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智能手机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创业邦服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艺术文化才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财经早知道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职场情感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掌上程序开发兼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心灵鸡汤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电影天堂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游戏开发外包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传闻逸事]泣血送珠人

4109

发布:2021-11-15 05:46:18  来自 野区小霸王 觅知友会员

浙东临海有一个象山湾,此处盛产珍珠,小的如樱桃,大的如龙眼,光滑圆润,珠光熠熠,是富贵人家争相抢购的高档奢侈品。象山湾的居民大多以采珠为生,平日驾船出海,潜入海里,寻找珠蚌,然后取出珍珠,把珍珠卖给本地收购珍珠的大户钱如友。钱如友以前也是一个采珠人,有一次,他采到一颗大珍珠,不甘心贱卖,就独自来到扬州,找到扬州富商柳自在,卖了个好价钱。从这以后,他觉得做珍珠生意,钱远比采珠来得快,就和柳自在商量好,他收购象山珍珠,由柳自在包销。

  刚开始的时候,钱如友的确赚了不少钱,但自从枯木岭上出了强盗,打劫珍珠,他便亏得一塌糊涂。

  从象山湾到扬州,途中得越过一座叫枯木岭的高山,不久前岭上聚集起一伙土匪,领头的叫“独龙”。“独龙”占山为王,虽不伤人性命,却劫掠过往客商的财物,尤其是珍贵的象山珍珠。

  钱如友也想过对策,可是他叫人夹带的珍珠,总是被“独龙”搜身搜出。一年下来,钱如友只送出了几粒珍珠,其他的全被“独龙”所劫,为此,他黔驴技穷,几次想关门大吉。

  这天,有个外乡人找到钱如友,说他名叫胡亦云,有办法帮钱如友送珍珠去扬州,不过,送一颗珍珠,他要提十两银子。钱如友心想:一般的珍珠,一粒我只能赚十五两银子,他就要提十两,心可够黑的,但转念一想,这总比一颗珍珠也送不出去好呀,便问胡亦云:“你有什么法子可以躲过抢劫?”

  胡亦云见桌上有一串葡萄,就摘下一粒,扔入口中,整粒吞下,说:“就是这样。”

  钱如友说:“不行,我曾经试过,珍珠入腹即化,万万行不得。”

  胡亦云却笑着说:“非也,非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说完,把钱如友拉过来,附耳轻言。钱如友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胡亦云的方法果然不错,不出三天,他就将钱如友交的几粒珍珠,顺利地送到扬州柳自在的手上。

  胡亦云回到象山后,钱如友便按事前约好的,将银子交给他。胡亦云的方法百试不爽,但令钱如友不快的是,胡亦云一直不愿将最重要环节的秘方说出来,钱如友只能由他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如友越来越对胡亦云不满。终于有一天,钱如友想出了自己的法子,便解雇了胡亦云,换了新的送珠人。

  钱如友新雇的送珠人,只用外乡人,从不用本地人,而且,为了提防“独龙”,这些外地的送珠人,他只用一次,从不让他们跑第二回。

  整整半年,“独龙”没有抢劫到珍珠,钱如友的送珠渠道让“独龙”非常困惑。每次,他把那些送珠人脱得一丝不挂,甚至连发根、贲门都检查过,但都没能找到珍珠,只好放了他们。“独龙”为了找出钱如友送珠的秘密,也曾让喽罗去充当送珠人,但钱如友一听他们的本地口音,就把他们赶出家门。

  这天,山寨里来了个外乡人,说要投靠“独龙”。“独龙”问他为什么要当土匪,外乡人叹了口气,说:“黄河决堤,家冲没了,一路乞讨到这里,受够了白眼,想想还不如当土匪来得自在,就是被官府抓了,也是个饱死鬼。”

