸事]倒悬的神木
    PART.1红桧木梁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刚在临安建都,皇帝赵构就要大兴土木,修建一座支撑门面的金銮殿。“工部侍造”施览官职低微,无权反对,他眼珠一转,禀报皇帝说独缺十多根五丈高的梁柱,没有合适的梁柱,这金銮殿还是没法盖啊!没过几天,涂州的地方官
  • [中篇故事]疯狂的核桃
    1。争核桃,惊险刺激北京北郊有个地方叫葫芦峪,那里长着一棵四五百岁的核桃树,树高近二十米,树冠巨大、枝叶繁茂。它结的核桃,因为纹路很像狮子的鬃毛,故名“狮子头”。这“狮子头”可大有来头,北京故宫就有这样的清宫旧藏,专门存放在特制的紫檀木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