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江宁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游戏美术外包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算卦占卜大师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影视制作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越野e族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下城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家居装修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苹果维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剧血族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怀念海子和那个纯真年代

3180

作者亚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怀念海子和那个纯真年代

三十年前,也是春天,诗人海子走向山海关,在火车道上,结束了自己属于诗歌的年轻生命。

他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芬芳诗句,至今温暖我们的心。

他希望“骑马,劈柴,周游世界”,他想要“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他真诚的努力过,最后他选择放弃。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人说,他的离去标志着那个纯真年代的终结。

有人说,他死于孤独,抑郁,江郎才尽。

二十年了,那时北京,多少往事青春。

整整二十年了,当年的诗人老的老,疯的疯,下海上岸,富裕或者清贫,只有海子永远不老,只有诗歌永远年轻。

整整二十年过去,安徽怀宁查湾村乡下的弟弟们偶尔翻开哥哥的诗集,依然困惑于“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诗句,他们想不通“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实际意义,他们迷惑:大米蔬菜,那时并不金贵,至于房子,时间一到,公家分配,在不在海边,春天秋天,又有什么关系,大学毕业,留居北京,工作体面,够让人羡慕了,总之一切的一切,似乎和死亡都扯不上联系。

但是海子还是走了,1989年3月的一天,他悄无声息去了山海关,口袋里只有单程车票,没有酒钱。他找一处无人的铁道,躺好,松口气,微笑的等待火车,就象等待一首好的诗句,他仰望阴霾的天空,眼角有温情的泪水。

那是北方的早春,萧索,寒冷,小酒馆门口挂着厚厚的棉帘,眼镜片结满朦胧的雾气,丁香和玉兰全都光秃秃的。

那是纯真年代激情消退的日子,理想主义坚守的阵地伤亡惨重,物质主义的进攻势如破竹,炮火连天,空气颤抖,天空燃烧,援兵杳无音信,而诗歌已经弹尽粮绝。

海子对1989年代的小酒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

老板的回答生硬却带有诗意:“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酒客哄笑,诗人悻悻走开,再没有回来。

海子在那个最迷惘最让人揪心的年份选择山海关,选择卧轨,选择死亡,悲壮惨烈的一幕和《太阳》中的意境几乎一样:“正是黄昏时分,无头英雄手指落日,手指落日和天空,眼含尘土和热血,扶着马头倒下”。

性格纯真的海子,有一些被动,一些腼腆,还有安徽乡下人特有的忠厚。他没有选择主动凌厉的方式,譬如刀片,枪口,毒药,绳索,他只是为人低调的侧身一躺,仿佛铁轨就是筒子楼里简陋的单人床。

海子是1983年夏天毕业分配到大学哲学教研室的,他拥有一张旧办公桌,显眼的地方写有白色文字和编码,藤椅破旧,腿用铁丝捆扎,用过不止一代人。

矮身量,红脸膛的海子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哲学,辩证,唯物,存在,意识,他的心却在藏北的旷野飞翔。课堂上男生睡觉,女生偷偷抹口红。陈旧或者簇新的大楼外面,沙尘满天,呼啸着北方悲伤的风。

我的意识流里,不断回放有这样的对话:

“难道你们不需要一个诗人”?

海子困惑的问。

“我们只需要哲学老师”。

一个声音坚定的回答。

我确信在1980年代的中后期,这样的问答曾经不止一次的反复。

我喜欢他的短诗《日记》,那些深情又伤感的句子: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德令哈我去过,那里有诗人们苦苦寻觅的洪荒,亘古不变的洪荒。

一直猜想,诗中的姐姐是海子生活的实际或者仅仅是个空泛的意象,我宁愿相信,1980年代的北方,在城市或者乡村某个隐秘的地方,有这样一位亲切的姐姐,她年龄不一定大,海子只是愿意叫她姐姐。她有属于北方的高大或南国的娇小,头发又多又亮。她温婉并且心疼的看着精神亢奋,神情憔悴的诗人,她或许已经结婚,她不明白漂泊的意义,不懂那些燃烧的诗句,但是她会抚弄他麦草般杂乱的长发,他零乱的胡须,把他揽在怀里,轻轻摇晃,让他暂时安静下来。

