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多远爱就有多深

1466

作者:淡泊轩

  吃罢晚饭,从饭桌上下来,又地拿起了当天的报纸。

路有多远爱就有多深  妻从厨房里出来,挨到我的身边,说:“陪我散散步吧。”

  “好啊。”我应道,可眼睛还是盯在报纸上没有挪动一下。“我就知道你要报纸,不要的了。”妻恼了。

  哎哟,事态严重了!“去!去!现在就去!”我赶忙赔不是。

  携妻下楼,走在海滨的林荫道上。明月高悬,春风撩起,喧嚣了一天的世界此刻安静了下来,让人是如此的清幽,劳累的肌体获得了一种挣脱樊笼的与轻松。

  “我们多久没来散步了?”妻忽然仰脸问道。

  “这……”我竟一时语塞。

  是呀,我们多久没来散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竟然回答不上来。每天下班回来,吃饭,睡觉,过的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是吗?大多时候进到家门,妻已先我把米下到锅里了,正在忙忙碌碌的切肉择菜,直至把碗筷搬上饭桌。洗澡的时候,要替换的衣服妻也早已挂好在一边了。换下的衣服呢,随手扔泡在桶里,我也从未理会过它的洗刷。这个家,我一直心安理得的任由妻的打理。洗衣做饭是妻,清洁卫生是妻,教儿子做功课的也是妻。家成了我的驿站,我在悠然的着一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忽略了它和妻的内在。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白天忙上班,晚上我还时常加班或者应酬甚迟,呆在家里的总是不多。是啊,除了和结婚那阵子有过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之外,多久没和妻来散步了?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唔,我以后多陪你出来不就是了?”男人脸皮厚,说的话也不着边际。

  “哼,以后?谁信你这屁话呀!”妻毫不领情,一下就点破了我,可握着我的手却更紧了。

  走在花丛的小径上,妻兴奋的一路唠唠叨叨,不断的诉说着她工作上的事情和周围的所见所闻,我在静静地倾听。此刻,妻是的,她的脸上洋溢着遮不住的愉悦。

  我们找了块草地坐了下来,软绵绵的。多久没有了这种感觉了啊!都说是一项经营,有人破产,有人丰收。经营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我们智商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我们相待的。

  有人还说两性之间是一场战争,婚前婚后,男人是从奴隶到将军,而是从将军到奴隶。从结婚男女逛商场你就可以看出来,婚前拎着大包小包紧跟在女人后面的男人此时多半甩手惬意地走在女人的前边。于是,男人因有了婚姻的滋润,愈活愈年轻,愈活愈惬意,三十了仍是一枝花;女人呢,婚姻是副重担,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一结婚花期就过了,所谓“十八一枝花,三十烂渣渣”,“黄脸婆”的境地是愈来愈不妙了。这可真是有点让人说不出来的,同是婚姻,为何于男女如此迥然相异?看看身边的妻,十年不到的婚姻早已让她做姑娘时的亮丽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眼角的鱼尾纹渐起,缺乏养护的皮肤黄褐斑星星点点,虽不至于憔悴不堪,可女人最为看重的容颜毕竟也老了许多。

  惭愧呀,为人夫的我没有给妻带来荣华富贵,显赫权势;甚至连最微不足道的稍为安逸的生活也不能。出身寒门的我让她陪着一道艰辛度日,备尝贫穷的滋味。粗茶淡饭也安足,妻却从未苛求过我什么。妻说她并不看重这些,她选择的是爱,不是其他,更不是。她早就知道靠微薄的薪金过日子的艰难,选择了我,她从不,妻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面对坦诚的妻,我唯有感激,感激上天赐我如此一个女人,让我虽然贫穷,却仍有一份从容的与幸福,日子虽苦,仍甘之如饴。

  我想,有妻如斯,我还乞求什么?这年头,物欲横流,世风轻薄,一些奇谈怪论让人闻所未闻。有人说,现在的男人有“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死老婆是“三喜”之一,乃因为死了老婆,就可以自然而然、名正言顺的“换届”,娶个更年轻漂亮的回来,是喜事呢?可真够恶毒的。什么糠糟之妻不下堂,成了屁话。什么相爱到永远啊,那是天方夜谭。你还能什么是的?

  可是,相形之下,那些出有奔驰宝马,吃有山珍海味,住有宫廷别墅,却弄得劳燕分飞,甚至怨偶成恨的人,他们的幸福又在哪里啊?无休止的纠缠,彼此费尽心机的折磨,谁活得更累?人的为了什么?到底哪种才是最本质的?拷问,我们深处的是什么?这也许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回答得出的啊!

