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归属
4617
音乐如车窗外的河流那样在缓缓流淌。河两岸绿草如茵,点缀着一个个特色各异的小园艺,那些村庄玲珑剔透,如珍珠般地散落在田野里。沿河村道像一条玉带从眼前延伸……暮色中,远近青山氤氲在缭绕的雾气里,朦胧美妙,若隐若现。
每次回老家,庞少辉都会到水库那里去游泳,这仿佛已经变成了他的一门必修课。对他而言,游泳不仅仅是简单的运动,每次蛟龙般的畅游都能洗涤身心,焕发出他无穷的活力。走遍千山万水,他的内心常常哀叹:天下无水!唯有家乡的水库,才是他从小到大玩得最酣畅淋漓的天然浴场。车窗缓缓降下,清风扑面而来,钻进五脏六腑,令他神清气爽,疲惫和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村庄里的房屋大都依山而建,偶尔的一些别墅,在“火柴盒”群中特别的惊艳。早已不见炊烟袅袅升起的景致,也没有了往日鸡鸣狗吠般的热闹,但那成片成段青翠绿油的稻田,可以看出父老乡亲们的勤劳和坚守。
在路旁一栋两层的“火柴盒”前,有位中年妇女端着饭碗,朝他这边不断地张望,伸出手在车前摇了摇。
飞扬的思绪立刻停止蔓延,庞少辉有些犹豫,他还是刹住了车。这里是家乡,每一个人都那么的亲切。
中年妇女手里捧着饭碗跑过来,急切地问他:“你是到大柘(县城)的么?可以载涯(我)吗?”
庞少辉的家就住在这条河的下游,离县城却还有好几里路。“天快黑了,送她一趟吧!”一个声音从他心底响起。他答应了她,与人方便一直是他的宗旨。
她兴冲冲地跑回去,“嘎吱”的关门声,“咔擦”地锁上。她也一定是囫囵吞枣还没有吃饱,他想。
她很快又跑回来,庞少辉示意她坐在前排,这样说话交流方便些。她稍显局促不安,却自然地系上了安全带。黝黑的皮肤,红彤彤的脸颊,但衣着却显得干净朴素,劳动本色在她身上显露无余。粗糙的双手特别扎眼,与豪华的车内饰形成强烈反差。看她如此,他的心底却莫名的柔软,母亲一直就是这个样子。
“老板,多谢禺(你)啊!”她的嗓门有点大大。庞少辉关上车窗,再也无暇顾及两岸旖旎风光,汽车再次又往前飞驰。
“幸好遇见你这么好的人,今晚我急着下去付谷租给几位乡亲。”阿姨说。
“哦,顺路,不客气呢!”庞少辉客气地回应。
很快,一丝丝难闻的味道,让庞少辉差点反胃。四周瞅了瞅,他明白过来,她刚吃完饭尚未漱口,车内狭小的空间里,葱蒜等残余的气味已经飘荡开来。随手按开车窗,探头深深吸上一口外面清新的空气。心里不觉有些厌恶,也就不再理会她,只想快些把她送到。
庞少辉在城里混得不错,三十多岁就当上了大公司的销售总监。从买房的那一天起,他就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心里还暗暗发誓,要好好孝顺把他和妹妹含辛茹苦养大的父母。
城市鸟笼一般的套房,物质方面虽然非常丰富,但父母却一直住不习惯,特别是母亲,常常念叨她和爸爸十年前住在农村的房子是如何的舒适。还有家里那一亩三分的自留地,以及与叔婆伯姆们和谐的相处,还有那难得的青山绿水和清新的空气等等。类似的话,母亲经常提起,言谈中流露出,对曾经美好田园生活的无限留恋
从父母那暗淡的眼神里面,庞少辉已经感受了出来,城市不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心如浮萍一般地在这里漂泊。尤其到逢年过节回老家时,才是他们最兴奋也是最幸福的时候。
销售是个走南闯北的工作,庞少辉常常无暇顾及到家庭。前几年,碍于要帮他照看小孩,父母才老老实实的跟随他在城里居住,但在简短的交谈中,他们却已经表明,等孙子再稍大一些时,他们一定要回到乡下去生活。
这次出差回来,无论庞少辉夫妻俩如何劝说,父母再也不愿意住下去了。说孙子在小区附近上学可以不用接送。尤其难得的是,小区侧门外的这条路不走车辆,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去上学。如果把孩子交给托管班去照料,他们就准备回去把房子收拾一番,再把附近的责任田要回来自己耕种。这样既可以劳动锻炼身体,又能享受自给自足的绿色生活。
事业如日中天的庞少辉,自然不同意父母的选择,父母和妻儿住在一起,后方才会巩固,他才能安心地去创业。
怎样才说服父母呢?他冥思苦想,然而却收效甚微,于是才躯车回来先看看房子的情况。
从十几岁开始出来在城市里学习生活,庞少辉对乡下的生活已经陌生。想到这些,副驾驶的阿姨便引起了他的兴趣。
“阿姨,你说‘付谷租’是什么意思?为啥这么晚还要下县城去啊?”他先打破了沉默。