我现在读关于海子的生平介绍,读到1979年夏末,15岁的安徽农村少年查海生穿簇新胶鞋,携村里木匠制作的木箱,到了北京大学,我就会心的笑,心中充满了关于那个年代温情的怀念。

只比海子晚一年,1980年初秋的夜晚,16岁的我斜挎父亲的旧帆布书包,也穿胶鞋,惶惑的走出北京火车站,进了同在海淀的另一所大学。

那时北京,汽车不多,街道显得空旷,宽敞,松树林很密,没有那么多逼仄的高楼大厦,那么多眼花缭乱的立体交叉。宫墙和城楼还没有落魄,夕阳西下,琉璃瓦一片暖暖的黄,橘色的路灯照亮每个深夜,在城市中心地带可以远远望见玉泉山的塔,望见逶迤的天际线。

那是文学和诗歌如鱼得水的时代,是青春万岁的金色北京,是八十年代新一辈朝气蓬勃的日子,白色校牌是耀眼的身份证,学校广播站的大喇叭天天提醒: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出版社疯狂印行18、19世纪英法诗人的作品,雪莱,拜伦,歌德,济慈,书市上人流如织。人们羞谈物欲,崇尚精神。校园里诗社云集,丁香和玉兰树下徘徊着真真假假的大小诗人,我们把自己打扮成普希金和西风颂的样子,每个人都作激情澎湃或喃喃自语状,每个人都出口成章似的,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将要不朽,我们很穷,但我们尽量省下饭钱,买诗和酒,那时侯的大学,你要不写诗,简直就交不到女朋友。

诗刊叫《星光》,熬夜,争论,誊写,刻印,我们到食堂和图书馆门口去发行。那时侯还不知道海子的名。

记得同宿舍有个青海的藏族同学,平日内向,木讷,常常不声不响的躲在上铺,这时却一反常态,在《星光》上发表热烈大胆的爱情诗,让人大跌眼镜,后来,有人报料,当时的他正在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暗恋,很多年以后,有人告诉我,已经官至知县的青海同学,不幸死于青海湖畔一次意外的车祸。而那个他曾经眷恋的心上人,对当年的一切至今也毫不知情。

当年青青校园的青春爱情就是这样,深情,胆怯,激动又绝望,水深火热,却只能藏在许多少年维特的心里,藏在书包和笔记本中,在月色和满树的丁香花下,酿成诗,化作酒,饮了,要醉一生一世。

时过境迁,许多年少轻狂,许多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我们不再写诗,不再以梦为马,成了凡夫俗子,成了千人一面的芸芸众生,成了物质忠实的情人,而海子在万人都要将火熄灭的时候 ,义无返顾的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成了纯真年代的形象代言人,那个时代接近尾声,敏感的海子以决绝的方式选择离去,忠实的他不想给朋友们带来麻烦,他口袋里的纸条上明明白白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我想到民国时借钱投昆明湖的王国维,有人说,他是在殉文化。

我想起医生给音乐家舒曼写下的诊断:R·舒曼,上天的名誉成员。

而1989年春天的海子,只能是诗歌圣殿里殉道的义士。

生如夏花的绚烂,死同秋叶的静美,不能结束梦想,不如结束生命,这就是海子似的固执,海子似的绝对,海子似的非此即彼,总之,没有妥协,不留余地。

有时候觉得,天才的海子真的是聪明灵透,他参悟出了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的真谛,他不带一片云彩的走了,避开许多可能的麻烦,世俗的风险,不必作协,不必文联,不会在波诡云谲的政治和暗流汹涌的经济中进退失措,他用整个生命作为诗歌祭坛的牺牲,彗星短促,朝阳灿烂,他把自己变成一朵永远的云,《巴黎的忧郁》中波得莱尔描绘的云,在他深深眷恋的故乡天空久久萦绕,在姐姐梦中英雄末路的轻轻叹息,化为爱他的人眼角的泪和古老祖国黄昏的雨,他以梦为马,象古代的游侠,夕阳中一骑如飞,孤独又壮烈,用特殊的忠诚兑现了开花落英于神圣祖国的许诺。他也给我们留下这样的预言: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千年过去,如若我们真有机会重返人间,在德令哈,在额济纳,在周天子的雪山下,一定会再次见到诗人海子,他长发飘飘,目光炯炯,在祖国的土地上,流泪,歌吟,千年如一,笑靥如花。