  我想,太复杂的生活,我们不要。就从简单开始,粗茶淡饭,布衣裹身,两个人携手细数日子的流梭,在夕阳的光辉里,在我们用尽一生的所爱去经营的家园,相互挑拨渐生的华发,轻轻的拥着,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相濡以沫,直至终老。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向往的?

  陪妻散散步吧,茶余饭后,当你有空早点回家以后。爱情并不都是轰轰烈烈,它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证明,也不是藏可汗牛的财富,它只需要实实在在的关切与真心的呵护。帮妻洗洗衣服,做做饭吧;或者是修修指(趾)甲,搓搓手。要不,就陪她说说话,一起看看电视、散散步吧!所有这些,只要你愿意,都不是难于做到的事情。不要让爱情走远,不要让幸福走远。

  陪妻散散步,让爱情伴我们同行,让朴实的日子增添一点温情的色彩。哪怕老至耄耋,我们依然一如爱的当初一样年轻!

  “哎,我们回去吧。”是妻在叫我了。

  携妻走在回家的路上,举目远处,灯火阑珊,是城市不眠的眼。我们就这样简单地生活,我们的爱情就这样简单的存在于这座城市的普通之中。

原文地址:http://momomuchina.blog.163.com/blog/static/45948760200821602944467/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是福不是祸
    一天中午,七十岁的全老汉从一幢十层高的住宅楼下走过,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小花盆,在他脚前摔了个粉碎。老人家吓得心口“扑通扑通”狂跳,晃了几晃总算没跌倒。半晌,他缓过神来,仰头张望上方,扯开嗓门大吼起来:“是谁这么不小心?花盆从这么高的地方掉下来,是想出人命还
  • [幽默故事]真会过日子
    小唐有个男同事,住在他们家对面那幢楼,两家人一开窗就能见面。平时,小唐的老婆阿妃就常夸男同事夫妻俩会过日子。这不,这天是周六,小唐在客厅看电视。阿妃把脸贴近窗口,忽然小声说:“老公,快来看,你同事太会过日子了。”小唐过去一看,原来是同事在阳台晾衣裳
  • [新传说]双牛镇楼
    小牛是个初中生,这天,老牛无意中发现儿子的运动衣口袋里藏着的秘密,啥?一个网站密码本!老牛知道,现在的学生娃名堂大着呢,尤其是网络世界。老牛偶尔也上网,知道网络的厉害—“东风吹,战鼓擂,上了网络谁怕谁”,那水深着呢!于是,好奇心加上不放心,老牛凭着一个网址
  • [新传说]蹊跷的挂号费
    翁玲今年刚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安排在县医保局服务大厅,负责城镇居民的医保报销工作。这天快下班时,一位头发苍白的老人走进大厅,来到翁玲的办公窗口前,递上一个牛皮袋。翁玲打开第一眼就瞧见一份《城市五保户供养证》,翻开一看,老人叫林涛。接着,翁玲便开始核对
  • [传闻逸事]一路进京
    清康熙年间,青州府颜神镇上有个小孩,叫赵执信,四岁就能文,九岁已名扬乡里,常常和当地的文人名士一起吟诗作文。当时康熙的老师孙阁老恰巧也是颜神镇人,回乡探亲的时候听说附近有个文采过人的九龄小童,便轻视地说:“区区一个孺子,能有何大作为?言过其实了吧?”于是,
  • [民间故事]断魂戏台
    东汉灵帝时期,在当时的都城洛阳有一个戏班,班主姓董。董班主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大师兄如海,英俊潇洒,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另一个是小师妹如云,如花似玉,唱腔圆润悦耳。这对师兄妹青梅竹马,在舞台上配合起来天衣无缝,很受观众欢迎。一天,王爷刘丛请他们去唱
  • [新传说]公平决斗
    越狱门刘健是个年轻的刑警,警长老侯是他的搭档。这天刚上班,老侯告诉刘健一件事:赵金伟越狱了。说起赵金伟,可不是个简单的人。他自幼习武,身手了得,就是性子有点偏激。几年前,他跟几个混混起腻,动起手来,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由此名声大噪,被一大款
  • [幽默世界]铁杆球迷
    有个城市的市足球队是个烂队,成绩不理想,球市也不好,每场球也就一两千个观众。为了把球迷吸引回球场,足球队决定找一个在一年里看球场次最多的球迷,授予他“最铁杆球迷”的称号,并给予重奖,以此刺激球市。由于买票是实名制,这个看球场次最多的人很快找到了,他
