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轶事]温泡菜

3167

三个条件
  
  民国年间,成都有家饭铺,招牌菜叫温泡菜,是一个姓温的师傅泡的,就凭这一道菜,这饭铺每天吃客爆满,生意十分红火。
  
  按理说,老板李吉应该高兴才对,可他却一直眉头紧锁,为啥子啊?原来,李吉见温师傅岁数大了,让他在饭铺里的学徒中收个徒弟,但温师傅却说祖传手艺不外传。饭铺里的人都晓得,温师傅只有个女娃,叫招娃,是个瓜脑壳,怎么继承手艺嘛。李吉十分着急,这泡菜手艺要是失传,饭铺也开不长了。
  
  这年秋天,温师傅得了一场病,治好后突然想通了,主动对李吉说:“十年前,老家发大水,是你收留了我们父女。我想过了,我可以给饭铺带出个徒弟,就算是感谢你。但是,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李吉一听很高兴:“啥子条件?”温师傅慢吞吞地说:“第一个条件,让你的儿子李坤给我当徒弟。”李吉一听,愣了一下:李坤是个闷葫芦,脑壳也不算灵光,为啥偏偏选中他呢?
  
  见李吉一脸的不解,温师傅说:“要是找别个来学,学会了不给你干,你怎么搞?还有,李坤是我看着长大的,心眼实在,是块学泡菜的料。”
  
  李吉觉得有道理,答应了:“要得。另外两个是啥子条件?”温师傅回答说:“这两个条件,你可要仔细考虑好了,我不勉强。”他顿了顿,慢条斯理地说,“我打算回老家新繁养老去,让李坤跟着我回去学。”李吉一听,着急了:“你回去了,饭铺的泡菜谁来搞?”
  
  温师傅笑了笑:“这个不是问题。我回去后,两个月就给你送来一批泡菜,直到李坤学成为止。”李吉答应了。
  
  温师傅点点头,终于说出了第三个条件:“最后这个条件嘛,就是让李坤跟招娃结亲,到我家当上门女婿。”
  
  李吉一下子毛了:“你啥子意思?我看你是在成心耍人,根本就不想收徒弟!”
  
  温师傅慢悠悠地回答:“我早就跟你说过,祖传手艺传内不传外。只有李坤成为温家的人,我才不违背祖训。”李吉无话可说,过了半晌才说这事要问问李坤意见。
  
  节外生枝
  
  果不其然,李坤听了,也是一百个不愿意。李吉叹了口气:“不愿意就算了。明天我把饭铺门关了,以后你想吃啥子喝啥子,自个儿想办法,我不再管了。”
  
  李坤闷声说:“不管就不管!”李吉听后哭笑不得:“你个瓜娃子,怎么就不明白?老子这是缓兵之计!给你把话说明吧,你最多受两年的憋屈,只要把手艺学到手,转身就把那个瓜脑壳休了,皇城坝的漂亮妹儿随你挑!”李坤“哦”了一声,这才答应了。
  
  见李坤三个条件全答应了,温师傅十分高兴,过了几天就带着李坤和招娃回新繁了。临走前,李吉提醒说,千万莫忘了送泡菜的事。温师傅说忘不了。
  
  三个月过后,李坤托人捎来信,说擦了三个月的菜坛子后,温师傅开始叫他换坛沿水了。李吉晓得,在饭铺时,温师傅把泡菜坛子当命根子,谁都不能动一下;如今让儿子换坛沿水,说明他真把李坤当成半个儿了。李吉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只要熬过两年,儿子就是温泡菜的正宗传人了。
  
  刚过一年,温师傅送来第六批泡菜时,捎口信说,这批泡菜是李坤泡的,让李吉尝一下。李吉又惊又喜,立刻打开菜坛子,挨着尝了泡好的几样菜,朝天椒爽口,青豆香脆,萝卜鲜美,和温师傅泡的口味一模一样。
  
  李吉捎信给李坤,叮嘱他用心学,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时候让皇城坝的吃客们都晓得。在饭铺里,吃客点温泡菜时,李吉就让堂倌多送一碟,并主动介绍说,这是儿子拜温师傅学的泡菜,免费品尝。
  
  一天上午,李吉没得事做,就去隔壁的茶铺搓麻将。屁股还没坐热,堂倌忽然跑进来,说:“老板,少爷回来了。他让我过来叫你回去!”
  