我如今细细端详海子的照片,络腮胡须,灿烂笑容,镜片后面忧郁的眼神,就在心中叹息,这是个和自己,和诗歌,和时代,和幸福,和生命较真的人啊,这样的人已成遥远的绝响,惟有他温情的理想主义,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的美好期许,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的亲切祝福,还在顽强的提醒我们,有一种可能,叫幸福,有一种品质,叫单纯,有一种文字,叫诗。

我不敢妄断海子二十五岁的生命幸福与否,因为就连幸福的标准有时也难以统一。但我相信,写出那么多芬芳诗篇的他一定无数次在诗神缪斯的奥林匹斯山上登临幸福的巅峰,神交过众多希腊罗马中国外国的先哲至圣,他飘然欲仙,一览众山,却又高处不胜寒。那份诗意的孤寂正如诗人朗费罗的诗句:在登山的途中,我回头观望,望见了往昔,声音和景象,飘烟的屋顶,柔和的晚钟,闪烁的灯光,头顶上,预示死亡的雷声在隐隐震响。

从高峰体验的喜悦中回到陋室,环顾四周,长夜孤寂,一灯如豆,藏香焚烧到尽头,心爱的人儿已经远走。火车由远而近,铁轨颤抖,空气凝固,世界在那一刻捂住眼睛,隐隐有亲人安徽口音的哭喊,母亲慈祥,姐姐温柔。没有明天,做不成幸福的人了,最后一句温情的诗被钢铁拦腰截断,山海关,临海的山海关,来不及春暖花开的山海关,只有殷红的血,枯黄的草,凄厉的风。

