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智能手机交流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南山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工商财务达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龙岗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福田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国经济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广州宠物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每日要事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越秀区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马云儿子的叛逆成长经历

376

“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

阿里巴巴草创时期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马云有了什么点子,一通电话,10分钟后就在家开会。他满嘴的专业术语我是听不懂的,但他们开会我会很忙。他们白天开会,我在厨房做饭;他们半夜开会,我在厨房做夜宵,我顶着政委的虚职,干着勤杂工的事。我本来当老师当得好好的,为什么就成了一个老妈子了?煎熬了一年多,我问他我们现在到底赚了多少钱,他告诉我:“100万。”“这么少?”“现在是一天利润100万,将来,会变成一天纳税100万。”

如果说当初他说的阿里巴巴回报是指现在的财富的话,这个回报的确很惊人。而我得到的回报是,我成为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正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管不住儿子了。
儿子,应该也算是阿里巴巴的“牺牲品”。他1992年出生,跟我们的事业同龄。那时,我们家一挤就是30多号人开会,满屋子烟雾缭绕像个毒气室,儿子关在房里不能出来。吃饭的时候跟我们一起吃工作餐,这样一来,儿子就长得越来越像他爸爸,瘦骨伶仃,像根火柴棍支起一个大脑袋。后来我们越来越忙,儿子4岁入托,一扔就是5天,周末才接回家来。

儿子10来岁了。或许是受了马云的熏陶,他对网络格外有兴趣,很快就学会了玩网络游戏,上瘾了,跟着同学泡在网吧舍不得回家。马云对儿子展开了说服教育,可在12岁的儿子面前,能言善辩的他败下阵来。儿子只回了一句话:“你们都不在家,我回来了也是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待在网吧里!”

马云这次真急了,当天晚上就跟我商量:“你辞职吧,我们家现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将来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看儿子变成这样,我也着急,但是我心里却不平衡:刚结婚的时候我本来就是打算做个贤妻良母的,结果被他“骗”进了阿里巴巴;好不容易现在功成名就了,又让我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他拿我当什么?一颗棋子!

我辞职以后,对儿子的阻击战正式拉开,第一枪是马云打响的。那时正是暑假,他给儿子200块钱,让他去和同学玩电脑游戏,玩上3天3夜再回来,但回来时必须找出一个玩游戏的好处。过了3天,儿子回来了,先猛吃了一顿又大睡了一觉,这才去汇报心得:“又累又困又饿,身上哪儿都不舒服,钱花光了,但是没想到什么好处。”“那你还玩?还玩得舍不得回家?”儿子没话说了。加上我的看管,儿子于是慢慢就淡出了网络游戏。

