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

1106

发布:2021-06-18 06:10:02  来自 少年维特斯 觅知友会员

现在人们吃的都是自来水,而以前的东北人吃的都是井水当然也有江水。
这个就是一个和井水有关的事故。

东北的一个小村里没有自来水,人们吃的用的水全都要到半里外的一眼大井里去挑。
所以每天清晨,小新一大早起来,背上他的小竹筒,跟随父亲踏上青石板上的露珠儿去村口担水。
守在井边的人很多,往往要排上一个长队,人们就在相互问候中打发时光,有说有笑,一直等到太阳儿露出脸来,初升的阳光照在身上,如同披了一层柔和的外衣,非常舒适。

小新问父亲,咱家后院里不是也有一口井吗,为什么偏要大老远地赶到这里来挑水呢。
父亲笑笑说,这里的水甜啊,你没看见,全村的人都喝这儿的水呢。
当然这是一个难以让小新信服的理由,在小新看来,水就是水,淡而无味,全然没有酸甜苦辣之分,于是小新的嘴巴撅了起来。
父亲伸出食指刮刮小新的嘴巴,说,每天清早起来,活络活络筋骨,才能长就一副好身体啊。

可小新想的却是后院里那眼早已湮没在荒草中的井。
井檐上早已苔迹斑斑,小新曾经踮起脚趴在井檐上朝里张望,看到的只是黑汪汪的水面,小新找了一块石子扔下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溅起一丝波纹。
村里的孩子经常神秘兮兮地问小新,你们家的那眼井,你不害怕吗?你没有看见过奇怪的东西从里面冒出来?小新骄傲地抬起头来,怕什么?不就是一眼水井么,还能钻出一条蛇怪来?井栏下的草丛里,每天晚上都有一只蟋蟀叫得很响林亮,那才是小新最向往的东西,可惜没有一次能够抓住它。


为了证明小新的无畏,小新把小伙伴叫到来,当着他们的面爬到井檐上,朝他们挥手道:“你们看见了吗?你们敢上来吗?”井檐上滑得厉害,小新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围着它转圈。
直到奶奶哭喊着将小新抱下来,奶奶头发散乱,眼睛发白,样子很,对着井口叫道:“我知道你想要报复,可是你不要害孩子啊,都是我一个人的错,你要我死,就托个梦给我,我马上就下来。

当天晚上,小新在睡梦中仿佛听见一阵笑声从井边传来,于是小新睡眼迷离地来到井边。
月光皎白,小新看见一个和小新一般大的小孩,戴着小西瓜帽,穿着一件大红棉袄,正爬在井檐上朝小新做鬼脸。
“你是谁?”小新问道。
小孩不停地笑,手中拔浪鼓儿摇得咚咚响。
于是小新又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你家妈妈呢?”小孩向小新招手,小新走到他的身边,孩指指井里面,贴着小新的耳朵说:“妈妈在下面,轻点儿,别吵醒了她。
”小孩的脸很凉,虽然是几乎贴着小新,可小新仍然感觉不到他呼出热气。
小新心中奇怪,问:“你家住在这下面吗?”小孩说:“是啊。
”小新伸出手去摸小孩的棉袄,凉凉的,软软的,似有似无,却很干燥,一点没有沾湿的迹象,小新就说:“那里面都是水,为什么你身上一点都不湿呢?”小孩不解地望着小新,说:“没有啊,这里是我家门口,怎么会有水呢?”月已偏西,井口完全笼罩在井栏的阴影之下,小新只看到黑隆隆的一片。
小新凝望着小孩,他的脸很白,白得几乎没有一丝血色。
小新问:“你一直都住在这里吗?”“是啊,都住了几十年了,从来没人陪我玩,我好孤单。
”小孩低下头来。
小新的心中一热,于是抓起小孩的手,说:“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吗?”小孩眼中一林亮,可是霎那间又低下头来,低声地说:“妈妈知道了,会骂的。
”小孩突然紧紧握住小新的手,“就是骂,我也不怕。
”“你妈妈还睡着吗?”小孩点点头。
小新有忍不住地好奇,说:“可以带我去你家里看看吗?”小孩不放心地朝井口张望,似是害怕,握着小新的手,紧了又紧,终于下定决心,说:“咱们是朋友,当然可以。
不过,你要轻声些,妈妈可厉害了……”