  李吉愣了一下,这个时候回来干啥子嘛。他麻将也不搓了,扭头就匆匆出了茶铺。进得饭铺后,李吉一眼就发现儿子的左胳膊上戴着个黑孝套,一下子惊呆了:“温师傅……出啥子事了?”
  
  。
  
  留了一手
  
  李坤耷拉着脑壳,说:“老头儿在半个月前,忽然得了急病,等我把郎中请来时,人已经不行了。”
  
  李吉一听,立刻慌了神:“完了,你手艺还没学会呢!”没想到,儿子却摇了摇头:“放心吧,该学的我全都学会了。”李吉这才放下心来,接着又问:“那个瓜脑壳呢,你是怎么安排的?温师傅没了也好,你就莫娶她了。”
  
  李坤嗫嚅了一会儿,才回答说:“老头儿临走时,再三嘱咐我,要我千万莫嫌弃招娃,日后可以给我打下手。我认真想了,要是撇下她,她早晚都得饿死,所以就把招娃带回来了。”李吉听后瞪了他一眼:“真是个傻脑壳!一个瓜脑壳,怎么给你打下手嘛!”
  
  第二天,李吉想考察一下兒子学的手艺,就让李坤泡了一坛子萝卜条。到了第八天,他打开坛子,见里头的盐水十分清澈,味道也好闻,十分满意,就捞了一小碟萝卜条品尝。
  
  谁知,嚼着嚼着,李吉忽然皱起了眉头,问李坤:“你是不是按温师傅教的方法泡的啊?”李坤连忙点头。
  
  李吉又说:“味道怎么没温师傅的好啊?好像差点啥子东西。”李坤一听,很惊讶,也尝了一口,皱着眉头没说话,又从送来的坛子里捞了一些,一比较,发现是差点东西。
  
  正在这时,招娃忽然疯疯癫癫跑进屋来,说肚子饿了,见碟里有萝卜条,一把抓起来就吃,吃着吃着,她忽然没头没脑说了句:“不好吃,不是我老头儿泡的菜。”
  
  李吉愣了一下,问:“你怎么晓得?”招娃嘿嘿一笑:“我一尝就晓得了,还差一样东西。”李坤惊呆了,急忙追问:“差啥子?”谁知,招娃却笑嘻嘻地说:“我也不晓得。”说完,她就跑出去耍了。
  
  李吉一屁股瘫坐在了椅子上,心里头全明白了,温师傅并没有把祖传的手艺全部传给儿子,而是留了一手!李坤也没主意了:“这怎么搞啊?”李吉让他把泡泡菜的所有工序仔仔细细讲了一遍,结果和温师傅生前在饭铺的泡法没啥两样,怎么就差味道呢?李吉百思不得其解。
  
  两人琢磨着,实在没法子,李坤就出去把招娃拉回来问:“招娃,你说我泡的泡菜差一样东西,到底差啥子?”谁知,招娃却一脸茫然:“我没说过这话啊!”李吉一听,脑壳就开始疼起来,这下麻烦大了,以后饭铺怎么开啊?
  
