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神皋陶造狱的故事
2594
大家都听说过“尧、舜、禹”三位部落首领的名字,他们很有名,还被后人奉为贤明的君王。但、还有一位部落首领,他和尧舜禹三位君王一样贤明有才干,后人曾把他和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这个人就是皋陶(念:高摇)。
皋陶,本姓偃(念:眼),出生在今天的山东曲阜。传说皋陶的出生很有意思:当年皋陶的母亲女修站在家门口的黄连木下,看到一只巨大的玄鸟飞过、落在树上。这只玄鸟不一会儿生下一只巨大的鸟蛋。而皋陶的母亲女修正是吃下了这只鸟蛋,才最终生下了皋陶。
皋陶生来就和别人不一样,他的脸色发青,嘴巴尖尖的有点象鸟嘴。显然,皋陶的长相不算好看。但长大后的皋陶多才多艺:他能制作农具,能制作乐器——尤其是一种长鼓,这种长鼓还被命名为“皋鼓”。后来因为皋陶为人正直、铁面无私,办事又公道、光明正大,就被舜任命为“士师”,也就是部落的司法官,主要管理刑狱。
当上士师后的皋陶,非常善于管理监狱里的诉讼。对各种案件的判罚都有理有据,公正合理,从没有出现冤假错案。据说但凡皋陶遇到疑难的案子,他会牵出一只神兽,这只神兽样子有点像山羊,但只在头顶长着一只角,这个神兽的名字叫“獬豸”(念:谢志),就是我们俗称的“独角兽”。这个独角兽特别的神奇,它能辨别官司里谁有理、谁没理,往往獬豸用独角顶向谁,谁就会输掉官司。
在当时的尧舜时代,虽然有了简单的法律,可以惩治一些做坏事的人,但很多地方依然不够完善。于是皋陶就设计新的监狱,制定完善和充实了各种法律制度。
皋陶还对舜帝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说:“罚弗其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唯轻,功疑为重”。意思是:一个人犯了罪,不应该株连他的后嗣子孙;如果一个人因立功受了赏赐,也应该遗留给他的子孙。对于过失犯罪的人,处断时要从宽;而对待故意犯罪的人,就要严肃处理。对于犯罪事实不清楚的人,要从轻处理;对于有功于国的人,虽然功劳里有一些可疑的地方,但也应该从优赏赐。
据说,后来皋陶还专门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狱典》,并把《狱典》刻在树皮上献给大禹。大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去实施。就这样,在皋陶的辅佐下,大禹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甚至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
皋陶前前后后辅佐过“尧、舜、禹”三位帝王,还和大禹一起治理过水患,功劳也很大,所以大禹就决定把皋陶选为自己的继承人。但皋陶因为操劳过度,还没有来得及接替大禹,很不幸就去世了。所以,后人还对皋陶有另一种尊称为“圣臣”。
因为皋陶在司法方面的功劳很大,影响也很深远,大概从汉朝开始的后人就把皋陶尊为“狱神”,专门建庙造像。而在监狱里无论是狱吏还是犯人,都要向皋陶的塑像顶礼膜拜。其实,皋陶不仅是在司法上有贡献,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而在今天的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还有一个皋陶村(又名士师村)。而去世后的皋陶则被葬在了安徽省的六(念: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