那时正是网络游戏圈钱的时候,很多网络公司推出了新游戏,按照马云的作风,他是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的。但是他硬是没有去做网络游戏,他在董事会上这么说:“我不会在网络游戏投一分钱,我不想看到我的儿子在我做的游戏里面沉迷!”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黑夜凶魔
    再发一个侦探小故事,一个我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事情发生在两年前,那时我在封阳市河西区**分局但任一名警员。在一年半的警员生涯里,我的确帮助我们局长处理过几个案
  • 外婆的经历——夜幕
    这是外婆给我讲的自己的亲身经历!绝对!!!!外婆年轻的时候,很穷又有三个孩子:妈妈,姨,舅舅。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外婆每天晚上趁没人就去山里挖野菜,带着
  • 水鬼追杀
    很小的时候,我就怕水,有一阵子,甚至不敢使用浴缸和抽水马桶。事情源于八岁那年的暑假,我在乡下亲戚家经历了一件可怕的事。村里有一条蜿蜒而过的河,大人们从不准我
  • 孩子
    话说有个女孩小时候算命。那个算命对她妈妈说,这孩子一生只有两个小孩,17岁会有第一个。她妈妈有点吃惊,不相信地说17岁的小孩怎么会有孩子,又不是解放前。于是
  • 老张遇鬼
    编者按:寄托人的哀思,文中的老白,化作一缕魂,也要看家中的老小。比起活人,这些虚无的人物倒是更重情重义!我一个朋友讲给我的故事,那天大家一起吃饭,就说起来的
  • 见习死亡
    当这封读者来信第三次在我面前出现的时候,我决定,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得去见一见他了。我第一次看到它,它躺在一大堆来信上面,信封上有一句歪歪邪邪的话:“不拆你会
  • 分文理
    紧张又忙碌的高一生活转瞬即逝,有过此段经历的朋友们都知道,此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分文理科。听着班主任与另一个文科老师在前面絮絮叨叨地讲着分文理科的种种问题,
  • 白头发老奶奶
    这个事情,也是的,是我的表哥的亲身经历。表哥说那一年,他还很小,大概上小学一二年级,很调皮,每天放了学,吃过饭后,都会和附近住的其他小朋友到处跑~玩~在那个
  • 易经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关于易经的事情,其实我满相信易经的。去年5月以前,我还在地市局做一个小小的业务会计。地市局业务会计的待遇是很低的,当时干得很郁闷。而且工作
  • 小区里的鬼影
    这是一个发生在车棚里的故事。没错,就是车棚,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用来停放自行车的停车棚。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当然,信不信由你。我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买不起四
  • 寻找数学天才“刘嘉忆”
    2011年7月的一天,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专程拜访数理逻辑专家丁德成教授。期间。丁教授很兴奋地告诉侯教授:“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他叫刘嘉忆!”侯教授听后大为惊喜。然而。他查遍了数学院所有学生的档案,也无此人。难道不是中南大学的学生?在纳闷和疑惑中,侯
  • 爱的无奈
    下班了,洋子缓缓的走在回家的雪路上,步子有些沉重。羽绒服裹着瘦弱的洋子,脚下嘎吱嘎吱的声音像某种很吵闹的音乐,让洋子心烦。北方的腊月天太短,洋子从单位走到华灯初上,终于走到了自家楼下。几百米的距离,她走了半个小时。洋子不由自主的仰望一下自己家的窗口,没有灯
  • 公主与驴子
    公主是在河东岸边遇见驴的。公主想过河去,河西的城堡里有等着娶她的王子。河水不算深,但她穿着一身美丽的嫁衣,她怕河水会浸湿她的衣裙。驴说:“想让我驮你过去吗?”“谢谢,我想王子会来接我。”公主微笑作答。良久,无人过来,公主独坐岸边,黯然叹息。当她目光掠过驴
  • 郑板桥因吃上当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巨贾,他就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索我画,偏不画”。一次扬州有一个盐商,为了附庸风雅,想让郑板桥
  • 对自己说“不要紧”
    有一次,一位高明的教育学教授在我们班上说:“我有句三字箴言要奉送给各位,它对你们的教学和生活都会大有帮助,而且是可使人心境平和的灵方,这三个字就是:‘不要紧’。”我领会到他那句三字箴言所蕴含的智慧,由于我容易感到受挫折,于是我便在笔记簿上端端正正地写
  • 败也麻将,成也麻将
    康复科的刘几庚大夫在晋升副主任医生时,被一篇论文卡住了,职称评委们一致认为:刘大夫什么都达标,只差一篇有分量的康复论文。刘大夫因此急得抓耳挠腮。这天,从外科转来了一个女病人金雪梅。女病人遭遇车祸,大脑严重受伤,生命虽然保住了,却成了植物人。雪梅的家人
  • 28年后破译的情书
    他住在医院里,得的是肺癌。没什么事的时候,她常去陪他说话,因为时日不多,哪怕是比飞屑还细碎的快乐,对他来说,就是别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浓缩了。他是学考古的。他是那么地热爱着这个专业,对生命还有那么多的憧憬。他常跟她讲考古里的有趣知识,比如马王堆汉墓里的
  • 奔跑的小狮子
    她常回忆起八岁以前的日子:风吹得轻轻的,花开得漫漫的,天蓝得像大海。妈妈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辫梢上扎蝴蝶结,大红,粉紫,鹅黄。给她穿漂亮的裙,裙摆上镶一圈白色的滚边儿,还有鞋头上缀着花朵的红皮鞋。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看猴子爬树,给鸟喂食。妈妈给她讲童话故事,
  • 第二十根蜡烛,叫疼痛
    母亲每次在他过生日的时候,都会为他点上蜡烛。那些蜡烛吹灭了之后,母亲就把它们包起来,留着来年他过生日的时候再用。母亲说,你一天天长大了,这些蜡烛就是你成长的纪念。他的父亲在他8岁的时候抛弃了他们娘俩,和别人去过幸福的日子了。他们的生活开始捉襟见肘,渐
  • 被告别的感觉
    周末的晚上,桑妮第一次去朋友家过夜。这里的小孩常常这样,去朋友家聚会,随身带一个睡袋,里面卷了自己的睡衣和牙刷,和父母说声拜拜,就去要好朋友家住一夜,玩个痛快,再回家。桑妮也开始这样做了。她的朋友来家里接她去,两个女孩兴奋得合不上嘴,猫一样互相抓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