  。
  
  该你出手
  
  李吉越想越气,抬手就要把招娃轰走。李坤心肠软,求了半天,李吉才勉强答应让她住进柴屋里。
  
  眼看着最后这批泡菜越卖越少,李吉心急如焚,他临时想了个办法,把前几批泡菜坛子里的盐水混在一起,让李坤新放了一些菜,口味还不错,勉强能撑个把月。可是,卖完后再怎么搞?李吉急得满嘴起火泡。
  
  李坤呢,像个霜打过的蔫茄子,整天盯着泡菜坛子发愣。到底差啥子东西?他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
  
  这天晚上,招娃忽然哭哭啼啼地来找李坤,说她没得冰糖吃了。李坤就去前院饭铺,给她抓了一大把。招娃拿起一颗,放到嘴里,傻呵呵地笑着回柴屋了。
  
  这时,李坤突然想起了一件怪事。在新繁时,他泡好第六批泡菜的那天晚上,老头儿尝了尝坛子里的盐水后,忽然大声叫唤招娃:“幺乖儿,泡菜泡好了,接下来该你出手喽!”当时他没在意,去了一趟茅厕,回来后发现,招娃正拿着揭盖子的竹刀,打开一个坛盖子,从口袋里掏出啥子东西,偷偷往坛子里放。李坤以为招娃在捣乱,喊了一下,她马上就跑开了。
  
  第二天,李坤特意泡了四坛泡菜,分别是萝卜、朝天椒、青豆和姜块。等到了第七天晚上,他学着老头儿的腔调,大声叫唤招娃:“幺妹儿,泡菜泡好了,接下来该你出手喽!”
  
  果不其然,招娃聽到叫唤声,马上就应声跑了进来,要李坤出去。
  
  李坤隔着窗户缝扒起一看,只见招娃麻利地拿起竹刀,挨个打开四个坛盖子,从口袋里掏出冰糖,分别放进了坛子里……李坤恍然大悟。
  
  过了七天后,李坤打开坛盖,捞出泡菜一尝,味道果然和老头儿泡的一模一样。李坤想起了老头儿临死前说的话,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又喊来李吉,李吉尝后,十分惊讶,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坤说是招娃的功劳。李吉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啥子功劳?”李坤却避而不答。
  
  放下泡菜坛盖子,李坤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把招娃接到了后院住,他还对饭铺的厨子和堂倌发话:“从今天起,招娃就是我的干妹儿,谁也不准动她一根手指头!”
  