15749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求婚理由》等12则
    求婚理由两位已婚男士闲聊,一位提议谈谈各自求婚的动机。“我是在夏天见她穿了一身薄衣服,美腿若隐若现,于是就向她求婚了。”“我正好相反,”另一位说道,“我老婆那时总是穿长裙,我想知道她的腿究竟长得怎么样,于是就向她求婚了!”黑白配一天,丈夫郁郁不乐地问
  • 真诚的谎言
    A妈打来电话,声音掩饰不住的惊喜:“丫头,还记得付强吗?他读完博士了,他从北京回来了,他要来看我…”语无伦次地,不知道怎么高兴才好。妈很久没有这样高兴过了,絮叨半天又叮嘱我“明天你要回来啊,看看人家付强……就知道这孩子会有出息。”好半天,妈终于在我的
  • 做一个等待的玉米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想:“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唯独
  • 齐白石的“七戒”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作画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所以,年近百岁之时,仍然精力充沛,挥毫不止。齐白石一生经历不少坎坷,然寿臻期颐,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晚年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南菜园,为葡萄、丝瓜、花生等瓜果除草、施肥,以
  • 最旧的朋友
    1再见到陈山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预感。那天,我和两个朋友去北京郊区玩,准备住农家小院泡温泉。那里的温泉非常有特点,不像一般的大汤池,人多又嘈杂,温泉位于农舍的后院,小小的,热水不断地冒出来,院子里有树,还可以看漆黑的夜空满天的星星,小院非常宁静。黄昏时,
  • 车上的眼泪
    在从机场去武汉市区的大巴车上,身旁坐着一个面容有些苍老的青年。他看上去最多只有30岁,但面色黝黑、深重,我猜他应该是一个从小就出门打工的少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坐在他身边。不是我恐惧他的面貌,是恐惧他在打电话的表情和声音。“我们总要见一见面。”他反复地
  • 盲人徒步东南亚:看风景的人成了最美的风景
    他是一个盲人,却有一个梦想:听听国外的鸟叫,摸一摸泰国的大象,踩一踩印度洋的沙滩,然后坐在澳洲的一间咖啡屋里,用蹩脚的英语和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聊聊天……自豪地叫着“China”,勇气换来“中国人好样的”曹晟康是安徽淮北市人,8岁时遭遇车祸,导致双目失
  • 西奈沙漠奇遇记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凯撒大尉率领的一支英军先遣队被德军包围在非洲西奈沙漠的战场上有段时间了,已处于无粮无水,弹尽粮绝的境地。与其坐以待毙,何如拼死一搏凯撒大尉决定深夜突围,大不了以死殉国,也比困在这里渴死、饿死强。傍晚时分,一位13
  • 钓鱼岛祸根:二战后蒋介石两拒“琉球”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已成为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由于蒋介石一向
  • 最幸福的一晚
    那一晚犹在眼前。那一年我12岁,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紧赶慢赶,就是为了在除夕前回到老家。我这个四川崽儿一直在异地成长,所以在冬日里嗅着川中泥土的气息,目接着一片新奇,激动非凡。赶到自贡时,最后一班长途客车还是离开了,爸爸只好领着我们
  • 孙中山最后的尊重
    有一天,孙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疗。当时,孙中山已是大总统、大元帅了,对医务人员仍很尊重,讲话很谦逊。平时,无论是早晨或是晚间,每当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他总是微笑着说声:“谢谢您。”敬诚之意溢于言辞。1925年,孙中山患肝癌,弥留之际,当一位护理人员为
  • 挑水卖的经历
    今天水管线维修,到了做饭的时候没有水,我对老婆说:“没有水做不成饭,一家人难得下一回馆子,你把孙子抱上我们三个人吃馆子去吧?”老婆没好气地说:“没有水你不会维修点上游那个消防栓那儿挑一担水回来?家里水桶长久没用了,正好洗一洗,不要没事就想到吃馆子,整个小区
  • 每一朵鲜花都朝太阳奔跑
    那一年,我初三毕业。母亲得了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眼看着开学的日期越来越近,但我和哥哥的学费依然没有着落。父亲把旱烟袋抽得啪啪直响,但里面没烟,他抽的是无奈和焦急。父亲只好去借高利贷。说实话,我是不愿意去读师范中专的,我想读高
  • 安南的干净
    十年秘书长生涯,他曾奋力将巨石推上山巅,也一度在重压之下抑郁失语。他就是——科菲·安南。或许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那一刻,这位有着贵族血统的黑人激扬地說,自己可以踏出联合国的大门,但联合国却离不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回望安南十年路,功过是非无需多言,我只想說
  • 怀念那个躲在壁柜里的冬天
    我上大四时才认识方启航。用同学们的话说,这叫黄昏恋,晚了一点。因为按照惯例,校园情侣一般很难将感情带出校外,因此,接受启航玫瑰花的那一刻,我曾经非常犹豫,怕自己的大四变成伤心的回忆。但是启航的一个热吻,立刻把我变成了没有主见的傻妞,于是,我们开始了热恋。
  • 父母的心
    初春,傍晚。重庆万豪酒店大厅外,料峭春雨淅淅沥沥。送走出席报社“感动重庆十大市民”颁奖典礼的众嘉宾,我陪客人来到酒店自助餐厅。餐厅富丽堂皇的装饰在灯光下呈暗红色,峨冠博带的大厨背着手,气宇轩昂地穿梭于餐桌间,神情活像巴顿将军正视察他的第三坦克军团。客
  • 万历谍影
    1大明万历二十年的一个深夜,一名提着蒙古马刀的刺客入宫行刺皇帝,被锦衣卫诛杀;与此同时,市井之中有十几个百姓也被人暗杀于家中。更让明神宗惊诧万分的是,在同一个晚上,他所倚重的一品大员宋阁老也被残杀在家中。一时间,朝野上下沸沸扬扬,惊恐不安。对于宋阁老被杀一
  • 11岁的慈善家
    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地震的第二天,远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11岁男孩儿,开始了徒步行走。孩子微跛,身后跟着一个18轮的红色拖车队。他就是美国最有名的儿童慈善家扎克·班纳,此行是要为海地无家可归的儿童募款。在过去的4年中,他已经帮助了120万流浪儿童。
  • 一个擦鞋匠的“零饥饿”梦想
    1948年夏天,南美洲一个叫加拉尼温斯的小城就像在热锅里炙烤着,气温接近40℃。小城街头,有一位绰号叫“鱿鱼”的小男孩,每天要拿着鞋刷给人擦皮鞋。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衫,汗如雨下,对每个过往的行人都发出期盼甚至乞怜的目光,指望有人能停下脚步,把皮鞋伸过来让他
  • 鱼的旅程
    有一只很快活的鱼,它觉得生活在这无垠美丽的大海,穿梭于丰富多彩的珊瑚中,经历过弱肉强食的海中斗争,也曾面临成为盘中美味的劫难,这一生是多么充实,令人回味,它感到满足,安于现状。有一天,鱼偶然听见了老船与海浪的对话。老船说:“这海上所有的风景我都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