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私”的人,过得到底有多好?
365
文 | 陈阿咪
小美在孩子1岁的时候,开始计划要在职读研,并回到职场。
家里为此闹得不可开交。
因为她的丈夫一直在忙事业,希望她能在家当全职太太。当她开始投简历被家里知道后,双方父母也站出来反对:
ldquo;你是不是太自私了,家庭怎么办。”
最后,小美坚持用自己的积蓄请了保姆,过渡期间,尽量寻找离家近的公司,以尽可能保证陪孩子的时间多点。
1年后,她成功地在职场上站稳脚跟,并小有成就。
原本很反对她的丈夫和双方老人,开始慢慢改变了原先的态度,也更主动地帮她去分担一些家庭压力。
见过那么多的人,目睹了那么多婚姻,越来越会觉得:
ldquo;真正会为自己着想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这种“自私”看起来坏,但是却是能最大意义上,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因为,太“懂事”的人,即便委屈了自己,也讨好不了别人。
《奇葩说》中,辩手颜如晶就曾打过一个比方:
一家人在吃排骨,9块肉,11个人,不够分。但如果炒成一盘,最后往往会剩下一两块肉。
因为在这其中,往往有个小媳妇,主动懂事地谦让。
她会笑着说不喜欢吃,但内心是无比委屈的,而吃的人对于她的付出也毫无察觉。
我也有这样的朋友。
高考考了高分,大学想报外地的名校,但家人不想他离得太远,于是,他舍弃了心仪的学校,选了一所“屈就”;
毕业后,他想和朋友创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是爸妈希望他能就近尽孝,直接在家门口托关系帮他找了工作,他也接受了;
甚至到了结婚的年纪,他原先的女友因为家人不喜欢,也主动放弃了……
你问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多争取点?
我们进行了下面这段对话:
ldquo;家人很不容易,我不敢自私。”
ldquo;但你快乐吗?”
ldquo;大概就是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慢慢磨掉自己的热情。”
ldquo;他们会理解你如此懂事吗?”
ldquo;他们觉得我无能……”
ldquo;不自私”的“好”背后,往往藏着太多委屈和不甘。
习惯了为别人而活,最后都快把自己给忘了。
最怕的结果是,你没有过好自己这一生,别人还会觉得是你无能去主张自己的生活。
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从来不是过错。
过错的是,我们常常过于付出,而忘了自己。
我妈一直脾气不好,她每天忙上忙下,吃穿用度也总是将就着过。所以,从小,她在家中就在不停地埋怨:
ldquo;为了这一大家子,我牺牲太多。”
ldquo;命苦,为你们付出太多。”
刚开始会被她说哭,但时间一久,我们就开始自动忽略她的这些抱怨,甚至还会生出对她的唠叨的反感。
直到去年,我退休后拉她去报了舞蹈班跳舞健身,还带她去给自己添置点好的衣服护肤品,做保养,我发现,那段时间,她的状态是真的有变好起来。
从她身上,我也愈发领悟到一个道理:其实,你不必用圣人的标准去苛责自己:
孩子不够大,我应该全部包揽大小事;
丈夫工作忙,家务活我干脆自己来;
老婆无缘无故脾气差,我都忍下来;
单位里杂事多,虽然不是分内的,但同事有需要,就助人为乐吧……
回过头来,却发现,好人做久了,大家就习惯了你的好,也没觉得你是在做贡献。
但是于你自己,亏欠太多。
季羡林在书《季羡林谈人生》中写道:
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所以,凡事给自己留三分。适度“自私”的人,反而更好命。
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大概就是:
为别人着想,为自己而活吧。
毕竟,人生的风雨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那些真正照顾好自己的人,才会更有力量去面对。
而“为自己而活”往往会被人定义为是“自私”、“坏”。
但只有你为自己争取了,你才能更大概率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为,生活的“满足感”,会给我们带来力量。
对于这一点,亦舒就说得很明白:
ldquo;我们若不是自爱,就没有资格爱人,首先我还是得为自己着想。”
你替自己争取事业,你的人生更多了几分底气;
你替自己装扮外在,你更多几分快乐自信;
你替自己照顾好别人看不见的生活细节:
在自己疲惫时,闻着床头桌的香氛,感受着精致睡衣的丝滑,你开始试着享受和放松;
就算你想上厕所去放纵下崩溃的情绪,温暖的智能马桶,让你又觉得一切都舒服得刚刚好……
想哭时,又想起脸上敷着面膜,不能掉泪;
懂得为自己着想的人,注定活得更好。
说白了,让自己活舒坦了,才会觉得傻瓜才想死。
就像太宰治在《晚年》中说的情节:
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这样的人,生活还有什么难得倒他呢?
所以,不妨学着多疼爱自己一点。即便前一天丧到极致,但是:
第二天,你又是那个打不倒的平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