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一只蛐蛐一张犁

3445

过去,王家庄有一个叫王诚的人,穷困潦倒但为人善良。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去帮,乡邻们都叫他大善人。这年秋天,王诚的娘去世了,他实在没钱办丧事,只好到邻居张三家去借钱。
  
  张三家也穷,哪有钱借给王诚呢?可是,以往张三有困难,王诚没少帮忙。张三心里过意不去,一抬头看到了靠在南墙根下的犁,他一咬牙,说:“我就这张犁还能值点钱,你将它当了吧!”
  
  王诚说什么也不肯,他说:“虽说快要到冬天了,犁暂时用不着,可是明年春耕时,我拿什么去将犁赎回来?”
  
  张三笑笑,说:“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吧,其他的到时候再想办法。”王诚感激地点点头。
  
  王诚扛着犁,急匆匆地来到当铺,掌柜的不在,小伙计看了看他的犁,说道:“你这犁顶多能当五十个铜子。”
  
  王诚说了当犁的原因,说着说着,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小伙计见他可怜,心软了:“你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添补上点儿?”
  
  王诚连忙脱下身上的褂子,说:“你看加上這个,成吗?”
  
  小伙计看看那件满是补丁的褂子,摇摇头。王诚只得作罢,他喃喃道:“五十个铜子仅够买张席子、挖个土坑。可怜我的娘啊,辛苦一辈子,连口薄皮棺材也得不到……”
  
  小伙计开好当票,数出五十个铜子递给王诚。王诚伸出右手接钱,小伙计看到他手臂上有块铜钱大的胎记,突然把递钱的手又缩了回去。小伙计问道:“大叔,你……你是王家庄的大善人?”
  
  王诚问:“你认识我?”
  
  小伙计惊喜地点点头。原来,小伙计八岁那年,爹就病死了,娘带着他逃荒要饭。一个阴雨天里,娘俩晕倒在路边,是王诚救了他们。小伙计记得当年的恩人右手腕上有一块铜钱大小的胎记,如今恩人有难,自己怎能袖手旁观?
  
  突然,小伙计看到了犁把上趴着一只蛐蛐,轻轻赶它,它也不动。小伙计灵机一动,立马重新开了当票:一只蛐蛐一张犁。他说:“大叔,今天我就做主了,当给你一吊钱,赶紧回去替老人办后事吧!”王诚喜出望外,来不及多想,拿着钱和当票,赶紧跑回家。
  
  王诚用这些钱安葬了老娘后,自己却一病不起了,而他也再没钱可以治病了。
  
  第二年开春,耕种开始了。张三知道大善人的难处,就自己想尽办法凑足了赎当的钱,去当铺赎犁。当铺的小伙计一听有人来赎犁,抬头看了一眼,说:“库里是有张犁,可不是你的啊!”
  
  张三说明来意,小伙计听了,心里便有了数,他交代了张三几句,就赶紧去仓库取来那把犁,想趁掌柜的不在,尽快把这事了结。
  
  就在此时,掌柜的走了过来,他要过当票看了看,眉头一皱,白了小伙计一眼,然后,他赶紧把赎金接过,数了数,倒是没少,便又松了一口气。接着,他眨眨眼睛,想了想,说:“当期超过了一天,应该再加三十个铜子。”
  
  张三说:“日期上写着就是今日啊!”
  
  掌柜的狡猾地笑笑,说:“那是小伙计不懂事,写当票的时候忘了把大月多出的一天加上。”
  
  张三急了:“可是这钱还是我好不容易凑来的……”
  
  这时,小伙计扯了扯掌柜的衣袖,说:“掌柜的,还是让他走吧,一会儿让他发现当物丢了,我们可得多赔钱呀!”小伙计说这话时,故意朝张三递了个眼色。
  
  张三心领神会,说:“好呀!我正要说呢,我的当物是两样,一只蛐蛐、一张犁。犁还在,蛐蛐呢?”
  
  掌柜的一愣,反问道:“蛐蛐也能当?”
  
  张三就按小伙计方才交代的内容辩解道:“我那可是一只‘黄金钳’,一只公的能卖到几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呢!虽然我那只是母的,不值钱,可是它肚子里的卵值钱啊!它能产五六百个卵,到时候,能孵化出五六百只黄金钳,那得卖多少钱?”
  
  掌柜的说:“你唬谁呢!这么珍贵的蛐蛐,你舍得当?”
  