“我就是把外出乡亲们荒芜的田地,按一年多少斤稻谷的价格租过来自己种。因为白天大家都在干活,所以我趁晚上给他们送过去啊。”
这个女人很有诚信,庞少辉心里想着。
“这么晚了去县城,你住什么地方啊?”庞少辉继续问寻。
“我回县城的家。儿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在县城那边买了新房子。”说起儿子,她满脸自豪。
“阿姨,你多大了?”这把年纪你还这么能干呀?庞少辉还是有些疑惑。
“涯(我)呀,五十多了,老公身体干不了重活,在镇子那边理发。我除了种自家的田地,还租了几亩地,上半年种烟叶和冬瓜,下半年种水稻。三华李子成熟时,我们还要去摘回来卖。”她说的(三华)李子是本地有名的特产,他开始暗暗地佩服她。
母亲也五十多岁了,曾经是老家出了名的女汉子,难怪母亲一直都要回到家乡这里来。
从前,父亲在乡镇机关上班,母亲一个人干农活,地里的脏活、重活她样样都能拿得起来,做家务也井井有条,很难想象那时候母亲是怎样挺过来的。所以条件稍稍好转起来,他才会让母亲提前“退休”,再去城里享清福。可现在,母亲说闲得慌,身体反而不如从前了。
“不过今下的农村条件好啊!割禾可以机械化(用收割机),三华李管理好了,乡村游每斤五六元自摘,还顺便卖自己养的鸡鸭等,烟叶也有人专门烤,冬瓜六毛钱每斤商人自己来称……”打开了话匣子,阿姨滔滔不绝。
“阿姨,既然农村条件这样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荒芜了田园去城里打工,你一年收入有多少啊?”
“人各有志呗,现在做工一天一百元,泥水师傅们一天要有几百元的收入,而且工资不能拖欠。我这个人喜欢自由,常常一个人没日没夜的干,或是一整天休息,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五六万,自己用不完,还可以存起来呢!”阿姨的话有些眉飞色舞,也显示出她在乡村生活的很自在。
庞少辉读书的时候,母亲也常常去工地干些零活以补贴家用,那时的工资可没有现在这么高。
“儿子早叫我去县城和他们一起住,但我放不下老家的房屋田地,趁现在身体还硬朗,力所能及干一些吧!节假日孩子们常回来聚呢!”她的幸福溢于言表。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外出去闯荡,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谁愿意窝在农村了。同时,这些人似乎再也回不到农村去了。他们不喜欢田园,田园也不再接受他们,倒是母亲这一辈五六十多岁以上的人,她们在城里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同时也舍弃不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些山水田园。农村,将是他们永远的家。
半个小时的车程,庞少辉开得越来越慢,他竟然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和阿姨唠叨了那么多之后,他的感触也越来越丰富,他理解了父母的想法,他们的灵魂永远都要栖息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上。还有,这个世界有着太多比事业或者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到达县城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伴随落日的余辉,街上的霓虹开始闪烁,清幽的夜色里,络绎不绝的人们匆忙而过,庞少辉把阿姨送到某个小区的门口,也成就了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阿姨那双粗糙的手,掏出皱巴巴的二十元面钞票塞给他:“辛苦你了,补点油钱吧!”他用力塞回,她却把钱放在座椅上,快步一转身,已消失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
庞少辉有些措手不及,呆坐如石,复杂的情愫如波涛一阵阵涌上心头,前面的景致渐渐模糊起来,一滴泪水“啪”地掉在方向盘上。他仿佛看到母亲的身影,她也一定还要回到乡下来,谁都阻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