那一天是1989年3月26日,海子25岁生日。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最划算的礼物
    我是個邮递员。这天,我来到营业厅,柜台里的小桃抬眼看看我,问:“开完早会,咋郁闷了?”我一脸幽怨地说:“居然让我当推销员,拉人订报,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完不
  • 三个房客
    她和他租住在同一栋楼房的同一层,就是那种很简陋的楼房,年代很久远了,每层有三个住户,每个住户的房间都很小,她和他作息时间差不多,总能在楼道里碰见,见面也会打
  • 本家爷爷的故事
    本家的爷爷有两个女儿,有一个儿子。我以前一直以为他是没有儿子的,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村里很多年轻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的儿子是60年代的大学生,现在早已退休
  • 千万别在坟头上撒尿
    初中的时候,在镇子上,与隔了个村庄。从家里到学校要经过一段还算宽广的土路。土路地势很高,一旁是一口很大的水塘。水塘的上坡是一块坟地,附近村子里死了人一般都埋
  • 请你别回头
    曾经听到过一个传说,十二点的时候,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面朝西方,这个时候,你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鬼。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我也从来没敢去试过```我相信,也不
  • 白头发老奶奶
    这个事情,也是的,是我的表哥的亲身经历。表哥说那一年,他还很小,大概上小学一二年级,很调皮,每天放了学,吃过饭后,都会和附近住的其他小朋友到处跑~玩~在那个
  • 上坟
    我奶奶去世很早。他老人家去世的第二年,我爷爷带着我姑回老家去给奶奶上坟。那时候是60年代,我们老家那个乡,常年来不了一个外乡人。所以交通也极不方便。路上又遇
  • 四条光棍一个家
    1.那些年,洪老二常常觉得自家抬不起头来,因为他的老婆,一口气生了两个女孩。大的叫阿芬,小的叫阿芳,都长了相似的鹅蛋脸和柳叶眉,是人见人夸的美人胚子。但这样
  • 贴门神祛邪的传说
    过年的时候,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贴门神的习俗。秦州大地也不例外。“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月了。”这俗语就出自这里,其中也有个古老有趣的传说。唐太宗年代。有一年天
  • 仁者乐山
    从意大利到奥地利,我们知道,已经从南欧进入了中欧,目光当然会有一点转变。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一百多年前已经有旅行家
  • [中篇故事]舌尖上的剑影
    1。大明食神明熹宗年间,“京城四勺”声名鹊起。所谓“四勺”,说的其实是四个厨子:柴利牙、米为赋、尤坚和严世忠,他们也被称为“柴米尤严四大勺”。这四把大勺中,柴利牙是皇宫御厨,米为赋是宦官魏忠贤的家厨,而严世忠则是京城里顶级酒楼“金玉楼”的主
  • [新传说]敬你三杯酒
    这几天,闻水乡的乡长李哲遇上了一件烦心事:乡里来了一位叫人头疼的贵客——投资商黄海洋黄总。李哲陪着这位黄总在乡里考察了整整三天,黄总却没说一句要不要投资的话。李哲几次想在饭桌上套套他的口风,但这个黄海洋,不论李哲怎么劝酒,每餐饭都只喝一杯,说起话来
  • [新传说]千金一叫
    PART.1帮帮我的忙这天,口技演员南云家里来了一位姓张的先生,说愿意出钱买他一声鸟叫。这可是新鲜事,南云当口技演员这么多年,别说没碰到,就是连听也没听到过哩!南云惊奇地问这位张先生:“我会很多种鸟叫哇,请问你要买哪一种?出多少钱?”张先生说:“我
  • [幽默故事]恼人的蚊子
    城里有个老汉到乡下外甥家做客,外甥叫小六,临睡前老汉说:“小六啊,我这个人吃什么喝什么,不讲究,但睡觉一点也不能马虎。我最怕的是你们乡下蚊子—又大又凶,叮上一口,就一个大疙瘩,几天都消不了。”小六笑了笑说:“舅,你放心吧,白露都过了,哪还有什么蚊子呀!”
  • [阿P幽默]安全帽的风波
    阿P干了一段时间的安全员,成绩还不错,也有了一点点名气。这不,有个叫宋姜的包工头找上门来了。这宋姜为人仗义,干的工程个个顶呱呱,然而,工地上的安全问题却一直让他头疼不已,所以他准备花高薪聘一位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员。阿P听了宋姜的一番诉苦,呵呵一笑说:“
  • [新传说]绑匪报警
    有个职业绑匪,绑架了一个贵族高中的女学生,向家长索要5万元赎金。上得起贵族高中的肯定是有钱人,怎么只要区区5万呢?这是绑匪的精明之处:当代价不大、风险不小时,家长绝对会选择花钱免灾。绑匪给家长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甜美的女性。绑匪提出要求:“你女儿在
  • [幽默故事]指名征婚
    张三是个性情中人,他看上了一个叫赵彩云的姑娘,便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了强大攻势。可惜,最后彩云姑娘还是成了别人的新娘。张三一下子委靡不振,整天重复一句话:“为了爱,我伤痕累累呀!”好友李四怕张三想不开,就决定帮他找个对象,这天,李四拽着张三来到一
  • [新传说]走遍中国
    PART.1春风得意小海是旅游局局长的秘书,平日里吃香的喝辣的,那是不用说了,最让他满足的就是能跟着领导天南地北地跑。这个秘书才做了一年半,小海就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这年的黄金周,小海风尘仆仆赶回了山里的老家。他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尽一下孝心,带
  • [幽默故事]羊肉爱情
    大剛是个养羊专业户,自己还屠宰卖羊肉。大刚事业虽顺,但生活上还有桩心事,他已经二十八九了,还是光棍一条。不是媒婆不给他介绍,而是那些姑娘跟他谈了没多久,就都吹了。这天,媒婆张婶又给他介绍了西庄的一位姑娘。这位姑娘模样挺俊俏,第一次见面,大刚就送给姑
  • [幽默故事]关系就是钱-真理
    阿伟在城里找了个女朋友,他想把自己的户口也迁到城里来。阿伟找到老家派出所,所长狮子大开口:“这年头办事没有不收点好处,一口价九千九,九九归真这数字吉利。”“我跟你们所某某是大学同学”“某某是位名警,那就六千六,六六大顺图个吉利嘛。”“你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