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三则
4218
错误
老婆是一家出版社的高级编审。
最近,某市要出版一部经济发展三十年成就的书籍,印量高达五万册,由老婆负责全程跟单。
这天,老婆回来长吁短叹,说坏事了,手下的编辑做事不认真,将两组很重要的经济数据给弄反了。等发现时,书已经印出了一万多册。
老婆说,这是社里的责任,人家传真过来的数据是对的,是被编辑放错了位置。
出乎意料的是,老婆在向市府办负责此书出版工作的王主任承认错误时,他看了看样书,却安慰起老婆,哦,这个是小失误,反正数据也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没人会认真看的。这事你知我知就行了。
老婆一颗心放下,回来对我说,王主任真是好人啊!改天我要请他吃个饭。
可老婆没高兴几天,回来又大倒苦水说,不知怎么搞的,这本书又发现了错误。
原来,书在最后定稿时,王主任曾打电话来说,市里刚调来一位副市长,要加在编委会里面。可能当时没说明白,结果人是加进去了,但排名却给排错了,将他和另一个副市长的排名弄错了前后。
因为这部书已经全部印完了。老婆向王主任求情说,既然都是副市长,能不能就这样了?
王主任几乎跳起来,喊道,你想砸我饭碗啊!这可是原则性错误,无论如何都要修改过来。
老婆说,要改,书要全部拆了重来,损失很大。因为难以确定责任,老婆心里发虚。
王主任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全部重做!费用我来搞定。
这件事后,老婆心有余悸,却很不理解,一本讲经济发展的书,数据错了,居然没事。一个领导的排名错了,却这样不惜成本地全部重做,真是想不通。
在政府工作多年的我,笑了。
曾用名
局里新调来了一个年轻人,叫张虎。没几天,大家便都知道此人来头不小。
因为他简历上“籍贯”的一栏填的是“某省某县”。
哦,和市长是老乡哟!看到简历的人都心里一动。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张虎在“曾用名”一栏填的是“张祥武”。全市的人当然都知道,市长叫张祥文。
大家都猜测,这个张虎,是市长的亲弟弟、叔伯弟弟,还是同族弟弟呢?
当然,最有可能还是亲弟弟了。因为这个局是个很重要的局,张虎的岗位也是个很重要的岗位。至于为什么现在叫张虎,稍有点头脑的都知道,那多半可能是为了避嫌吧!
于是,全局上下,包括局长,都对张虎肃然起敬。
一年后,张虎就升了副科长。两年后,张虎又升了科长。虽然两次都是超常规提拔,但大家见怪不怪,这年头都是这样的呀。
三年后,张市长因受贿被抓了。
大家心里都难免对张虎有点想法,但张虎一点事儿也没有,照样当他的科长。
唯一不同的是,张虎在多个场合开始解释——我和张市长一点关系也没有,大家非得说我是他老弟。我们只是老乡而已,可张市长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我们根本就不认识。一个县好几百万人口,就凭我也姓张,就成了他老弟?真是笑话!
可张虎的曾用名“张祥武”如何解释,难道只是一种巧合?
这个事情好像被人忘记了,当然即便记得,谁又会较真呢,同名同姓很多呀!
于是,大家都说,张虎这小子,聪明!
原因
区委书记刘清高被市纪委双规了。
关于他倒台的原因,茶余饭后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他贪污受贿上千万,有的说他二奶情妇一大串,有的说他做的工程都是他的亲戚经手的。
说来说去,有个说法被大家传得最广,最起劲。这个有点传奇,有点邪乎,又有点难以考证的段子是这样说的——
有一次,该市一名副市长来区里视察工作,视察时没见着刘书记,吃饭时也没见着刘书记。副市长就问,刘书记呢?陪同的官员就说,哦,刘书记去市里开会了。副市长就没说话了。
又有一次,又是这名副市长来区里视察工作,视察时没见着刘书记,吃饭时也没见着刘书记。副市长又问,刘书记呢?陪同的官员就说,哦,刘书记去市里开会了。
这回,副市长较真了,马上一个电话打到市里,说,帮查一下,今天有没有一个会议,刘清高书记参加了。
打电话的人一会儿回复说,刚查过,今天市委、市政府都没有各区委一把手参加的会议。
副市长放下电话,爆了一句粗口——妈的,老子不是常委。
当然,这句话只有身边几个人听到,估计也没人敢传给刘书记。
对了,差点忘记说明了。当年刘清高没去陪吃饭的那名副市长就是现在的市委书记。
这个段子,你信不?你不信?我也不信,不过大家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