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1740

发布:2021-08-29 05:30:01  来自 气质拿稳你 觅知友会员

辛弃疾《 》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 ,听读《 》去。

【注释】:

①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yǎn jiǎn):高耸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翻译】:

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 欣赏你呢?(青山回应)岁暮寒冬,常到 溪边来吧,(让咱们相互为伴,面对风寒)。山尖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升起,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峦,清澈地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但愿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志,人同此情,心同此景)

【赏析】

西岩,在今江西上饶市南六十里。此地岩石拔地而起,形如覆钟,中空而悬石如螺,有滴水缘石垂落,水气清冷,为游览胜地。时作者闲居上饶带湖。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于是责怪青山骄傲、傲慢,说从此有谁会再来喜欢你?妙语解颐,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情怀。本来,山何尝能“招之即来”,语似“无理”,愈见此刻难以自处,无限悲凉。“偃蹇”,《左传?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杜预集解:“偃蹇,骄敖(傲)”。或谓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怜”,宠爱,喜欢。 《白牡丹》诗:“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三、四 一转,别出新意:“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时移景异,瞬息到了寒冬腊月,青山也感到冷落孤单,它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这时山与人的关系称得上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生”,语助词。水光山色,竞来与人相娱了。 《 》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钟惺评曰:“胸中无事,眼中无人”(《唐诗归》)。胸中坦荡,虽“独”而不孤;眼中容不得半点尘埃,白眼看那些丑恶庸俗之辈。上片不露声色,作者的郁勃之情,于下片始显露出来。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从上片“唤我”已见青山多情,而如今原在九天高处的明月也在山头出现,似也视我为知己了。物、我、景、情融溶亲密,一派恬淡自适情怀。最后浅浅着笔,深沉含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不说清溪映月,却说月潜入清溪,而它只到听我读完《离骚》方才回转。“去”,表示行动的趋向。“卒章显其志”,却仍然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先说青山招而不来,后却发生了变化,不仅不用“招”,反而来“唤我”。用笔轻灵,奇思妙趣,触处可见。“辛之造语俊于苏”(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于此词可见。而且在表现作品的 内涵时,“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只从“读《离骚》”轻轻逗出。司马迁曰:“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史记》卷八十四《 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这部“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语)的作品,全诗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屈原在楚怀王时曾任仅次于令尹的要职左徒,积极从事改革活动,一度得到怀王的信任,后遭谗见疏。楚顷襄王时由于执政者的嫉恨,被放逐到江南。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结果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在许多方面屈、辛有相似处。

作者文治武功,才气超然,但和屈原一样,未得施展抱负。虽然上饶带湖的豪华别墅, 路过时,“潜入去看,以为耳目所未尝睹”(陈亮《与幼安殿撰》),但对于只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辛弃疾来说,仍是何等难堪!明乎此,对题虽曰《独游西岩》,而全词关脉则在夜读《离骚》,当可有深一层了解也。

zhl201608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左宗棠巧用“洋蒋干”平叛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征讨阿古柏叛军。左宗棠率八万余大军压进西北,边陲如同地震。感受到这股冲击波的,还有英国与俄国。三个月前,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1)鹊桥仙:此调专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随笔
    素装淡抹再续那段时光望断了昨日的忧伤我然依旧你非昨日我依然是哪昨日农家女会南山下种豆会秀手针穿美缎也知五帝三王是何物能把你描绘字里行间却不懂你所诉那繁华喧嚣在你的世界里我如孩童懵懂无知一句问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你若是一颗钻石那么我就是沧海一粒沙在你的光环下
  • 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
    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一张纸片的命运大学里,有一堂哲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期中考试后的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因为各
  • 读你
    读你,每天都在默默的读你从阳春三月到繁花似锦的盛夏从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到冰雪严寒的冬季无时无刻的不在读你言谈优雅、风趣,睿智敏捷让我陶醉于你的字里行间感受那远隔天涯的空灵却如近在咫尺的默契让我埋在你字字的馨香默默的读你读你那心,冰山雪莲般的晶莹剔透读你那高
  • 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人
    也许,人,就是歧途。因为人是欲望的化身,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人。人,未必高于其他动物。见一头牛被奴役,便可想到人也在被命运奴役。见一只鹿自由快乐地消磨光阴,便可想到,人的一切所为,也正是为了快乐地消磨由一生光阴铸成的歧途。就像坐着长途的列车,空洞的时间难熬,便
  • 感谢我的母亲
    人们长说父爱如山,似水。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妈妈对我的爱。记的那一次晚上我发了高烧由此以来发最高的温度41度2,那天刮着寒冷的北风妈妈立刻抱着我到医院去妈妈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医院。医生给我开了药,打了针。妈妈又给我喂了药,然候又抱着
  • <蝶恋花,情》
    风华载载,悲喜无常忆往昔欢苦忧愁悲恐惊,目莫留恋红颜几度归,何处青山盘盘执手坐相迎,挥不去。情窦初开。多情男儿心自偏。斩情缘。拟心长卷。一朝长笑对泰然,奉敬语点点滴滴。愿以长风化长愿。连理梦碎。应否知己?比翼花开自无序。一腔福语福满地。
  • 情若在,任它花开花败
    有爱就要勇敢的说出爱情路上从来不原谅懦夫如果真的认为自已一无是处又何苦去尝那相思的苦岁月经不起蹉跎感情经不起折磨与其漫长的咀嚼单恋的滋味不如做一次彻底的解脱时代的步伐已经越来越明快爱情也越来越经不起等
  • 周立波爱情经典语录
    1、原来曾经的只能属于过去,原来在爱里,其实没有重逢。2、上没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每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有他存在的理由,结束时也有他结束的必然。3、不要想象他应该会怎么样,我们真正爱上的,和我们以为会爱上的,常常差很远。4、不要怕爱会带来伤害,要
  • 杜甫《曲江二首》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
  •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人为什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前一次不够痛。>>不要失去希望,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带来什么。>>不要让自己被三件事所控制:过去,别人和金钱。>>依靠权势立业的人,永远站不直腰杆。弯腰是讨好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