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洞里的诺贝尔
2289
1999年的一天,在NITT(印度国家信息学院)位于新德里的办公楼中,首席科学家苏加托·密特拉站在宽大的玻璃窗后面,看着那面墙对面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说:“要是在那面墙上开个洞会怎么样?”“开个洞?”同事从电脑前抬起头来,不解地问。
“对,开个洞,然后装上电脑,再联上网络,孩子们可以随便玩。”苏加托激动起来,他立刻召集了几个同事,开始讨论这件事。57岁的苏加托是一名物理学博士,也是一名教育学家,由于在多个学科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他被学术界称为“博学者”。
苏加托和很多家长一样,认为孩子都是电脑天才。NITT位于新德里的办公楼毗邻贫民窟,苏加托常常站在玻璃窗前观察墙那边的世界:猪在泥地里拱来拱去找食物,孩子们赤着脚互相追逐。他想,如果这些没有上过学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致赞同这个计划。三天后的这个清晨,贫民窟的一个小男孩首先发现墙上多出了一台电脑,小男孩立刻招呼来了他的同伴们。站在电脑前的这个男孩是这群孩子中最聪明的,所以被推举来操作这台机器。
一周之后,苏加托来到电脑前查看,他发现了一个word文档,里面有一句话“我爱印度”,几个字母分别使用了不同的颜色。苏加托笑了,他以前都不知道word还有这个功能,一个八岁的男孩骄傲地向他演示了如何用模板创建这个文档。
苏加托决定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这个实验,并把它命名为“墙中洞”(Hole in the Wall)项目。一次,他们把项目带到了马丹图斯,这是印度北部的一个村子。那里的孩子都没学过英语。他们同样在一堵墙上挖了个洞,把电脑镶嵌到里面去。三个月之后,当他们再次来到那个村子时,孩子们正在电脑上玩游戏!苏加托问他们怎么学会的。他们说:“你们只留下英文CD,我们没别的办法啊,就自己学呀。”苏加托粗略估计了一下,他们已懂得了约两千个英文单词,还应用于日常的会话中。
墙中洞项目引起了世界银行的重视,它从千年发展基金中为苏加托提供了180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这个实验已经持续了10年,成千上万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这个项目接触到了电脑,并知道了互联网是什么。
他们发现孩子们通过电脑能够学会基本的Windows操作,学会浏览器的使用,学会电脑绘图,在线聊天,收发电邮,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在6个月的时间里,有300个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学会电脑的使用,而这一切仅仅需要一台计算机。他们通常是由一位孩子站在电脑前面,他的身边有三个孩子在边上指点。于是他们四个一起获得进步。而在这四个孩子周围还会有16名孩子在指手画脚,不过他们边观察,边实践,最后他们都学会了。
苏加托却觉得像“墙中洞”这样的项目能让孩子彼此靠得更近,“我喜欢看到在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学习站,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
当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奥斯卡电影节上大出风头的同时,原著小说《问与答》的作者、印度外交官维卡斯·史瓦卢普告诉记者,他的灵感来源于印度的这个名为“墙中洞”的项目,并向项目的创始人苏加托教授表达了敬意。苏加托回答:“我的愿望,是创造贫民窟的诺贝尔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