  • [幽默故事]真的记住了
    刘镇长喜欢喝几杯,而且酒量很大,求他办事的人投其所好,都会送酒给他。有个叫张伟的,为了升职,也想给刘镇长送酒。但送什么酒好呢?张伟琢磨了半天,决定去找好友商量商量。好友一听,忙说:“你别送酒了!你想呀,别人送酒,你也送酒,刘镇长根本记不得什
  • [海外故事]一扇不存在的门
    画中女子布朗先生是一名退休老教授,今年六十多岁了,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名叫曼切斯特的小区内。小区里还有一位叫梅森的老人,巧的是,布朗先生的后窗正对着梅森的卧室,以前,他们常常隔着窗户聊天。可是,最近梅森的心脏病犯了,他只能躺在床上,一日三餐
  • [经典传递]小龙的由来
    小龙的由来本期主题:“小龙”—蛇的故事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作为华夏民族早期的图腾,受人崇拜,传说中人类始祖之一的女娲就是人头蛇身的形象。而今,我们迎来又一个蛇年,这一次,让我们围炉话蛇,重温那些关于蛇的美丽传说。小龙的由来
  • [中篇故事]一房多主
    1。房主登门锦绣园小区九号楼502室,住着一对小夫妻,男的叫王松,女的名刘梅。王松为了娶刘梅,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才买了套二手房。刘梅觉得这两房一厅的二手房,虽说不上高档豪华,却两房南向,环境安逸,实用舒适。这天,刘梅正在家里午休,突然“砰砰
  • [幽默故事]开满鲜花的马桶
    小林的老婆小丽是一个对生活品质追求很高的人,这不,刚装修完新房,她就觉得新马桶不好看,说应该买那款联体式的。于是,那天她打电话给小林,说自己加班要晚点回家,叫小林去洁具店买回那款马桶,再回家把饭做好。小林下班后买了马桶,和工人一起吭哧吭哧往家搬,没想到刚上
  • [幽默故事]什么眼神
    刘副县长新官上任,为了在老百姓眼前树立自己的形象,决定立即下乡视察工作。他们一行人轻车简从,来到一个小山村,刘副县长就直奔农户家中开始嘘寒问暖,为了表示自己与人民群众是真正打成一片,他不顾气味难闻,走进一家农户的牲口圈旁,亲切地说:“老乡,你养的这
  • [新传说]南方有佳酿
    PART.1只卖二两酒台商海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啥麻烦?还不是为了刘五爷家拆迁的事。海先生在镇上投资办了个厂,眼看就快施工了。可刘五爷还钉在那儿,他是软硬不吃,成了雷打不动的钉子户。这天,海先生一大早从省城赶了过来,他要亲自会会这个倔老头儿。临近
  • 漫画记录生命,绝症女孩用微笑传递正能量
    23岁的她身患重病,生命绝望之际,词作家阎肃给她打来了电话,安慰她:“一般生病的人身体和精神都很脆弱,没有精力再做别的,但是孩子,你不但没有悲观失望,反而这么坚强。你的日记启发了大家,在健康的时候好好珍惜身体,爱护身体……”她得的是什么病?写了什么日
  • [民间故事]袖里吞金
    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一天,川南一大镇逢集,牲口贩子孙三忙碌其间,买进卖出,帮人算账,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孙三一看,是个陌生中年人,一身富商打扮,身后有两个年轻跟班儿。这人问:“你是孙三?”孙三点头。“请你
  • [幽默故事]无奈的毛驴
    一老农赶着毛驴进城,驴闯红灯,罚款10元。老农呵斥驴子:“你以为你是军车啊!红灯也敢闯”。没走几步,驴又碰翻一水果摊,赔20元,老农更气:“你以为你是城管么,想掀谁的摊儿就掀”。老农牵驴回家,路过一片青草地,驴啃青草,又被罚30元,老农气极,骂
  • [幽默故事]民间有高手
    商家开业为了做广告,真是挖空了脑筋。这不,A市商之都,坐落在最繁华的十字街口,开业那天不光买大送小,还让所有顾客抽奖,5人幸运,比赛1分钟数钱,谁数的最多钱就归谁。那天下午,商城门前的舞台下,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到处都密密麻麻的人头。5人上台,底下哇的叫
  • [新传说]还不起的人情债
    这年暑假,张伟明带着妻子和女儿到广州游玩。走在大街上,妻子柳玉忽然问道:“伟明,你在广州不是有朋友吗?怎么不找他们?”张伟明摇摇头,说:“找他们干什么?麻烦!”柳玉反问道:“有机会都不见面,那还是朋友吗?”张伟明觉得妻子的话不无道理