  外乡人的话,让“独龙”有些犹豫,他怕这人是官府的暗探,就问外乡人叫什么名字,外乡人一副顺从的样子,说他名叫符豫子。突然,一个计划在“独龙”的脑海里形成:这符豫子是个外地人,干脆就让他去给钱如友当送珠人。这样,一来可以打听钱如友是怎么送珍珠的,二来,也可以试探符豫子是不是官府中人。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传闻逸事]豆腐宴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
  • [传闻逸事]谁是赢家?
    冯安献计徐贵妃和刘贵妃是皇帝的宠妃。两人都想当六宫之主,因此一直明争暗斗。论姿色、论心计,两个人都不相上下。究竟谁能当上皇后?关键得看哪个先生下皇子。皇帝原
  • [新传说]乞丐面
    吴城西边有一家“罗记面馆”,面条味道顶呱呱,大家都戏称这面条为“勾魂面”。面馆里有个跑堂的伙计,叫苟易之,是个孤儿,罗记的老板经常骂他,从不叫他大名,而是叫他“狗一只”。苟易之忍气吞声,肚子里却有一个小算盘,他想借着跑堂的机会打探到“勾魂面”的做法,等有了
  • 短小说六篇
    临终遗言狐狸轻轻溜进鸡舍的门。它双眼盯着秉烛夜读的公鸡,嘴里流着口水。“再有半分钟,我就可以抓到你了。这个书呆子!”狐狸得意地想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蹭。突然,狐狸“扑”的一声掉进一个陷阱里。公鸡大叫了三声,几条黄狗冲进鸡舍,把狐狸
  • 肥猫和乞丐
    【捉拿乞丐】白州城新来了个县令姓陈,此人有个癖好,只要稍有空闲,就穿上便服,到大街小巷考察民情。没过多久,白州城出了个神出鬼没的采花大盗,官府一直未能捉拿归案。这天,陈县令带着几个衙役上街,在城门口看见一排乞丐一溜儿躺着。忽然,他脸色一变,拉住杨
  • [新传说]打死也不走
    椅子不好躺王大龙在城里打零工,和他一起的还有很多同乡。他们趁农闲时,到城里来打零工,家里如果有事,随时都能回家。工地有工棚,但打零工的没有这些待遇。不过王大龙他们很幸运,找到了好地方。有一排待拆迁的六层楼,围墙已经被推倒了,院子里有些宽大的
  • [阿P幽默]阿P偷拍
    阿P走运,在公司年会上抽中一等奖,得了一台高清数码摄像机。这可把阿P乐坏了,他从小就想当导演,现在有了这台摄像机,即使当不了正儿八经的导演,也能拍个短片过过瘾。阿P买了两本书,看了几天,自己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按书上的要求,选拍摄题材。晚上
  • [海外故事]宝刀的诞生
    本篇根据日本小说家幸田露伴作品《一柄宝刀》改编。曝秘阿兰和正藏是一对贫贱夫妻,正藏是个手艺平平的铁匠,平时靠给乡邻们补锅、打农具谋生。阿兰一直对窝囊废一般的丈夫很失望,平时总要嘲讽他几句,正藏只是任由妻子说,从来不吭声。这天,爱喝酒
  • [民间故事]茶祖宗
    早先,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山岙岙里,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十来户人家。人们在远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种六谷,一年到头过着苦日子。村边有间透风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着个老大妈。老大妈没儿也没女,只孤苦伶仃一个人。她年纪大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
  • [新传说]出差回来
    现如今,出门在外的人多了,留守在家的人自然也多了,比方这家,男的叫邵杰,女的叫惠子。这天,邵杰正出差在外,夜里十二点多,有人敲响了惠子家的门,敲得很急,敲得让人心颤。敲门的是这栋楼里的李大姐,一会儿,惠子打开了门,李大姐慌慌张张地说:“你家邵杰倒在前面
  • [新传说]901的神秘租客
    901有情况许其是个职业“坐家”,就是一直坐在家里写东西的人。他平时尤其擅长写点推理类的侦探小说,只是苦于最近找不到素材,好多天都没开工了。但这天夜里,许其发现了诡异的事。对面那幢楼里,正对他家的那户九楼人家,一个梳着发髻的美妇在厨房炒菜,
  • [海外故事]钟声照常响起
    小伍德和母亲住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小镇。几天前,他家的黑猫丢了,哪里都找不到。母亲爱猫如命,急得发烧了。猫是夜行动物,小伍德很想夜里去找,可小镇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每晚12点会有守夜人敲钟,钟响之后任何人不准出门上街。眼看母亲面容憔悴,小伍德快要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