  解放后,国家评首届川菜大师时,李坤成了唯一一个靠泡菜手艺获评的人。他在写《四川泡菜》这本书时,也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了温招娃。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传闻逸事]戏语破天机
    乾隆年间的一天夜里,山东泰安的胡知府收到了一封密信。这信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巡抚差人星夜送来的。待他读完之后,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原来,乾隆皇帝要东巡祭祀泰山,王
  • [传闻逸事]鸽哨传奇
    奇人嘉庆年间,京城有个叫福铎的八旗子弟,为了玩鸽子,几乎散尽家财。不过,他也玩出了水平,尤其在鸽哨方面,造诣无人能及。前些日子,福铎费了好大的劲,买到了一对
  • [传闻逸事]明争暗斗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一直没有册立皇后。为了争夺后宫尊位,司马炎的妃子们老是在明争暗斗。皇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时时在留心观察,看谁适合当皇后。终于有一天
  • [幽默故事]谁是老公的情人
    马丽最近心情很不爽,因为她听说老公找了情人。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但那女的究竟是谁,谁也没说清。马丽就把传闻中的三个女人请到家里搓麻将。这天晚上,三个女人如约
  • 小鬼阿獠
    (一)十五年前的冬季,我去九江的姑婆家做客,姑婆住在西苑。那时西苑还是一片老房子,巷陌深深,地上铺着石板,斜挑檐的人家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古旧的铜镜。我姑婆
  • [传闻轶事]吃馒头
    初招伙计安宜城内有个富商,人称李大东家。他名下有两大产业,其分号遍布全城,一是当铺,二是粮庄。李大东家手腕毒辣铁石心肠,在当铺经营上是锱铢必较,落井下石;在
  • 人物开头与结尾的方法
    一、形象刻画法:1.回忆式开头:《有这样一位好班长》的开头:她叫王静虹,是我读时的班长,尽管我们分别一看多了,但班长的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2。外貌
  • [传闻轶事]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
  • [传闻轶事]斗锅伙
    讨份子旧天津那会儿,有一种人惹不起,那就是锅伙。锅伙是嘛?就是丐帮,头儿叫团头,谁要是惹了他,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天津南市属三不管地区,有三条街是团头陈三爷
  • [传闻逸事]豆腐宴
    有个叫黄高的佃户,租种了本村杨员外家几亩薄田,农闲时就做豆腐卖。他无论种地还是做豆腐都有一套,被大家称为“小能人”。这名号传到杨员外耳朵里,惹得他不太开心,
  • 神奇的试纸
    我跟随妈妈来到了她工作的实验室.一进实验室妈妈就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实验室里都是强酸强碱,有很大的腐蚀性,可不要乱碰!"我听了这番话,就乖乖地跟在妈妈的身后,不敢碰任何东西.咦!我眼睛一亮,看见妈妈从一个小盒子中撕下一条黄色的纸.我抑制
  • 信仰
    心愈加孤独或者是痛苦愈加能抵达生命的乐土幸福是一件华丽的衣服美得不靠谱从花朵的深处撷几缕温度从唐宋的书橱拈几本诗谱投进梦想的火炉把信仰照得清楚
  •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不要轻言放弃我把每一场比赛都当作我最后的一场比赛来打。迈克尔乔丹励志故事曾经有一个神,喜欢他运筹帷幄,致命一击的霸气,喜欢他不畏任何挑战,目空一切,为胜利执着追求的狂傲。他就是迈克尔乔丹,无法忘怀的经典。“23号”,就是人称篮球场上“脚穿球鞋的基督
  • 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1.旧爱的誓言就像一个巴掌。你记起一句就挨一个耳光。2.某年五月天的演唱会,玛莎出来说一句“我爱你”。结果下面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喊“梁静茹”。可是然后呢。2007年的《崇拜》。梁静茹在MV里哭得撕心裂肺。至此之后,玛莎与她行同陌路。2010春天梁静茹结婚了
  • 忆冬梦
    苍茫大地,白雪皑皑,天地共长天一色。孤单踩雪,雾气朦朦,不知要往何处去。漂泊在外伤心无助乱思绪,流浪他乡思念无泪落心血。你来我我往白雪掩身,思前想后不知为谁!
  • 忘时忘物忘我
    诚实朴实踏实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为了明天为了明天问,尘世间哪一个青春少年谁不想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只是,这人世间又岂能事事如愿?这一生,是平庸还是非凡其实很简单前路就摆在我们的眼前关键就看我们怎么去选因为上天
  • 感悟人生的经典格言
    >在各个人生的转折点,所领悟出来的句子真正的爱情不在于你知道他(她)有多好才要在一起;而是明知道他(她)有太多的不好还是不愿离开。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不是
  • 伤感绝望的经典句子
    1、我们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2、爱一,好难,我,我他永远爱我!可是他每次都伤害我,让我流泪,在方面不可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一切随缘吧。3、不是每一次都会有收获,但
  • 微博伤感心情短语
    1、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只要你肯去发现。如一次旅途,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2、不是我不知道,你的左拥右抱我一直明了。3、你淡定是因为你不怕死,我比你淡定是因为我不怕你死。4、让人心情愉悦,神采奕奕
  • 描写心情的唯美短句
    1、在那样的电影里,一生就这样过去了。比一朵花开,要来的沉重与短暂。2、遇到你时,我尚是一张白纸。你不过在纸上写了第一个字,我不过给了一生的情动,心底有了波澜。但我知道波澜总归平静。3、一些事情渐渐变得淡灭,你知道它存在过,但却已经忘记怎样的存在过。4、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