  张三回答:“我是舍不得,这不是给朋友救急嘛!单独当蛐蛐,它又不肯移地方。要是硬把它拽下来,动了胎气,肚子里的卵不就毁了吗?只好蛐蛐和犁一起当了。”
  
  掌柜的一时不知说什么,他问小伙计:“这事是你经手的,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伙计把掌柜的拉到一边,悄悄地说:“当初人家非要连犁和蛐蛐一起当。那只蛐蛐拖着个大肚子快生产了,我想等它产了卵,咱留下些,等孵出小蛐蛐来,也好卖些钱嘛……”
  
  掌柜的一听,眼珠“骨碌”直转。张三见势,又说:“不行,你们弄丢了我的蛐蛐,咱们到衙门评理去!”
  
  掌柜的急了,他可不想把事情闹大,便赶紧说道:“就这么点事,何必惊动官府?犁你扛走,赎金我也不要了。”张三朝小伙计使了个眼色,拿回了赎金,扛起犁,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张三把赎金又拿给了王诚去治病,王诚问起是哪来的钱,张三只是笑了笑,说:“一只蛐蛐的事儿!”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困难像弹簧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就是用这句打败困难的。一次,我和几个好一起去游乐场玩。游乐场很好玩,大胆的泽斌说:“小儿科,真不过瘾。
  • 我要夸奖的同学
    说到夸夸我的同学,我想一定就是她了,我们班的副班长,一个不管是工作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强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在每次考试中都能排第一,还在里当副班长,样
  • 爱不需要承诺来相守
    看着你转身离去,我告诉没有什么痛我不能承受,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安慰而已?其实我心还是痛的,泪在心里流……对你给予我的爱,我只能平静的等待,要像手中捧起的细沙,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怀想眼帘里那抹暖
    红尘里,人们总把爱,当作一首老歌去传唱;把念,当作一副山水丹青去描摹。而情,当作一坛醇香的女儿红去储藏,这样,经的发酵和催化,酒香越发沁人、醉心。----题记曾说:用一秒钟的转身离开,用去
  • 淡淡忧伤的伤感句子
    微微悲伤的语句1、若借口只是应付,那我宁愿你简简略单的谢绝。2、那些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恋情。3、就算有一天我真的废弃了,我的心里也仍然有你的地位。4、记忆?无法抹去的,终究无法变成空缺。5、原来一直以来只是我的两厢情愿,我学不会她的铁心塌地
  • 一辈子还没到你怎么可以说分手
    你说;不喜欢吃醋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话好多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吃葱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爱闹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不喜欢爱疯的女生我改了你说。你说。你说。什么都是你说什么我改什么为什么从来没有见你为我改变什么我们之间经历了好多好多爱过也伤过。气过也
  • 小动物过夏天【儿童益智故事】
    步行虫有变换能力。夏季,它身上长出一层深色甲壳,防止紫外线照射,控制体内水分蒸发。夏日中午,蝴蝶采用并拢翅膀的办法,倒挂在树叶背面,避开烈日照射。蜻蜓把尾巴对着太阳,避免太阳直照头上,以防中暑。撒哈拉大沙漠有种蜘蛛,酷夏一到,就在沙漠里掘一口“深井”,吐丝
  • 棋
    梨花树下茶一盏,翁侄招乎棋盘搬;围席看座移兵转,山前支车危变天;浮云内敛忘其险,驱炮击天昏地掀;月华浮动怡情园,痴迷棋中忘时间。
  • 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它是真诚的精髓。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1、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2、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3、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
  • 爱之花
    <爱之花>爱的花儿匆匆开放晶莹的露珠曾湿润了它的面颊彤红的朝阳曾深情地把它照耀它欢乐诱人地绽放还有那微风那雨滴都曾在它的身边驻留,并发出由衷的赞叹:啊,它是多么的娇美,惹人怜爱,并让人心驰神漾爱的滋味,就如同花瓣的芬芳,让人陶醉天地的精华
  • 迟到
    好多年过去了,我是多么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呵。北京或许已物是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对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英子画外音(童年):我的父亲很疼
  • 人前人后
    科长与科员甲和乙都是笔杆子,不时有大大小小的文章在报刊上露面。这天,甲不在家,办公室只有科长和乙。无事可做,科长静坐品茗,乙在浏览当日送来的报纸。“科长,您看,甲的文章又见报了。”乙把报纸摊到科长面前。“是吗?”科长漫不经心地看着报纸。末了,说
  • 李白《独坐敬亭山》
    作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